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生界及以上地层主要经历了三叠系-侏罗系、侏罗系延安组-直罗组、侏 罗系-白垩系和白垩系-第四系地层不整合面对应的 4 期地层抬升与剥蚀事件。 综合利用压实曲线外 推法及地层趋势对比法估算了三叠纪以来 4 期构造抬升事件导致的地层剥蚀厚度,并对其进行了对比 与验证,采用盆地模拟方法恢复了研究区长 8 油层组顶面构造演化过程。 结果表明,三叠纪末延长组地 层剥蚀厚度为 345~465 m、中侏罗世末延安组地层剥蚀厚度为 150~220 m,侏罗纪末安定组地层剥蚀 厚度为 160~250 m,晚白垩世-新近纪末志丹群剥蚀厚度为 980~1 280 m。 构造沉降及抬升与剥蚀共 同控制了研究区延长组地层的构造形态,自三叠纪以来,其表现为掀斜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榆林地区中生代沉降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伊陕斜坡东北部中生代被剥蚀地层的估算来模拟该区三叠纪以来的沉降史,采用PRA公司的Basin-Mod 1-D软件,应用回剥技术模拟榆林地区的沉降史,并绘制沉降史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纪以来研究区的沉降主要经历了4期沉降和4期抬升,早白垩世沉降幅度最大,沉降速率达到57.00 m/Ma;晚白垩世发生了三叠纪以来最强烈的一期全盆抬升剥蚀事件,研究区最大剥蚀厚度超过1 100 m。从早侏罗世开始,受燕山运动逐渐增降的影响,盆地沉积中心自东向西迁移退缩,最终于燕山中期到达吕梁山以西,并在其东部发生构造掀斜抬升,形成现在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3.
乍得Bongor反转裂谷盆地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勘探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法、镜质组反射率(Ro)法和地层对比法对Bongor盆地中生界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恢复结果表明Bongor盆地中生界的剥蚀厚度在1000~2000m之间,呈现出南北大、中间小的特征。快速而剧烈的抬升剥蚀使得该盆地下成藏组合P组砂体的储集能力得以保存;反转期的挤压应力导致了盆地地层的褶皱变形,形成了一系列断背斜、断鼻构造,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圈闭条件;反转引起的断层活化为Bongor盆地中油气的运移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4.
地层的抬升与剥蚀是沉积盆地中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剥蚀量的大小对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恢复地层的剥蚀厚度是研究沉积盆地构造演化史和油气成藏史的重要基础工作.为此,采用声波时差法和优化孔隙度法恢复了地层剥蚀厚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烃源岩埋藏史及生烃演化史,同时阐述了地层剥蚀与该区异常低压之间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5.
叠合盆地中剥蚀地层厚度的恢复对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及热史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计算剥蚀厚度的方法较多,但都存在局限性。通过对比发现,在结合其他方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用地震资料在区域上展开的地震地层综合法在叠合盆地剥蚀厚度的恢复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运用该方法对阿克库勒凸起中上奥陶统的剥蚀地层厚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中上奥陶统在该区的剥蚀厚度为0~610m.  相似文献   

6.
地层抬升剥蚀是沉积盆地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地层剥蚀厚度的准确恢复对正确重建沉积盆地原始沉积—构造演化史、热史及油气生、排、运、聚史和定量评价油气资源潜力至关重要。在充分结合南黄海北部盆地东北凹陷区域构造和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依据东北凹陷实际地质情况和资料条件,选取参考层厚度变化率法和沉积速率法,对东北凹陷始新统戴南组和三垛组地层的剥蚀厚度进行了定量恢复。研究结果表明,渐新世末的三垛运动使东北凹陷内始新统戴南组和三垛组地层遭受强烈的剥蚀改造,戴南组和三垛组地层在凹陷内各个构造带表现出不同的剥蚀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地层剥蚀量恢复方法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该区泥盆纪-三叠纪地层的残存分布很局限,地层剥蚀量较大,选择正确的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方法很重要.针对研究区实际资料情况,提出了一套可行、适用的剥蚀量恢复方法,利用构造横剖面法结合沉积厚度外推法,对本区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志留系、石炭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六个顶面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并...  相似文献   

8.
南盘江盆地秧坝凹陷自海西晚期以来曾遭受多次抬升剥蚀和改造,凹陷内上三叠统及以上地层缺失,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亦大部残缺。为此,依据秧l井镜质体反射率和测温资料,应用Hood法与古地温换算公式对该井的剥蚀厚度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井印支晓-燕山期(T3末-KI)剥蚀厚度为3745.9m,剥蚀层位主要为上三叠统,海西晚期(P3末)剥蚀厚度为364.8m,剥蚀层位主要为上二叠统长兴组和吴家坪组。同时,结合该井烃源岩成熟度资料,将上述二期抬升剥蚀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海西晚期泥盆系烃源岩刚进入生油期,该期抬升剥蚀对油气成藏影响不大;印支晚-燕山期全部烃源岩进入高—过成熟阶段,由于该期抬升剥蚀厚度大、时间长、对油气藏的破坏较大。  相似文献   

9.
声波时差法恢复剥蚀量在二连盆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抬升剥蚀,再经沉积,压实作用得以保存下来。利用保存下来的沉积压实可以定量恢复剥蚀量,通过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对二连盆地晚白垩纪—第三纪的沉积间断的剥蚀量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恢复原始沉积厚度和估算剥蚀量,结果表明二连盆地原型盆地受到过改造,这有助于对烃源岩进一步认识,可为地质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Bongor盆地是中—新生代陆内被动裂谷盆地,其形成和演化受周边重大构造事件的影响和控制。白垩纪早期,在非洲板块与南美板块分离、大西洋张裂的影响下,盆地开始形成并持续张裂,形成了一系列北西—南东向高角度陡立断层;白垩纪末期,在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间南北向高速正向碰撞所引起的挤压应力作用下,盆地发生强烈反转,地层抬升剥蚀、褶皱变形;古近纪末受红海北西—南东向张裂产生的局部挤压应力作用,盆地发生轻微反转,部分古近系遭受剥蚀;新近纪以来盆地以稳定的热沉降为主。Bongor盆地白垩纪末期构造反转是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构造事件,深刻影响了盆地的沉积充填和油气成藏。盆内白垩纪末期构造反转以地层的褶皱变形为主要特征,根据其剖面形态可进一步分成单断型、双断型和散花型3种类型。基于最新有关断层倾角与反转应力强度的研究成果和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认为虽然晚白垩世挤压强烈,但由于盆地断层倾角过大发生"锁死"现象,而未能发生反转。  相似文献   

11.
临清坳陷西部侏罗纪—晚白垩世原型盆地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运用多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西部的侏罗纪、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原型盆地的地层剥蚀厚度、原始沉积厚度、盆地边界、沉积相展布特征、盆地类型等进行了恢复和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系剥蚀厚度一般在200~1000m,原始沉积厚度约1000~1500m,厚度稳定,以河湖交互沉积为主,是在印支期形成的向斜坳陷背景上发育的断陷盆地;下白垩统剥蚀厚度一般为1000~2000m,原始沉积厚度约2000~4500m,厚度变化较大,发育面积较大的湖泊.有较深湖相沉积.为一断陷型盆地;上白垩统剥蚀厚度一般为1000~2000m,原始沉积厚度约1000~4000m,仅分布在南部的丘县凹陷,主要是河流相沉积,局部发育浅湖相沉积,是在晚白垩世隆起背景上发育的小型断陷盆地。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化验资料研究油气成藏条件和规律。临清坳陷西部中生界主要存在下白垩统和侏罗系两大套烃源岩,主要分布于丘县凹陷和南宫凹陷,有机质丰度较低,热演化程度较高,可能正处于生油高峰阶段,油气藏类型主要有自生自储型和潜山型。  相似文献   

12.
六盘山盆地中新生代沉积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山盆地中新生代沉积地层巨厚 ,纵向发育上三叠统、中侏罗统、下白垩统、第三系及第四系 ,除中侏罗统分布局限外 ,其它均分布广泛。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露头考察资料和室内综合研究 ,建立了六盘山盆地中新生界地层层序 ,归纳总结出盆地中新生界五个宏观划分对比标志层 ,指出盆地中新生界主要发育上三叠统和下白垩统两套烃源岩 ,生烃潜力巨大 ,并可形成相应的两套主要生储盖组合 ,为六盘山盆地地质综合研究及油气勘探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准噶尔盆地腹部发育于侏罗系顶部和白垩系底部之间的不整合(K/J不整合)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同的沉积构造背景下相邻三级层序的地层厚度展布具有相似的趋势,提出了可用于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参考层序厚度比值法。该方法的具体工作流程为:①在地震剖面上进行三级层序划分,经时-深转换得到各三级层序的地层厚度展布;②选择剥蚀面下未被剥蚀、层序厚度变化范围小的一个或者多个三级层序作为参考层序;③利用单井的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结果,拟合发生剥蚀前的参考层序厚度与参考层序至沉积面的地层厚度(包括参考层的厚度)比值的分布,即拟合剥蚀前的原始沉积面;④用该沉积面深度减去现今的剥蚀面深度就得到地层剥蚀厚度,并根据实际的地质模型对剥蚀厚度进行校正。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西段剥蚀厚度为300~800m,东段剥蚀厚度在300m以下。该剥蚀厚度恢复方法适用于恢复范围大、钻井数量少和研究程度低的地区的剥蚀厚度。  相似文献   

14.
川东北地区热流史及成烃史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热流史及剥蚀量恢复结果对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及上三叠统两套主要烃源层的成烃史进行了研究。热流史恢复结果表明,在晚二叠世初期古热流值达到最高(可达62~70 mW/m2,井底热流),此后热流持续降低直到现今(平均约45 mW/m2,井底热流)。研究区中-新生界不整合面的剥蚀厚度最大,平均可达2 100 m. 二叠系烃源岩快速生烃时期是在早三叠世、晚三叠世及早-中侏罗世,而上三叠统烃源岩快速生烃时期是在中-晚侏罗世及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15.
中扬子地区当阳复向斜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抬升和热史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运用锆石及磷灰石裂变径迹、镜质体反射率资料以及盆地模拟技术对中扬子地区当阳复向斜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抬升和古地温演化进行了研究和重建。砂岩样品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分别为107~126 Ma和9.8~54 Ma,分别反映早白垩世燕山期、始新世至中新世喜马拉雅期的两次重要构造抬升及剥蚀冷却事件。侏罗系与白垩系、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上、下镜质体反射率错开现象以及现今地表镜质体反射率异常偏高,也证实了两次抬升剥蚀冷却事件的存在。研究表明,区内当深3井和建阳1井的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在早白垩世早期(约137 Ma)达到最大古地温190~210℃,造成锆石裂变径迹退火,至早白垩世末 晚白垩世初(约97 Ma)剥蚀冷却至近地表20~40℃;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沉积使该套地层又一次埋深增温至140~165℃,造成磷灰石裂变径迹完全退火;喜马拉雅期再次构造抬升及剥蚀冷却至现今70~90℃。研究区古近系经历的最高古地温为100~120℃和现今40~50℃。研究区中生代古热流相对稳定,热流值相对较低为53.5 mW/m2;晚白垩世古热流逐渐增大,古近纪达到最高59 mW/m2;其古地温梯度分别为中生代36.3~43.0 ℃/km和新生代30.2~37.8℃/km,现今降低至28.9℃/km。早白垩世和始新世至中新世的最大剥蚀厚度分别约为4800 m和2400 m,由此可认为,当阳复向斜应该存在较大厚度的侏罗系,最大厚度可能达5000 m。  相似文献   

16.
The East Irish Sea Basin is hydrocarbon prolific with ten gasfields, two oilfields and another eight gas or oil discoveries. Production is from a widespread Triassic fluvioaeolian reservoir (the Ormskirk Sandstone) which is sealed by salt-prone mudstones. Three episode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ccurred from a rich, Namurian-age source rock during deep burial in the Lat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in the Early Jurassic and in the Late Cretaceous. All of the discoveries are in structural traps which are controlled to some degree by N-S trending normal faults probably active in the Late Jurassic. Consequently, the third (Cretaceous) phase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other phase of uplift and erosion occurred in the Early Tertiary leading to the almost complete removal of Cretaceous and Jurassic strata. This event led to significant primary and tertiary migration as a result of overpressuring in the source rock and gas expansion within the reservoir. Although similar good quality Triassic reservoir occurs in other basins in the Irish Sea, rift-related uplift and erosion in the Middle Permian caused the widespread removal of potential Carboniferous source rocks in these areas, severely limiting the chance of hydrocarbon charge.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利用地震层速度法、镜质体反射率法、声波时差法、地质外推法、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等确定渤海湾盆地区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的剥蚀量,恢复了其原始地层厚度,分析了中生代不同时期地层的分布状态,盆地性质和展部特点。认为渤海湾盆地三叠系沉积时期为大型内陆盆地,末期抬升遭受剥蚀。侏罗系和白垩系沉积时期为北东向展布的小型山间盆地群。进入新生代后,形成了一个受NNE、NE向断层控制的半地堑式复合盆地,叠置于中生代盆地之上。不同时代的地层的不同叠合方式形成了中坳新坳、中坳新隆、中隆新坳、中隆新隆4种叠合单元类型,不同类型的叠合单元经历了不同的沉降史,具有不同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吐哈盆地托克逊凹陷伊拉湖构造1988年发现三叠系油气藏,此后该凹陷勘探未获机关报突破。从油源、储集层,盖层及油气运移条件看,伊拉湖构造至乌苏构造的区域属于同一成藏组合带,在中燕山期受乌苏断裂控制,晚燕山期以未世伊拉湖断裂控制。根据对伊拉湖构造成藏条件的解剖。该成藏组合带以二叠系为土藏油源。以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和上三叠繁统下段为储集屋。以上三叠统上段及以上地屋为盖层和上覆岩层,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但包含伊拉湖构造的伊拉湖构造带南端晚侏罗世以后构造运动剧烈,油气藏保存条件较差,而伊拉湖断裂下盘沿乌苏断裂至乌苏构造的区域构造继承性发展,断裂发育较少,保存条件较好,是托克逊凹陷进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图6表1参7。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北-华北中生代盆地结构构造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张功成 《石油学报》1997,18(4):7-13
中国东北-华北中生代有六个成盆期.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受南北向挤压作用控制;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东北和渤海地区仍以南北向挤压为主,南华北盆地的形成和秦岭-大别造山带向南的推覆有关;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东北发生热沉降,渤海湾和南华北发生裂陷作用,晚白垩世末期松辽盆地西北缘发育压陷盆地.东北-华北中生代共发生6期正反转,中侏罗世以前盆地反转是南北向,其后为北西一南东向压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