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马来二氰基二硫烯镍(Ⅱ)配合物[1-NaPhthMePyNH_2]_2[Ni(mnt)_2]([1-NaPhthMePyNH_2]~+为1-(1′-奈苄基)-2-氨基吡啶鎓离子),并用元素分析,UV,IR,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系三斜晶系,空间群P_(-1),a=0.764 78(15)nm,b=0.949 88(19)nm,c=1.360 9(3)nm,α=92.491(2)°,β=103.784(2)°,γ=105.723(2)°,V=918.0(3),Z=1。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手性Salen-镍(Ⅱ)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扩散法合成了Salen-镍(Ⅱ)单核配合物Ni(H2DS)·CH30H[H4DS=N,N1-二(3-羧基水杨醛)-(1R,2R)-环己二胺].通过X-ray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7.907(3)A,b=16.884(5)A,c=16.300(6)A,α=90°,β=103.562(6),γ=90°,分子式:C23H24N2NiO7,Mr=499.15,V=21 15.2(12)A3,Z=4,De=1.567 Mg/m3,R1=0.0562,wR2=0.1630[I>2σ(I)].晶体由一个单核配合物Ni(H2DS)和一个没有配位的CH3OH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3.
以1,2-二氯乙烷、对甲酚、水杨酸甲酯和苄胺为原料设计合成了新型标题配合物,其结构经1HNMR、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403(3),b=17.359(5),c=19.688(6),α=90.00°,β=102.701(4)°,γ=90°,V=3 468.3(16)3,Dc=1.327 mg/m3,Z=4,μ=0.009 mm-1,F(000)=1 464。在标题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存在两种类型氢键作用:C—H…O氢键作用和C—H…π氢键作用,通过这两种作用将标题配合物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由N-杂环卡宾配体L(L=1,3-双(苄基)苯并咪唑盐酸盐)与Ag2O反应,得到银卡宾配合物(1),通过核磁、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全面表征。并采用溶剂挥发法得到化合物(1)的单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和研究了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数据: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9.144(8),b=9.518(9)°,c=20.789(19)°,α=90°,β=94.307(13)°,γ=90°,Z=4,V=1804(3)3。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2-(2-氨基苯)-1氢-苯并咪唑二元配合物Mn L(bipy)Cl。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2.874(3),b()=16.615(3),c()=11.765(2),!(°)=90.00,"(°)=116.124(4),#(°)=90.00,V(3)=2259.5(8),Z=4。中心原子锰位于四个氮原子和一个氯原子形成的三角双锥中心,分子间通过O-H…Cl氢键形成二聚体结构。  相似文献   

6.
倪生良  徐可慧  钱坤  孟跃 《化学试剂》2014,(6):553-556,559
采用溶液法在室温甲醇溶液中,以新制备的CuCO3·yH2O、咪唑(Him)和4-溴-2-甲基苯甲酸(Hbmba)为原料合成了单核铜结构标题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681(2),b=8.159(2),c=10.408(2),α=93.22(3)°,β=102.06(3)°,γ=112.50(3)°,V=582.6(9)3,Z=1,μ=4.403 mm-1,F(000)=311,Dc=1.789 g·cm-3。配合物中心Cu(Ⅱ)离子配位数为6,构成CuN2O4较大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模式,分子间通过N—H…O氢键沿着[100]方向形成一维超分子链,超分子链间通过芳环π-π堆积作用在(011)面形成超分子层,进而层与层由范德华作用力构筑了三维超分子。  相似文献   

7.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镍(Ⅱ)配合物[Ni(L)_2(BAA)]·2H_2O(H_2BAA=苯乙酸,L=2-(2-氯-6-氟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0.442(2),b=13.470(3),c=15.241(3)?,α=83.72(3),β=84.46(3),γ=78.34(3)o,V=2080.8(7)?~3,Z=2,C_(46)H_(31)NiN_8O_4F_2Cl_2,M_r=927.38,D_c=1.480 g/cm~3,F(000)=950,μ(MoKa)=0.660 mm~(-1),R=0.1038和w=0.2523。配合物1中,镍(Ⅱ)离子与2个来自苯乙酸上的O原子,来自2个L配体分子上的4个N原子配位,形成6配位的八面体配位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二维层状钴镍双金属配合物[Ni(phen)2·Co(phen)2·2Co(DPC)2·4H2O]·13H2O(phen=1,10-菲啰啉,DPC=2,6-吡啶二羧酸),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Mr=1922.98,a=10.0585(18)nm,b=14.684(3)nm,c=14.931(3)nm,α=74.078(6)°,β=78.399(6)°,γ=75.279(6)°,V=2030.5(7)nm3,Z=1。  相似文献   

9.
以邻氨基苯磺酸缩吡啶-2-甲醛席夫碱(Kbaba)和NaN3为配体,在水-甲醇混合溶剂中与Ni(AcO)2·4H2O反应,得到了一种双核配合物[Ni2(baba)2(N3)2(CH3OH)2](1)。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1)是中心对称的,它是由一对μ1,1方式桥联的N-3键合两个镍离子而形成的双核配合物。每个镍离子六配位于一个baba-配体的吡啶氮原子、亚氨基氮原子、磺酸基氧原子、一个配位水分子的氧原子以及两个桥连N-3的氮原子形成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0.
任宁  张大海  董春华  张建军  刘玉莲 《化学试剂》2013,35(4):353-355,358
标题配合物[Sm(L)3(Phen)H2O]2(HL=1H-苯并三唑-1-乙酸;Phen=1,10-邻菲啰啉)是由SmCl3.6H2O、1H-苯并三唑-1-乙酸和1,10-邻菲啰啉经水热反应得到。采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手段对其进行表征。晶体结构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13.887 9(6),b=12.973 4(5),c=21.713 7(9),α=90°,β=100.820(2)°,γ=90°。V=3 842.7(3)3,Z=2,Dc=1.602 Mg.m-3,μ=1.600 mm-1,F(000)=1 860。配合物中每个Sm(Ⅲ)与来自4个配体L的6个氧原子、1个配位水分子的氧原子和1个邻菲啰啉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一个9配位的单帽四方反棱柱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缓慢蒸发溶剂的方法,在去离子水溶剂中合成了双金属Co(Ⅱ)和Ni(Ⅱ)单核配合物[Co0.78Ni0.22(py)3(H2O)3](1,5-nds)(1,5-nds=1,5-萘二磺酸根离子,py=吡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确定了其结构和组成。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该配合物为单核配合物,中心离子为双金属Co(Ⅱ)和Ni(Ⅱ)。中心离子与三个吡啶和三个水分子配位。1,5-萘二磺酸根离子没有与中心离子配位,只起到平衡电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机二磺酸钴配合物[Co (H2O)6](1,5-NDS)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荣 《河南化工》2006,23(3):12-14
合成了一种新的有机二磺酸钴配合物[Co (H2O)6](1,5-NDS)(1,5-NDS2-=1,5-萘二磺酸根),并通过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对其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以空间群为P2(1)/C结晶,晶胞参数为a=1.3214(2)nm,b=0.6674(9)nm,c=0.9685(1)nm,β=92.091(2)°,V=0.8541(3)nm3,Z=2,最终R=0.0288,wR=0.0785.在该配合物中,配阳离子中每个钴原子与6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八面体构型,1,5-萘二磺酸根没有与Co2 形成配位键,而是以平衡离子的形式存在,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和氢键作用构筑了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刘娟  王亮  王栋  张斌 《应用化工》2012,41(2):248-251
以苯亚甲基苯乙酮-4-氯苯甲酰腙为配体,水热合成了一个镍的单核配合物Ni(bacbh)2(Py)2(bacbh:苯亚甲基苯乙酮-4-氯苯甲酰腙;Py:吡啶),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及热失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学数据:a=1.344 3(6)nm,b=2.471 7(12)nm,c=1.465 1(7)nm,β=98.47°,V=4.815(4)nm3,Z=4,μ=0.561 mm-1,Dc=1.292 mg/m3,F(000)=1 944,最终偏离因子[I>2sigma(I)]R1=0.038 6,wR2=0.096 1(all data),GOF=1.007(CCDC:840865)。  相似文献   

14.
以Cd(CH3COO)2、5-羟基间苯二甲酸(H3L)和新型多齿含氮配体2,4,6-三甲基-1,3-(二亚甲基苯)二(1,2,4-三氮唑)(tbb)为原料,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单晶衍射法表征了该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33 74(5)nm,b=2.936 73(16)nm,c=0.843 23(5)nm,β=104.206(5)°,V=2.481 6(2)nm3,Z=4,F(000)=1 280,D c=1.683 g/cm3,R1=0.040 5,wR2=0.043 0[I2σ(I)]。配合物中Cd(Ⅱ)离子被HL2-阴离子和tbb中性配体连接成一个二维的网状结构,相邻的网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个双层结构,最终这些双层通过π…π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在室温下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
范广  杨祖培 《化学世界》2011,52(10):577-579
以3-氨基吡嗪-2-羧酸为配体合成了一个锌的单核配合物Zn(3-apac)2(H2O)21(3-apac:3-氨基吡嗪-2-羧酸),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以及热重分析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晶体学数据: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0.79137nm,b=1.26517nm,c=1.3631nm,α=...  相似文献   

16.
利用间苯二乙酸,1,3-二(4-吡啶)丙烷和硝酸铜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三维配位聚合物[Cu2(pda)2(bpp)](1)(H2pda=间苯二乙酸,bpp=1,3-二(4-吡啶基)丙烷)。通过X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24.412(1)nm,b=12.632(5)nmc,=10.076(4)nm,β=95.134(4)°,Z=4。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铜离子均形成六配位微扭曲八面体,较为特殊的是在双核结构单元中存在着轮浆[Cu2(CH2COO)4]次级单元。这些次级单元通过顺式桥连双齿间苯二已酸的连接形成(4,4)网格二维波浪面。毗邻的波浪网面又通过1,3-二(4-吡啶基)丙烷配体的连接支撑,拓展为复杂的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水溶剂中,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单核含氮配体镍配合物[Ni(phen)(SO_4)(H_2O)3]·H_2O(phen=1,10-邻菲罗啉)。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a=7.9829(6),b=8.5402(7),c=11.5164(9),α=91.636(2),β=91.837(2)°和γ=104.670(2)°,V=758.61(10)~3,Z=2。  相似文献   

18.
以3-乙基-4-对甲氧基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L)配体合成了配合物[Ni2L2Cl2]·2H2O,测定了其X-射线单晶结构。晶体学数据:P2(1)/n空间群,a=12.909(5),b=8.678(3),c=16.437(8),α=90.00°,β=99.01(3)°,γ=90.00°,V=1818.6(13)3,Z=2,S=1.109,最终残余因子(I>2σ(I))Rl=0.0670,wR2=0.1892;对于全部数据Rl=0.0760,wR1=0.2013。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NiCl_2{1,2-(PCy_2)_2-1,2-C_2B_(10)H_(10)}]·CH_2Cl_2(1),邻位二(二环已基膦)二碳十硼烷镍金属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单晶体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是单核镍的金属配合物,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镍离子的配位环境是扭曲的平面方形,其中两个配位原子是邻位二碳十硼烷配体中两个磷原子,另外两个配位原子是两个氯原子,分子中还存在二氯甲烷溶剂分子。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1),a=24.402(18),b=8.457(6),c=37.29(3),α=90.00°,β=90.00°,γ=90.00°,V=7696(9)nm3,Z=8,R1=0.2449,wR2=0.5426。借助于分子间的双氢键C-H…H-B作用,配合物形成一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得到了一个新的镍(Ⅱ)配合物NiL_3·4H_2O(L=2-(2-氯-6-氟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表征。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1.911(2),b=15.560(3),c=15.846(3)?,α=74.64(3),β=86.79(3),γ=67.86(3)o,V=2620.0(11)?~3,Z=2,C_(57)H_(35)NiN_(12)O_4F_3Cl_3,M_r=1174.01,D_c=1.487 g/cm~3,F(000)=1196,μ(MoKa)=0.595 mm~(-1),R=0.0744和wR=0.1996。配合物1中,镍(Ⅱ)离子与来自3个L配体分子上的6个N原子,形成了畸变6配位的八面体配位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