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用途乳化蜡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万林  史建公 《中外能源》2008,13(3):104-107
分析了影响乳化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如乳化剂的种类及其用量、乳化温度、搅拌速度、乳化时间等。开发了一种石蜡乳化的复合乳化剂。采用开发的复合乳化剂,研究了石蜡乳化的工艺条件,即复合乳化剂用量为石蜡用量的25%-30%,乳化温度80%,搅拌速度800r/min,乳化时间30min。按此条件制得的乳化蜡,外观为白色黏稠状液体,pH值为7,%(分层后乳化蜡的体积)VT(整个溶液体积)值为100%,稳定性好,分散性为一级,蜡含量在10%~20%:放置3个月无分层、无沉淀:任意稀释.稀释后30h不分层.  相似文献   

2.
含聚油泥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泥是石油开采中伴随着油水一起从地层带出的,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油泥的累积量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油田开发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我国每年得到的含油污泥总量很大,按其来源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油田开采,特别是油井采油生产和井下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比较典型的有落地油泥和钻井泥;油气储运过程产生的含油污泥;炼厂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一般称为"炼油厂三泥"。所谓含聚油泥,顾名思义,就是含有大量聚合物和原油的污泥。海上注聚油田开发过程中,含聚油泥随采出液系统排出量逐渐增大,影响到流程的正常运行。含聚油泥一般含油约30%~50%,成分复杂,黏度更大,乳化程度更高,固相难以彻底沉降,处理起来更加困难。处理含聚油泥的工艺技术主要有调质-机械分离处理技术、高温处理技术、萃取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以及电处理技术等。对各种技术原理、特点及适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含聚油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制备一种聚合氯化铁-壳聚糖(PFC-CTS)新型复合絮凝剂,并采用三步污泥调理法强化污泥脱水效率.实验结果表明,m(PFC)∶m(CTS)=1 ∶2,PFC-CTS投加量为40mg/L时絮凝效果最佳,为污泥高效减量化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生化协同改性对市政污泥电渗透脱水的影响,该文以浓缩污泥为实验对象,通过鼠李糖脂生物调质联合聚合氯化铝(PAC)化学再絮凝实验测定污泥黏度、相对疏水性、胞外聚合物(EPS)以及水分分布等污泥性质,探究联合调理的作用机理,并检测泥饼最终含水率。实验结果表明,鼠李糖脂通过乳化作用使污泥松散附着胞外聚合物(LB-EPS)和紧密粘附胞外聚合物(TB-EPS)分散、增溶,改变菌胶团体系界面状态;PAC通过化学再絮凝作用使小颗粒重新集聚,改变形态水分分布,生化协同改性有效提升了电渗透脱水效能。最佳条件下,鼠李糖脂与PAC比例1∶1,投加量120 mg/g,表面附着水减少19.96%,水合态水减少4.36%,泥饼最终含水率58.55%。  相似文献   

5.
针对舟山三种含油污泥样品,研究了温度、剪切速率、含渣率等参数对含油污泥流变特性的影响。通过幂律本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现含油污泥在剪切速率增加时,剪切应力增加,粘度减小,含油污泥逐渐由假塑性流体向宾汉流体转变;温度越低,含油污泥的粘度越大且维持假塑性流体能力增强;含油污泥的含渣率越高,样品的非牛顿性越强,粘度值也越高。  相似文献   

6.
独山子石化公司对原有石化污泥处理工艺进行了离心脱水技术改造,对影响离心脱水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离心脱水法污泥处理量为8.4~12.8m^3/h,进离心机污泥含固率控制在1.43%~4.18%,离心机转速为3330r/min,差速为16~25r/min,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在3~8kg/t干泥,脱水后的泥饼含水率不大于85%,固相回收率不小于90%(平均)。改造后药剂节约费用为27.72万元/a,罐车拉运费用每年节约14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高温气化-熔融技术在有机危废安全处置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将含油污泥与煤粉掺混协同高温气化,有望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文中建立了基于四喷嘴逆流气流床气化炉的煤粉掺混含油污泥气化过程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含油污泥掺配比为20%时的原料气化特性、流动特性、温度及组分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气化炉内部存在高速旋流...  相似文献   

8.
正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影响油田环境一大难题。其中主要包括含油污水处理后的含油污泥、油田生产联合站原油储罐的清罐含油污泥及油田生产作业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其中含油苯系物、酚类、蒽等毒性物质,具有恶臭气味,同时含有一定量的原油,如直  相似文献   

9.
Yasuharu  崔静 《柴油机》1999,(2):29-32
为了准确估测船舶对大气的污染,本文研究了中速船用柴油机NOx和颗粒物的排放特性.文中描述了乳化燃油对排放的影响.使用燃料仓A情况时,增加乳化燃油中水的含量,NOx排放总是下降.当乳化燃油中加入50%体积的水时,NOx大约降低了25%.另一方面,PM(颗粒)排放在某一含水率时降到最小.当含有30%体积水时,PM大约减少了25%.对燃料仓C,在8%体积水时,NOx排放略有下降,而PM大约减少了8%.  相似文献   

10.
在搭建的固定床实验台上对CaO和Fe(NO3)3复合催化锦界煤焦-CO2常压等温气化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最佳质量添加比例为1%Ca、29/6Fe,且在最佳添加量下气化时间比原煤焦和单组分催化剂下的气化时间分别缩短了103rain和18rain,催化强度系数分别是原煤焦、单组分催化剂CaO和Fe(N03)3的5.71倍、1.65倍和2.04倍,气化温度降低了100K,气化温度降低程度介于单组分催化剂CaO和Fe(NO3)3之间;复合催化过程生成的部分Ca(NO3)2与CaO的活性不同,即Ca的催化强度与其前驱物的形式有一定关系;添加单组分催化剂的煤焦活化能与原煤焦的活化能基本相同,不同添加比例的复合催化剂的煤焦活化能增加的程度不同,且在最佳添加比例下增加程度最小,其值为1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