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水土保持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的主要根源在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因此水土保持的首要任务是预防。预的主要措施有(1)改革现行土地政策,调整政府目标(2)调整产业政策,减少土地开垦;(3)实行土地封禁,恢复草木植被;  相似文献   

2.
电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水土流失预测、土石方平衡、防治责任范围、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水土保持监测和效益分析等方面对电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1引言1996年7月浙江省《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颁布,宁波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的部署和有关规范要求,在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及“三同时”落实方面加大监管力度,全市先后有8家市、县级水利设计单位取得水土保持方案编报乙、丙级资格,有35名技术人员经过培训取得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上岗证书,设计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报告质量不断提高,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至2001年底,在由市水利局审批的、市级以上立项的建设项…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文成县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率虽然逐年提高,但开发建设单位对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认识不够,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把关不严,方案编制普遍存在设计深度不够、土石方平衡计算错误、水土流失预测方法不合理、预测成果不准确、重点不突出、防治措施操作性差等问题,现从实践和技术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论述了大型地下厂房施工中的施工准备、开挖分层及开挖方法及支护有关技术问题,并对相关施工方法、程序进行了总结,开挖支护变形和锚喷支护压力变化进行实际观测分析,对指导今后的施工很有意义;对大断面导流隧洞洞口渐变段开挖支护施工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报刊、杂志有关媒体以及人们在技术交流中,常常提起“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一些问题。然而,水利工程老化的确切定义是什么?目前,在有关书籍中很难查到。时至今日,就连我国最权威的辞书《辞海》中尚无“水利工程老化”这一辞条!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人们对“水利工程老化定义”有个明晰、透彻的理解,看来有点苛求了。但是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水利事业提出的要求,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水利工程老化问题,不但必要,而且急需。 下面笔者谈谈水利工程老化的主要特征、严重性以及对其定义的认…  相似文献   

7.
介绍灌浆含义、灌浆修正设计、帷幕灌浆范围、坝基表层灌浆,坝基深部灌浆、灌浆压力使用、涌水孔灌浆、串浆孔灌浆、岩层大裂隙灌浆、高喷灌浆、GIN法灌浆等。  相似文献   

8.
张文倬 《四川水利》2004,26(6):8-12
本文依据土石坝设计和施工实践资料,定性比较了土石坝与混凝土坝、心墙与斜墙,并对土石坝的泄洪问题、防渗体风化料、坝体变形、水力劈裂及塑性防渗体与混凝土防渗墙连接等问题,提出粗浅意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9.
张文倬  陈世全 《水电站设计》2011,27(2):96-101,105
对灌浆含义、灌浆修正设计、帷幕灌浆范围、坝基表层灌浆、坝基深部灌浆、灌浆压力使用、涌水孔灌浆、串浆孔灌浆、岩层大裂隙灌浆、高喷灌浆、GIN法灌浆等问题刍议,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
浅议城市水土保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现象亦越来越普遍和严重,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是今后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城市水土流失特点、成因及造成的危害,对城市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内容,介绍了杭州市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机制、管理机构,分析了杭州市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问题的成因,结合杭州的实际,对杭州市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提出了技术上和行政措施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姚赫  陈敏 《人民长江》2009,40(1):92-93
基于长输管道工程水土流失特点,从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的角度出发,对目前长输管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长输管道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范围的确定、施工方式和施工时序的优化、线路的选择、水土保持工程与水工保护工程的界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水电站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遇到的重点不突出、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从实践和技术的角度,对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编制中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生态修复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在综合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包括生态修复的潜力及驱动因子,不同尺度生态修复的布局,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及标准,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环境效应等。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是指人们对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其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生产,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我国人口多、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实现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必要条件;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防洪减灾作用,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加大水保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水保意识,是实现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深化改革,加大治理开发力度,积极发展水保经济是水土保持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7.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态自然修复的概念生态自然修复广义概念是指生态系统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通过自身调节能力逐步恢复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由恶性循环转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狭义概念是指对疏林地、残林地与具有一定数量的伐根萌芽、具有根蘖更新能力和天然植被条件下的地区,实行不同形式的封禁,借助植被的天然更新能力并辅以抚育管护措施,逐渐恢复植被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湖州市洪涝治理若干问题浅议曹文清,龚丁(湖州市水利农机局防汛办)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南依天目山区,北濒太湖。地貌大体是“四山一水五分田”,地理环境复杂,是太湖流域的集中暴雨区和洪涝多灾区、重灾区。建国以来,我市已发生较大范围洪涝19次,平均每2.5...  相似文献   

20.
张梅 《山东水利》2009,(5):18-19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态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态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文明”.“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这一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如何适应科学发展观与节约资源的要求,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