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杨俊 《兵工自动化》2013,32(9):17-18
针对潜艇进行双雷发射时相邻两声自导鱼雷发生互导现象的问题,对潜艇的声自导鱼雷双雷齐射进行研究。基于声自导鱼雷互导产生的原理,建立了避免互导的数学模型,并以某型声自导鱼雷为例,通过2种不同速率、不同射距条件下散角随发射敌舷角的变化曲线,推导出按扇面齐射的最优散角。分析结果对于部队进一步使用双雷齐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战效能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当前潜艇部队训练的需要,针对尾流自导鱼雷齐射训练中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以鱼雷散布为基础,分别对齐射时鱼雷进入尾流前发生碰撞,鱼雷过目标舰时与目标舰发生擦碰以及双雷齐射时两雷进入目标尾流后双雷碰撞的3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两雷齐射时,设定1条雷的”操雷航程”,以避免两雷交叉,对两雷设定不同”海况”,使两雷航行在不同深度以及两雷反方向发射等避免碰撞的修正方法。该方法易于操作,可为尾流自导鱼雷安全训练提供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3.
朱清浩  宋汝刚 《鱼雷技术》2012,20(3):215-219
针对潜艇未来海战中鱼雷攻击隐蔽发射的战术需要,在分析美国现役或即将服役各型潜射鱼雷发射装置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鱼雷发射装置不同发射方式的含义、战术使用特点和时机,总结出设置不同发射方式的目的,并进一步给出了一些对潜射鱼雷发射装置发展和战术使用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高继和 《鱼雷》1998,(4):26-35
线导鱼雷是一种先进的智能型鱼雷。它主要装备潜艇及水面舰艇,也可由海岸发射台发射。在发射线导鱼雷的过程中,对发射舰、艇的机动有一定的限制,以确保发射舰、艇自身以及鱼雷武器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着重对水面舰艇发射线导鱼雷在鱼雷入水以后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确定危险区域的方法,从而为艇上放线装置金属软管长度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直航雷齐射命中间隔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佩伦  刘勇  陈志鹏 《鱼雷技术》2010,18(4):308-311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直航鱼雷齐射命中原理,在潜艇鱼雷齐射攻击中鱼雷命中间隔是确保被攻击目标不从齐射鱼雷间"漏过"的重要射击参数,该文探讨了对直航雷齐射的鱼雷命中间隔计算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研究了各种情况下鱼雷命中间隔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其性质,得出了命中间隔与提前角正切成比例等结论。另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雷按逆序发射时,如果目标长度不大,而目标速度较高,且鱼雷出管时间间隔较长,则有可能变成实质上的一种顺序发射。此外,还通过使用MATLAB 6.5绘制数学工具绘制方程曲线的办法来直观地展示鱼雷命中间隔计算公式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蒋涛  芮力 《鱼雷技术》2013,(6):464-468
针对反潜鱼雷如何有效打击机动潜艇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反潜鱼雷移出点射击法,即鱼雷发射至假想点时,该点相对预期命中点移出了一定的距离与角度。通过建立有利提前角解算模型、鱼雷运动模型与潜艇机动模型,给出了移出距离与移出角度解算方法,进而仿真计算出各种不同战场态势下的最优移出距离与移出角度,从而为部队在反潜鱼雷作战使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鱼雷都是潜艇最主要的武器。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最初的鱼雷是布置在潜艇的艇壳外面,在那时的潜艇上你会看到在外面固定着几个用钢条“编织”成的圆筒,感觉上有点像现在超市里放水果的那种网兜,不过里面不是用来搁柚子的,而是拿来装鱼雷的,比较正规的称呼应该叫做“栅状管”。在发射时,只要解脱鱼雷限制器,打开扳机启动发动机,鱼雷就会自行驶离栅状管。之后,随着潜艇潜深和续航力的不断增加,鱼雷的结构也变得越来越精密,再把它置于艇外很难保证鱼雷的可靠性,至此鱼雷及其发射装置就在艇内安了家。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电动力鱼雷动力电池采用管外激活发射时,发射参数对弹道的影响,建立了鱼雷纵平面运动模塑,并针对管外激活情形对初始条件进行设定,利用Simulink编程,对横舵管制舵角、动力电池激活时间和鱼雷出管速度取不同值时的弹道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以上3个参数对鱼雷弹道都有影响,由小深度向大深度发射鱼雷时,横舵管制舵角应设为正值,由大深度向小深度发射鱼雷时,横舵管制舵角应设为负值,并尽量缩短动力电池激活时间,提高鱼雷出管速度,电动力鱼雷管外激活发射可获得较好的弹道.  相似文献   

9.
乔汝椿 《鱼雷技术》1999,7(1):33-35
轻型舰载鱼雷发射装置发射鱼雷过程中,鱼雷在管内运动参数的变化是一个大漏泄量的内弹道设计问题。本文研究分析了漏泄空气量的定义,建立了漏泄空气量的数学模型。在发射鱼雷内弹道设计中,首交按照异型等截面,变长度的摩擦管流计算流量系数,结合某型鱼雷发射装置,计算了发射鱼雷过程中的泄漏空气能量,为发射装置的能量储备和内弹道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信息动态     
《鱼雷技术》2004,12(3):52-52
世界常规潜艇最新排序据英《简氏战舰年鉴》最新公布的世界优质常规潜艇排序。(1)德国 U214型潜艇(采用 AIP 技术,模块化,高智能化,可发射潜射导弹和鱼雷)。(2)俄罗斯“阿穆尔”1650型潜艇(采用AIP 技术,噪声低,可发射潜舰导弹和鱼雷)。(3)日本“亲潮”级潜艇(表面敷有消声瓦,采用 AIP 技术,可发射“鱼叉”导弹和鱼雷)。(4)以色列“海豚”级潜艇(与德国共同设计,有良好的流线型艇体,有强大的攻击力,可发射潜艇导弹和鱼雷)。(5)俄罗斯“基洛”级潜艇。(6)法国“阿戈斯塔”级潜艇。(7)  相似文献   

11.
赵鉴 《鱼雷技术》2002,10(2):43-45
概述了子母鱼雷这一新型鱼雷的设计基本依据的特点,论述了该鱼雷的作战使命与设计方案,叙述了发展子母鱼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采用逐条验收方法进行鱼雷验收的利与弊,提出了改进现行鱼雷验收方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采用抽样检验的鱼雷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同时,对如何实施抽样检验的方法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现代鱼雷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国装备和在研中的各型鱼雷,概括了高科技背景下鱼雷武器发展的几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从设计创新观点出发,介绍了国外近些年来出现的超空泡高速鱼雷和水下无人航行器等一些新概念鱼雷武器系统,并展望了未来水中兵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高科技背景下的鱼雷武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代鱼雷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国装备和在研中的各型鱼雷,概括了高科技背景下鱼雷武器发展的几大趋势。  相似文献   

16.
声纳丢失目标时线导鱼雷的导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纳在跟踪目标时失去目标的接触是一种并不罕见的现象,在线导鱼雷导引过程中尤其是如此,在为鱼雷本身的辐射噪声就是声纳工作的一个干扰源,针对这一实际问题研究了一种鱼雷导引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导引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吕汝信 《鱼雷技术》2003,11(4):9-12
介绍了鱼雷雷位指示的发展概况,分析了雷位指示技术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潜射鱼雷及其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鱼雷武器的战术特点及其在潜艇作战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在潜射鱼雷武器装备发展相关环节上应着重顾及、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潜艇作战样式对鱼雷的要求、作战环境条件对潜射鱼雷的要求以及潜射鱼雷的体制需求。  相似文献   

19.
刘海军  高新 《兵工学报》1996,17(4):370-373
从鱼雷系统性能对鱼雷构型的要求出发,考虑鱼雷的战技要求,给出鱼雷头部外形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国外鱼雷技术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崔绪生 《鱼雷技术》2003,11(1):6-11
归纳了近年来世界鱼雷技术进展,供鱼雷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