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崇明岛水系改造对水资源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也是上海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崇明岛生态型水系改造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综合调控能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岛淡水资源保证率,减轻咸潮入侵威胁,改善岛内河网水质,为建设崇明生态岛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通信技术(ICT)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时代的城市具有新的发展特征,智慧技术被认为是城市未来规划的重要手段和对象,在智慧技术支撑下的可持续生态城市系统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崇明岛作为未来生态城市发展的示范地区,即将面临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其智慧生态发展的规划与建构,对未来城市智慧化和生态化导向的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建设的新理念,作为一项系统的城市建设工程,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的特征。海绵城市建设对于提升我国城镇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以及促进新时期城镇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海绵城市对水资源充分利用,可推动城市排水工程建设,进展,并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基于此,本文对海绵城市如何利用水资源的实践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从长远发展来看,中水回用作为一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措施,将有力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加速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水回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道路暴雨径流是区域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是导致水环境恶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综述植草沟在市政道路暴雨径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重点结合崇明岛的降雨特点、水文地质条件,系统评价植草沟对道路暴雨径流污染控制的适宜性,提出土壤渗透性低是崇明道路植草沟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针对崇明岛道路径流污染特点,提出了植草沟设计要点,明确设计相关参数,并以崇明岛北沿公路为应用示范,对植草沟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可为崇明生态岛的低影响开发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旧建筑再生水利用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对城市节能节水、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关键作用.旧建筑是城市中能源消耗主体单位,因其配套设置落后、管理落后,造成水资源浪费问题.所以,我国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城市旧建筑再生水利用政策,要求完成旧建筑基础设施改造,实现建筑内部水资源再利用,从而实现城市水资源合理使用,为生态城市建设打...  相似文献   

7.
《中州建设》2012,(1):61-61
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把生态建设,特别是水生态建设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坚持“人水相亲、自然和谐”的水生态安全理念,以水生态安全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与促进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关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水资源、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如下:  相似文献   

8.
《生态中国:海绵城市设计》一书对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地区水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对当前城市地区地下管网系统的优化和雨水的处理进行深入探讨.本书从生态环境视域下对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和地下管网设计进行了研究,书中收录了大量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了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实现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同时就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理论、技术、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讲解,对各类雨水管理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融人方式进行了诠释,从城市水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方法,对当代城市化建设、城市地下管网系统优化、城市水资源管理和城市景观设计均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发展,水资源匮乏、水环境破坏、滨水空间局促、水文化缺失等一系列问题越发严峻。基于此,介绍了城市生态护岸的特点,并根据城市生态护岸功能需求,从河滨动植物生态系统、水资源循环净化系统、景观空间人文系统等方面分析了城市生态护岸系统,从而保证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栋 《山西建筑》2010,36(32):20-21
通过介绍低碳城市的相关理论内容,以上海崇明岛的建设为例,具体分析了崇明岛生态城建设过程中如何应用自身的有利资源,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布局优化、城市结构调整、绿地系统整合等方法实现城市低碳发展,并对未来城市的低碳建设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水土林"为核心内容的崇明自然生态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开始步入重点建设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的新阶段,而产业生态更是自然生态、人居生态的重要经济支撑。在借鉴日本绿色产业建设经验、分析崇明岛生态产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新能源产业、生态房地产业、创意产业为主的崇明生态产业体系,提出了加快生态技术研发、关注生态技术产业化、设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特区等建议,旨在为提升崇明核心竞争力服务。  相似文献   

12.
崇明东滩农业园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明  陈易 《住宅科技》2010,30(9):9-12
崇明岛位于长江口的农业岛,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如何保持其原有的生态风貌,对中国整个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文章以崇明东滩农业园内的低碳建筑评价导则为研究对象,探索崇明低碳建筑的评价体系,在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后期使用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崇明农村地区的房屋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彭奕华 《规划师》2012,28(Z1):15-19
生态社区是崇明岛陈家镇近期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层面的思考与实践是项目推动的主要动力。崇明岛国际实验生态社区规划设计在重点区块的功能结构、空间形态、土地利用等方面遵守上位规划所制定的标准基础上,根据功能复合理念,整合空间体系,分类和控制生态型道路交通体系,打造具备生态功能的社区界面,营造滨水空间,并依照"吻合、优化、调整"三个不同程度的措施来控制整个社区的空间风貌,形成了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生态社区。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中国湿地网的一项报告指出.专家们通过调查发现,东滩经过多次围垦后.在东滩栖息的鸟类数量不断减少。保护鸟类,首先要分析对鸟类有影响的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这种变化对鸟类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可以帮助分析如何来区划鸟类自然保护区以及这种区划方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生物净化槽/强化生态浮床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地制宜地研发适合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新技术与新工艺是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的关键所在.采用生物净化槽/强化生态浮床(BPT-EEFR)组合工艺处理崇明岛的农村生活污水,生物净化槽(BPT)可以有效地对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强化生态浮床(EEFR)则进一步去除了氮和磷.在稳定运行的状况下,BPT-EEFR组合工艺的平均出水COD<45 mg/L、NH+4-N<5.0 mg/L、TP<0.75 mg/L、SS<20 mg/L,其对COD、NH+4-N、TN、TP及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3%、83.1%、50.2%、79.4%和88.1%,其中BPT对去除COD、NH+4-N、TN、TP及SS的贡献率分别为78%、25%、37%、53%及35%,EEFR的则为22%、75%、63%、47%及65%.同时,BPT-EEFR组合工艺还具有占地少、造价低、易于维护管理等优点,比较适合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张德顺 《中国园林》2007,23(3):49-52
根据上海园林绿化发展现状和现有体系构成分析,提出适合上海园林绿化持续发展的研究目标和方向。从植物群落配置、土壤修复与循环经济、园林植物引种驯化、世博会、临港新城和崇明岛建设等重大工程配套技术、植物保护和生态安全等领域加强系统研究规划。从构筑园林绿化研究的科技平台、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激励机制、申请立项园林绿化体系研究的支柱课题等方面提出实现规划的具体措施。从而为深入研究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系统体系和探索绿地空间的和谐健康,逐步提升园林城市的科技内涵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前自然界中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缺乏,城市缺水会严重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框架,以北方某新区为例,构建生态、低碳的城市水系统,通过"渗、蓄、截、回"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实现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