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楼纳建筑师公社露营服务中心设计试图保留当代的视角,创造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而非将视线局限在所谓的"传统"。在空间记忆、在地建造、地理环境三个层面上作出回应,将当代性融入在地性,承载"活着的地方建造文化",探索一种包含纪念性与隐喻的、在土地中自然生长的现代性。当地人将混凝土与多种在地材料结合,服务于在地生活的空间创造,并因其跨度及可塑性,极大丰富了民居的空间类型,设计在构造上沿用这些做法,并改良其建造工艺,发掘其塑造空间的潜力,呈现出新的品质,而非重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4)
在汉语的句法语义关系中,一种是状语同谓词中心语句法与语义相一致的情形;另一种是状语语义指向主语、宾语及状语语义的双指向等情形,这表明状语具有多功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societyM是由citizenM连锁酒店衍生出来的品牌,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为了一种新型的工作者设计的俱乐部,这些类型的工作者不受工作空间的限制,他们寻找有感觉的、能够方便工作、给自己提供灵感,并且有不间断咖啡提供的地方工作,创办者将其亲切地称之为"办公流浪者"。societyM为这些人提供一种特殊的商务空间,这里为他们准备了完善的视听设  相似文献   

4.
黄华青 《时代建筑》2022,(1):142-149
"江南半舍"是一座兼具民宿与自宅功能的新类型建筑。文章将其置于全球城市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性相遇的理论背景,以及当代中国城乡关系转型的社会语境,解读其设计如何围绕"半""舍"的语义,运用场地、形式和材质等层面的模糊化操作,塑造一种与建筑功能呼应的一半城市/一半乡野、一半自我/一半他人的空间体验;其建筑由此背离了早期乡建项目对城乡疏离关系的批判和强化,转向对疏离的调和、模糊和再构,以营造一种回归日常、回归流动、回归平等的"游居"状态,一个模糊化的"相遇"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湖南大学天马新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地方工作室确立以结构主义和图式思想作为支撑的设计理念,化解常规的功能束缚,通过群构与地景策略的使用、地域类型的衍生、仪式化空间的营造来生成外在与内在的场所语义,试图创造出一个具有独特氛围的校园环境,探索一种表层物象背后深层次的秩序,以形成对当代快速化的社会文化图景的一种自觉抵抗。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4)
在现代汉语中,否定副词"不"和"没"是现代汉语语法副词研究的两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它们语义指向和语义联系十分密切。本文对"不"和"没"的语义从时间层面,认知角度,状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它们在相同句式和不同句式中的语义指向进行了考察分析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关注建筑在空间中的实体,我真正感兴趣的是看到一座建筑如何改变那个地方,让在场者呈现一派新气象。"[1]彼得·卒姆托如何让建筑以特有的方式和全面的态度介入"地方",使所有在场者和临场者组合为崭新的、有所设定的"气象",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设计中所呈现的方法学素养和观念自省,指向了全方位的本土建  相似文献   

8.
对建筑环境性能的关注,不是一种技术的堆砌,而是一种基于技术文化的整体设计系统的建构。在上海崇明体育训练中心1、2、3号楼的设计中,基于气候响应的热力学系统成为建筑形式、空间、材料本体设计的驱动,并指向一种内在系统的诗意表达,是一种"本体性能主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笔者在建筑中的游走体验为基础分析了杭州云栖小镇会展中心(二期)的设计,从岛屿、家园、灯塔、自由四种力量中挖掘建筑作品其背后的意义。同时,文章也对新时代要求下公共空间范式的重建提出思考,认为面对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任何单一指向的风格、样式都会限制使用者的想象力。云栖会展中心(二期)最大程度地去形象化、去符号化、去仪式性,把场地还给城市,让市民回归建筑体验的主体,把"人"和人的"自由生长"摆在首位等诸多特质值得被深入研究,此类建筑的设计起点是回归本源的,也是指向未来的,同时是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一种具体回应。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8)
<正>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要怎样让学生们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去开口,真实地去体验?"基于此,我尝试利用留白艺术,通过在语义教学中、话题讨论中、情境探究中的巧妙留白,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的空间,让他们有时间去适应,有机会去说,有氛围去创造。1.在语义教学中留白,促进反刍理解在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总有一颗"操不完"的心,怀着一种"操之过急"的迫切心情,恨不得将看似简单明了又抽象复杂的语义  相似文献   

11.
《新建筑》2016,(1)
从建筑叙事学的视角出发,对当代国内本土建筑创作实践中墙的设计进行研究,指出以墙为核心的空间建构策略主要有三种:叙事原型的建构、表皮语言的表达,以及空间组织和路径的安排。这些策略均指向再现场所精神和重塑地域特色的语义。围绕墙的特定语义进行建筑设计,是立足本土的核心设计策略,为当代本土建筑创作实践和地域文化的建构开拓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风景园林学是棕地再生研究的前沿性学科,景观用途在大量棕地再生实践中受到青睐。棕地再生所涉及的众多学科中,风景园林学与环境工程学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对棕地的物质空间形态产生决定性影响的2个学科。然而,实践中却存在着风景园林设计与污染治理相割裂的现象,迫切需要将棕地再生过程中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清晰地阐释出来。"棕色土方"概念的提出,是对场地污染的空间诠释,将棕地本体在污染治理与空间塑造方面的双重性共同呈现,致力于使风景园林专业人员与环境工程专业人员以同一个语义框架进行对话,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双方更为行之有效的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3.
间舍     
正间舍的设计概念来自于中国地方建筑文化中的"间"。建筑所在的地方文化中,有一种常用的建筑空间基数单位——"间",一"间"代表一个宽度大约3.3米到3.6米的空间尺度,而这个"间"不仅代表一个空间使用的基数单位,也与地方传统建造形式强烈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设计开展之前,业主已经确定建造11间作为给定要求。这样在开展设计之初,一个坡屋顶的,11"间"模数的,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大屋成为了给定的条件。根据业主的需要,这个建筑主要包括两个基本功能:办公空间与展览空间,同时这两个功能都限于半开放的私人属性。  相似文献   

14.
常见的建筑展览是对图像和模型的集合与展示,有时候仅仅是设计成果的罗列,有时候也借此来共同表达某个主题或概念。这种集合展示是一种空间再现,它或者是对设计所表达的建筑空间的再现,或者是通过一种再现的空间来完成主题叙事。但是,建筑展览还可以具有另外一种使命,它可以成为一种建筑学的空间实践。这种空间实践不仅仅关乎于身体空间,还指向了建筑学历史和理论的批判性思考。文章重点以"重新装载展"为例,阐述了展览如何具有另一种实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筑空间构成设计课程的设计教学研究,将重点集中在建筑设计本体内研究空间与形式、空间与构成的关系上,其基本理念有别于传统传授设计知识的方法,而是发展了新的设计方法。教学分为三个部分,通过"非预设"的设计方式进行模型操作,其结果是多变的,而操作方法是明确、清晰,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提供了建筑空间构成设计教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正>地点:浙江省松阳县Location:Songyang, Zhejiang Province本项目位于中国东南内陆的丘陵山地,独特的文化与地理条件孕育了项目所在地"陈家铺"的崖居聚落形态。地域性是项目无法回避的重要维度,项目设计将建筑师的个人风格谨慎地隐匿于地方的工匠传统之中——材料恪守地方原则,谨慎地处理和自然相关的开放性。改造项目的起点,是村民礼堂旧址,其在整个聚落中已经是体量庞大的公共中心之一,是村落中大半个世纪之前建造的新建筑,一个11×18m见方的二层高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17.
魏皓严  郑曦 《室内设计》2012,93(4):23-26
城市设计在指向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一个相反相成的局面:一方面所涉及的社会理论知识越加深广,另一方面对空间形态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二者缺一不可。针对于此,本次城市设计教学改革试点实施"齐步走"的程序,以角色分析和空间计策作为主要手段,从社会分析与空间形态设计这两个基本方面引导和训练学生。最后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混搭"作为统一的空间计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多样化且合理的空间形态设计成果,证明了本次教学改革的基本成功。  相似文献   

18.
田汉文化园建筑群的空间原型源自湖湘地区的传统聚落,是"地方工作室"一直倡导的地域建筑类型学基础之上的当代建筑的在地性创作,设计关注当代性和建造以及材料属性之间的关联,具体建立在问题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材料表皮肌理的原真性研究,强调结构与围护二者的建构关系,更多地思辨而非以一种惯性的行为来主导设计,衍生出一种更具地方认同感的建筑语言。文章以材料的选材、工法入手.从建造的角度着重介绍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而思考设计、建造、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每一件产品都是其"形"与"态"的结合体,二者相辅相成。本文从产品语义学方面分析家用空气加湿器的形态语义设计,通过对产品形态设计的内涵、理性领域及感性领域三个方面,阐述产品语义学在家用空气加湿器中的应用及实际意义,还指出产品遵循"绿色设计"的重要性,共同论证了产品形态语义设计作为人、机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设计出功用与审美完美结合的工业产品,为整个工业产品设计领域造就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间舍空间     
董萱 《建筑知识》2012,(7):63-65
"间"代表一个宽度大约3.3米到3.6米的空间尺度,而这个"间"不仅是一个空间使用的基数单位,也与地方传统建造形式强烈的联系在了一起。同时,来自于中国地方建筑文化中的"间",其所在的地方文化中,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建筑空间基数单位。空间的格局,定义人生的格局。通过体会生活的深层呵护,与空间细节的极致追求之后,设计师的创造也由此展开。因为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