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2.
在小说《人树》中,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以丰富的想象力与现代人的“家园意识”书写了人的心灵在垦荒中成长的过程。文章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发现怀特的作品渗透了生态审美所特有的基本元素。由此可见,怀特对人与自然之间互为依存、共生共荣的丰富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将这种审美理想上升到一个信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池莉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来来往往>与她的许多作品一样,通过对康伟业的叙写,表现了自己人生观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乌拉尼亚》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可以被纳入生态文学领域。它不仅展示了现代社会的自然生态危机,同时也对精神生态危机表示了深重的忧虑。作家对生态困境的审美解答是:通过向我们描绘一个生态的乌托邦———乌拉尼亚,告诫人们应以生态为中心,与自然和谐相处;批判科学理性,反思西方文化,提倡多种文化共存。  相似文献   

5.
《到灯塔去》是英国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优秀的意识流作品,国内外对《到灯塔去》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而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来解读该小说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依据这一理论剖析《到灯塔去》中的意象的深层意义,挖掘其内在的认知理据,解析作为图形的意象在作品中是如何凸显的,以期更好的挖掘小说的主题意义,为读者赏析该小说开辟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7.
海明威的创作具有"冰山风格",《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就是海明威笔下一篇浓缩了的长篇小说,是体现其冰山理论的代表作。小说中雪、豹子、秃鹫和鬣狗等意象各具意蕴,象征意义深刻,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渲染了气氛,达到了深化主题的目的。作者通过对意识流叙事手法的运用,巧妙安排了主人公的意识在时间和空间里的自然流动,省去了大量的笔墨,有利于海明威"冰山风格"创作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9.
《柳林风声》这部儿童小说讲述了住在柳树林的几个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些动物对自然的依恋和热爱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助互爱都蕴含着生物共同体和谐共存的生态伦理观,为人们在生态问题上的伦理抉择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效应,阐述生态公路应具备的特点和生态公路建设的原则,提出与青海省生态环境特点相符的生态公路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勒·柯布西埃自然观的分析、研究,发现自然是勒·柯布西埃建筑创作的根本源泉和理论依据。这是由他最初所受的教育和自学建筑的方式所决定的。勒·柯布西埃把自然作为创作的源泉,并不是对自然表面的模仿,而是从自然的本质规律中发现美的真谛,发现它同建筑自身的规律的一致性,以达到他所谓“纯粹的精神创作”的境界。通过这些研究,作者希望对勒·柯布西埃的研究有所深入,而且对当今建筑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传统的色彩构成学理论在实际运用中的弊端,起初析的色彩构成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新的色彩构成学必须注意生态效应,从理论上反思和总结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因素,探索如何使设计更合目的更美,给人类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色彩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密切关注的议题。工业革命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但另一方面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恶化。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人们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必须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探讨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即人对人的压迫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分离,而人与自然的分离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对人的压迫。因此,当今的生态危机仅仅通过改良是不能够真正得到解决的。人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对人的压迫、人与自然分离的现状,才能使人类既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又合理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党的先进性与党员先进性,党员标准与党员先进性标准,党员先进性标准与党员先进性要求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党员先进性标准是统一的,先进性要求则是多样的。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统一标准,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技术在很短的时间里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进步,然而盲目的技术至上,已使人类受到了大自然无情回报,建筑是人类及其进化的外显,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因地制宜地运用传统技术和现代化高新技术于生态建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视角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线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化的视角分析中国近现代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人民解放,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增强新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利用社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必要性、适用性和手段性.环境保护问题本质上是个合作问题,而社区是一个能够促进人们之间合作的情境,因此利用社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可行性.与市场以及政府相比,社区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社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必要性.根据“外部性”问题、技术的复杂性以及成本的高低等因素,社区在环境保护中的主要作用是生态公共地管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以及污染企业管理等.根据社区特点,利用社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手段大体分为“人际主导型”模式以及“制度主导型”模式.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双思”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都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理论;二者具有一致性;都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是中心;都强调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