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广西平乐以层控接触热变质作用为主,并伴随有接触交代作用的叠加所形成的硅灰石中黑色碳质物的物相及存在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硅灰石中的碳质物为石墨,并分别与多种矿物紧伴生。伴生情况有:(1)与硅灰石,方解石紧密伴生;(2)与石英,方解石紧密伴生;(3)与方解石紧密伴生;(4)呈尘埃状或星点状包裹于硅灰石矿物颗粒中;(5)以浸染方式存在于硅灰石矿物颗粒中。欲将碳质物从硅灰石矿物中解离出来,至少要将矿石粉碎到0.043mm以下。另外,还发现硅灰石中的碳质物严重降低硅灰石粉的白度。  相似文献   

2.
太原群灰岩中的燧石结核或条带是在成岩作用阶段经硅质交代成因的。其成岩作用标志如下:1.结核的形态复杂多样;2.燧石结核层具三维空间网络;3.燧石条带顶底界面与上,下灰岩呈缝合接触;4.燧石结核中含灰岩斑块:5.沿灰岩再作用面和裂隙分布;6.显微镜下可见方角石残留结构和硅化的白云石菱形假晶:7.结核中有被交代的痕迹化石 Zooophycos 和 burrow:8.燧石中含大量硅化的钙质生物化石,保留被交代的生物壳质结构;9.含硅质鲕粒;10.燧石结核在剖面土受一定层位控制按照 F.J.Pettij John 的观点,这种燧石属充拉通型燧石。由于滨海平原上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的化学分解,SiO_2质点吸附在粘土质点和碳酸盐质点之上,被流水搬运进沉积盆地。均匀地分布于碳酸盐沉积物中。在成岩作用阶段。在压实作用下,灰岩上覆及下伏碎屑沉积物中的含 Si质溶液沿灰岩孔隙流入,与灰岩中碱性孔隙水混合。降低 PH 值,促进 Si 质溶解然后,“离子”向某些沉淀中心迁移,并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燧石结核或条带。  相似文献   

3.
贵州普安铅厂泥盆纪主要发育中晚泥盆世的地层。区内出露有硅质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以碳酸盐沉积占主导地位。地层总厚1056米,由碳酸盐角砾岩、泥灰岩、灰泥岩、砂屑生物屑泥粒岩和粒泥岩、礁灰岩、含石英粉砂质泥岩、硅质泥岩和硅质岩等组成,碳酸盐岩共占83%左右。剖面上微体生物竹节石类发育,硅质放射虫和硅质海绵骨针依稀可见。区内各地重力流沉积屡见不鲜,计有碎屑流沉积、高密度浊流沉积和少量颗粒流沉积。罐二段发育深水丘状生物礁。 铅厂中晚泥盆世以深水沉积为主,包括盆地相、盆地边缘相和下斜坡环境。  相似文献   

4.
用激电测深法探测白钨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激发极化法测深中的视电阻率ρs和视幅频率Fs,确定灰岩和花岗岩的接触带部位探测其中白钨矿的赋存状况,实践结果表明,利用地表风化层,灰岩,接触带充填物和花岗岩等与ρs曲线类型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从而通过电测深中ρs曲线可以了解测区内地下风化层,灰岩,接触带充填物和花岗岩的电性结构;利用ρs等值线断面图中的ρs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判断剖面内灰岩,接触带及花岗岩的存在部位及产状;根据Fs等值线断面图中Fs等值线的梯度变化和Fs等值线的的形态可圈定白钨矿体的赋存空间。  相似文献   

5.
作者近几年在登封、荥巩地区的研究项目中,首次在太原组 L_7灰岩的燧石层,之上硅质泥岩或生屑灰岩,山西组香炭段二_5煤底板泥岩的硅质泥岩夹层三个层位发现了海绵岩及其生物组合,这无疑对 C~P 纪地层划分及沉积环境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热接触变质的产物,角岩在石墨、硅灰石、红柱石等变质成因非金属矿床和各种金属矿床以及油气矿藏均可见,但对其调查研究成果并不多。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在南岭、冈底斯等重要成矿带地质找矿的实践,通过对与矿产资源有关的角岩广义概念的界定,概述了与角岩有关的各主要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如石墨、硅灰石、红柱石等变质成因非金属矿床,钨、钼、铁、铜、铀、金、铅锌、锡、银和稀有金属矿床以及油气矿藏;举例阐述了近年来角岩发育矿区深部找矿中的新突破,如江西淘锡坑钨矿,广西大厂铜坑至拉么一带的锡多金属矿床,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云南老厂银铅锌矿、羊拉铜矿、雪鸡坪铜矿等矿区;讨论了角岩型矿床成矿预测的准则。结果表明:矿区和矿田大比例尺深部预测时应注意岩石组合、干湿关系、封闭与开放体系、岩石物性和分带性、原岩岩性及其空间配置关系;区域性中、小比例尺成矿评价时应注意角岩的空间分布、岩石学特征与矿产资源的专属性关系等;利用角岩预测隐伏岩体的应用前景广泛,在深部找矿中具有现实意义。建议加强角岩与成矿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以往地质填图工作中发现的“角岩化带”可重新评价其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熔融晶化法制备硅灰石及其粉碎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为主要原料,以碳酸钠、氧化硼和氟化钙为助熔剂,采用熔融晶化法制备了硅灰石。研究了不同粉碎工艺条件对制备针状硅灰石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融晶化法合成的硅灰石其主晶相为-βCaSiO3。对比两种粉碎方式得出,气流粉碎比介质磨粉碎更有利于保护硅灰石针状晶型,获得的硅灰石粉末的长径比比较大,平均长径比为6.89∶1。  相似文献   

8.
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为主要原料,以碳酸钠、氧化硼和氟化钙为助熔剂,采用熔融晶化法制备了硅灰石。研究了不同粉碎工艺条件对制备针状硅灰石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融晶化法合成的硅灰石其主晶相为β-CaSiO3。对比两种粉碎方式得出,气流粉碎比介质磨粉碎更有利于保护硅灰石针状晶型,获得的硅灰石粉末的长径比比较大,平均长径比为6.89:1。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9层灰岩中的显微观察和描述以及化石组分和岩性特征的分析,将太原组碳酸盐岩划分为15种微相类型进行系统分析,之后总结出焦作太原组碳酸盐岩微相演化特征.从太原组灰岩段中碳酸盐岩微相类型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该组灰岩段经历了从正常天气浪基面之上的近岸浅海相带(局限台地相)变为正常天气浪基面之下的远岸浅海相带(开阔台地相),再变到近岸浅海相带,最后变为海湾-潟湖相带的发展过程;显示太原组形成时期最大海侵的层位在L4上部和L8中部,沉积底层处于还原或弱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0.
柏林坪石墨矿床是川北米仓山南缘石墨矿带新发现的晶质石墨矿床, 该矿床主要赋存在晋宁澄江期岩浆岩体接触外带中的中-上元古界火地垭群麻窝子组中,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于硅质板岩、 大理岩中; 矿石平均固定碳含量5. 81%, 石墨多呈鳞片状, 多数片径大于1 μm。对该矿床矿石和围岩的主量、 微量元素及C-O 同位素研究表明: 石墨矿石和大理岩的稀土总量较低, 在(45. 03~79. 28)×10-6,其与太古宙后澳大利亚平均页岩(PAAS)具有一致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 大理岩的δ13CPDB 值为+3. 1‰~+3. 9‰, δ18OV-SMOW 在17. 17‰~19. 53‰, 指示成矿原岩为近海的含陆源碎屑的碳酸盐岩; 矿石的有机碳δ13CPDB 值为-5. 2 ‰~-5. 6 ‰, 显示碳质来源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 可能混染了其他碳源; 石墨方解石同位素温度计显示其形成温度在420~456 ℃。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型, 海相碳酸盐环境是该类型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 区域变质作用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含矿硅质岩产于具有拉张性质的秦岭古生代陆间裂谷系之中,位于碳酸盐岩相与浅变质碎屑岩相的转换部位,受地层层位控制,硅质岩层就是含矿层。硅质岩可划分为角砾状硅质岩、块状硅质岩、条纹-条带状硅质岩及后期改造成因脉石英岩等类型,硅质岩及铅锌矿石的稀土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稀土总量偏低,δEu和δCe表现为弱亏损。硅质岩及铅锌矿石同为海底喷流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12.
广西平桂地区隐伏花岗岩可分为三类:出露岩体边缘隐伏花岗岩,出露岩体外围全隐伏花岗岩,出露岩体内部隐伏的晚期侵入花岗岩。根据本区岩浆侵位、控岩构造、接触变质、岩(矿)脉、物化探异常、遥感影象等特征,提出5个隐伏花岗岩预测区。在预测区公婆山—骆驼山地段开展壤中电导率及吸附汞测量找矿评价,钻探结果发现了隐伏锡矿。  相似文献   

13.
东川铜矿两类矿体的碳酸盐围岩和脉石的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层状、似层状产出的主矿体形成于沉积-改造-变质作用过程;脉状、囊状等矿体的形成与构造变形、基性及碱性火成活动所产生的热液矿化作用有关,是对Ⅰ类矿体的改造和迭加。故东川铜矿是典型的复合成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4.
无烟煤中红柱石是煤中粘土质矿物经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从红柱石的结晶程度分析,这种无烟煤是一种低级热接触变质岩。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wollas-tonite from quartz by using Na-oleate as a collector and metallic ion as anactivator. The reasons why wollastonite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from quartzusing Na-oleate as a collector have been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quartzdoes not float well in a mixture of wollastonite and quartz because of thesolution chemistry effect in a wollastonite suspension. The compositions ofthe wollastonite suspensions have been studied,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two minerals have been determined to explain the solution chemistry effectson the flotation of the respective minerals.  相似文献   

16.
对聚乳酸/硅灰石这种新型的生物医用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采用溶剂共沉淀法制备含不同质量分数硅灰石(5%,10%,20%和30%)的复合物材料并模压成型,测定其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结果表明,在聚乳酸基体中加入硅灰石,其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仅当硅灰石质量分数为10%时,拉伸强度略高于纯聚乳酸材料.选取含硅灰石10%的复合材料放入37.5°C恒温模拟体液中浸泡1,2,4,6,8,11,14,17,20,24及28周,考察其体外降解性能,包括质量损失、体系pH值变化及力学强度的变化.在降解过程中,聚乳酸/硅灰石复合材料降解速度较慢,并且保持相对较好的力学性能,适于应用在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东沟坝地区位于陕南“勉略阳三角地带”北缘。出露地层为中上元古界碧口群上部的一套浅变质中酸性海相火山岩系。主要共生矿物组合有绿纤石+绿泥石+阳起石+绿帘石+钠长石(士绢云母);钠长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绢云母。变质相达到绿纤石-阳起石相至低温绿片岩相。变质作用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高峰变质期与韧性剪切变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 parage-netic minerals of skarn-type wollastonite ore and its principleof gravitation separation for purifcation. Through the sepa-ration experiment of concentrating table on the wollastoniteore from Xiaojipu Wollastonite Mine of Hubei province, theproduct has reached the reguirement of wollastonite powderused as the ceramic raw mater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