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张雪 《河北化工》2007,30(11):36-37
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基硅烷(KH 570改性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合成了丙烯酸酯聚合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聚合方法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配比MMA∶BA∶MAA=54∶44∶2,乳化剂用量为3%时,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张莉  陈桐  尹嵩 《粘接》2008,29(3):23-25
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合成了丙烯酸酯聚合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聚合方法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软硬单体配比为O.8,乳化剂用量为4%时,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71)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聚合反应,采用水解抑制法合成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和比例,以及有机硅单体、引发剂和水解抑制剂用量等因素对硅丙乳液聚合过程稳定性及产品性能的影响,找出了合成硅丙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利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吴警 《安徽化工》2009,35(2):41-43
采用有机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有机硅单体用量、乳化剂配比和温度等因素对乳液的影响,并对涂膜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与丙烯酸酯单体能很好地聚合,且制备出的乳液性能优异,可以作为高性能外墙涂料的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5.
硅丙乳液电解质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有机聚硅氧烷大分子、(甲基)丙烯酸酯类的混合单体为原料,经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和“相翻转”后处理工艺制备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试验表明,在该体系中,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主要受到乳化剂种类及配比、软/硬单体比例、羧基单体用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水性塑/塑复膜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和单体预乳化工艺制备了一种塑/塑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复膜胶(GH-5142)。研究了聚氨酯加入工艺、丙烯酸酯单体类型、配比、乳化剂体系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占乳液总量的2%,软硬单体质量比为1.5,乳化剂用量15%-2.0%,所得复膜胶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软单体丙烯酸异辛酯对聚偏二氯乙烯乳液进行增韧改性,得到了韧性、附着力、耐中性盐雾等综合性能优良的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研究了偏二氯乙烯、丙烯酸异辛酯、功能单体丙烯酸、引发剂的用量以及乳化剂用量与配比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偏二氯乙烯用量为单体总量80%,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12%和3%,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0.5%,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与KL-100用量为单体总量1.2%且质量比为1∶5时得到的共聚乳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机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弹性乳液,研究了有机硅单体、乳化剂用量及配比等因素对乳液的影响,并对涂膜进行了兀'一IR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与丙烯酸酯单体能很好地聚合,且制备出的乳液性能优异,可以作为高性能外墙弹性涂料的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9.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滴加方法,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合成了纯丙微乳液,确定了最佳配方。探讨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以及阴/非离子乳化剂配比、pH值以及聚合工艺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纯丙微乳液聚合稳定性、乳液性能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硬软单体的配比为5:4、乳化剂的配比为4:1、乳化剂的用量为3%、引发剂的用量为0.5%、pH在7—8、反应温度为80~88℃、反应时间为150min时,微乳液的性能最好。并对共聚物的结构和微乳液涂膜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类单体之间发生了自由基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单体种类、配比、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丙烯酸用量、乳化剂用量及配比、引发剂用量、温度等诸多因素对乳液型胶粘剂性能的影响,总结出适宜的反应条件并制备出该要求范围内使用性能最优良的胶粘剂.对自交联型与非自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二者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性能更优异.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酯核壳乳液合成及涂料耐沾污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银 《广东化工》2009,36(10):65-66,62
讨论了丙烯酸酯乳液核壳单体中软硬单体的比例、壳层中掺交联单体、有机硅单体以及核壳乳液聚合中可聚合乳化剂的用量对丙烯酸酯外墙涂料沾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壳层中HEMA的掺量以1.5%、可聚合乳化剂用量以1%~2%、有机硅单体掺量以4%时,有利于丙烯酸酯核壳乳胶涂料耐沾污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类单体的乳液聚合反应,制备出高性能的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主要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有机硅加入方式及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成的涂料具有优越的耐水性,其耐洗刷性达4万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丙烯酸、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丙酯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以非离子乳化剂聚氧乙烯醚(OP-10)和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复合乳化剂,经过乳液聚合,制得了一种水性涂料用缔合型增稠剂。考察了丙烯酸单体含量、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和增稠剂黏度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反应过程和最终乳液都很稳定。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类单体的乳液聚合反应,制备出高性能的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主要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有机硅加入方式及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成的涂料具有优越的耐水性,其耐洗刷性达60000次。  相似文献   

15.
以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环氧树脂和乳化剂分别制备核、壳预乳化剂,然后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乳液。以环氧树脂E-44和有机硅氧烷KH-570对聚合乳液进行改性,制备了印花涂料用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和核壳单体的配比以及不同改性剂用量对乳液稳定性和成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乳液的较佳条件为:复合乳化剂[m(十二烷基硫酸钠)∶m(非离子型乳化剂OS-15)=1∶3]的质量分数为4%,核单体组成为m(MA)∶m(EA)∶m(BA)=1∶1∶3、质量分数为30%~40%,壳单体组成为m(MA)∶m(EA)∶m(BA)=2∶1∶1,改性剂环氧树脂E-44和有机硅氧烷KH-570的用量分别为2%和6%。当烘焙工艺条件为140℃/3min时,制得的印花涂料涂膜在弹性、手感、牢度等性能指标方面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为原料,采用预乳化连续滴加法制得了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配比等因素对有机硅乳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O-3、AEO-7、AEO-9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制备乳液,且当m(SDBS)∶m(AEO)为1∶1.82时,乳液稳定性好。通过Fox方程设计聚丙烯酸酯的玻璃化温度(理论值)确定各类丙烯酸单体的配比,对有机硅丙烯酸酯性能进行了讨论分析,Tg=-10℃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有机硅氧烷改性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引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B)和壬基酚聚氧乙烯(20)醚(OP-10)作复合乳化剂,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在反应温度为78±2℃条件下,合成了A-171改性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实验采用单体滴加工艺,考察了配方中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和A-171用量对共聚物性能和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仪(FTIR)、粒度仪和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对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引入w(BA)=10%~15%(相对于配方中单体总质量,下同)、w(MAA)=4%、w(A-171)=1%到VAc-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中,共聚物乳液涂膜的吸水率<5.0%,耐寒性通过10个循环,60℃加速贮存稳定性>100 d。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共聚单体,反应型乳化剂MIXSTAR 6550和非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NOVELUTION 390复配作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乳化剂用量、3种质子[H +]及[H +]浓度对聚合稳定性、丙烯酸十八酯共聚活性及总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型乳化剂MIXSTAR 6550具有将强憎水的丙烯酸高碳醇酯摆渡到乳胶粒或增溶胶束中的能力,同时强的质子[H +]降低了丙烯酸高碳醇酯的活化能,使丙烯酸高碳醇酯在常规乳液聚合条件下可与其他丙烯酸酯共聚。即使丙烯酸高碳醇酯引入量为45%,总单体转化率也可达97%以上,实现了(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在常规乳液聚合下可与其他单体进行理想共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歧化松香对丙烯酸异辛酯、醋酸乙烯酯等单体的共聚乳液体系进行改性,制备核壳共聚乳液。首先考察了乳化剂的用量及其配比、单体的加料速度等对预乳液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引发剂以及歧化松香对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SDS/OP-10)的用量3%-4%;SDS/OP-10的质量比为1:3;引发剂的用量0.4%;歧化松香用量为6%时,获得了综合性能优良的标签用压敏胶,尤其是初粘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含羟基叔氟微乳液的合成及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清漆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叔碳酸乙烯酯、丙烯酸六氟丁酯、含羟基单体、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等为原料制备了新型含羟基叔氟共聚物乳液。考察了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乳化剂配比、引发剂用量、有机氟单体等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并对制备的乳液进行了红外、机械稳定性等的表征,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利用该新型乳液和水性固化剂,制备了常温固化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并进行了测试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