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存在小型供水工程水量水质保障程度不高,管网及附属设施建设不规范,小型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困难,良性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思路,通过加强供水工程改造与建设、强化水源保护和供水水质保障、健全完善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和服务保障体制等三大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  相似文献   

2.
王萌  李刚  陈战军 《中国水利》2012,(11):12-13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同时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已进入巩固提升的攻坚阶段,其工程的管护体制机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效益,关系着农村饮水安全事业的成败。针对工程管护这个一直在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文章以湖北省潜江市为典型,调查了农村供水需求情况、现有供水工程建设情况以及工程当前的管理状态,分析了时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部分供水管网急需更新改造、长效管理机制急需完善、工程效益亟待提高、急需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出了上、中、下3个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浙江省8个市25个县(市、区)75个已建农村饮用水工程水质状况的调查,全面分析了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全省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取水水源水质总体良好;全省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较低,微生物指标超标是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全省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水处理工艺较为落后。建议全省进一步构建以城市供水县域网为主、乡镇局域供水网为辅、单村水厂为补充的三级供水网;加强水厂制水处理工艺设施建设,以及消毒设施设备日常使用和运行管理;健全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长效机制,建立以县为单位的管护机构或明确水务公司,对县城内农村供水工程实行统一专业化管护。  相似文献   

5.
到2020年,通过新建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对已建供水工程进行巩固改造提升建设,在"十三五"期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50万人;使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到8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1.20%;供水保证率达到90%,城镇自来水管网覆盖行政村比例达到33%等目标,逐步建立浚县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使全县广大农村居民喝上更加方便、稳定和安全的饮用水,为浚县"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农村饮水安全是最基础的民生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市农村供水工作经历了人饮解困、饮水安全和巩固提升等阶段,基本建成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辅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而当前,受管护机制不健全、管护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部分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重建轻管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市通过"十一五"期间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和一户一表及管网改造工程建设,基本建成了农民安全饮水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北京农村地区有集中供水厂126座,村级供水站3 164处,2014年供水量1.75亿m3,服务人口约782万人。各区县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村镇供水管理制度,但定额管理计量收费管理制度方面明显滞后,已经成为村镇供水建立长效良性运行管护机制建设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村镇供水定额管理、计量收费现状1.计量设施现状北京市通过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  相似文献   

8.
农村供水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开展对全县的农村供水过程及管理的调研,通过分析认为眉县农村供水工程点供水保证率偏低、水质监控不到位、供水安全难保障、供水水质令人堪忧。提出要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切实抓好饮水安全问题;加强供水水源保护;探索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护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提升全省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巩固拓展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组织开展了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管理中心省级平台建设,平台建成后实现全省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的汇集存储、统计分析和综合应用,大大提升了各级单位的业务管办效率,增强了农饮供水工程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分析安徽省"十一五"以来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情况,从农村供水现状等不同角度,阐述了水利部门"十四五"应当重点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并提出了"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应当建管并重,健全工程体系、强化运行管理、提升供水水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从农村饮水工程的公益属性等方面,强调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供水保障的投入。  相似文献   

11.
农村单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延伸长、供水住户较集镇供水工程分散,用水人口少,在工程前期建设中投资较大,后期工程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好、管得好、长受益,以陕西省旬阳市双河镇农村单村供水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工程运行管理现状,找出运行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维护管理对策,确保广大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为同类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河津市基本情况。分析了全市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及其管理体系,针对目前存在的单村提水工程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水费收缴标准不一,工程维护困难等问题,结合河津市农村饮水安全管护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从划分市级供水管理区域、设置管理人员、建设水质化验室、明确管护职责、落实管理经费五方面阐述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管护服务体系运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饮水工程管护一直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难点和焦点。本文结合临沂市农村供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临沂市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根据《河南省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实施方案报告》编制提纲,按照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的安排部署,结合桐柏县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河南省桐柏县埠江镇农村饮水安全联村集中供水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时期,农村饮水安全进入全面巩固提升阶段,聚焦脱贫攻坚,重点健全完善工程良性运行机制,以强化水质保障为核心,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从工程运行的实际出发,提出工程各环节关键设施的运行管理要点,加强农村供水设施的运行管理,保证工程可持续运行,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汉中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不断破解难点、疏通堵点,全市以开展农村供水工程"量化赋权"试点工作为契机,围绕"设施产权明晰化、经营形式多样化、运行管护长效化、设施管理信息化",探索建立深度贫困地区农村供水工程建管养用一体化新体系,确保饮水工程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7.
围绕"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运行管护攻坚战"这一思路,结合榆次区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加强工程标准化管理已势在必行,通过分析目前陈旧式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创新标准化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从管理责任机制、运行维护机制、行政监管机制、资金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榆次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标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为做好新时期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在农田水利、田间配套、饮水安全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较大成就,但也存在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建设任务繁重、管护不到住等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构建灌排工程体系、饮水安全工程体系、水网工程体系等建议。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实际状况,辽宁省积极探索适合本省的运行管护体制机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主要开展的工作: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将农村饮水安全纳入农村水利管理范畴;二是建设基层水利服务队伍,实现管护工作从无到有的转变;三是通过采取资产登记、强化应急保障、推进制度建设等措施,提升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四是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水质检测,保障了工程长效运行、群众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在水利部的帮助指导下,贵州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先后开展了“渴望工程”“解困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全省累计建成6.67万处农村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3683.63万人,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达96%,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实现了贵州农村饮水从“有水喝”到“喝好水”质的飞跃。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果为支撑,贵州减贫事业大踏步前进,截至目前,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贵州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建后管护,作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出台了《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办法》,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各地因地制宜的“管护经”“管护战”各具特色、务实管用、成效显著。龙里县高坪村以村民自治方式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群众持续受益,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