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双液分离工艺对—2μm褐铁矿与高岭石进行了分离研究,通过调整分选的物理、化学条件,使高岭石中的褐铁矿由1.02%(Fe_2O_3计,下同)降至0.05%以下,褐铁矿富集比达63以上,高岭石产率也在90%以上。通过测试、分析,对双液分离的机理提出了解释,为高铁高岭石精选工艺以及低品位褐铁矿等铁矿物的综合回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者利用多种测试手段,借助于DLVO理论的分析计算,对双液浮选中微细矿粒同中性油滴之间的作用机理作了详细的论述,揭示了徽细粒高岭石脱除褐铁矿等用双液浮选法可得到良好分选效果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张香亭  刘晨宏  郭东风 《煤炭学报》2000,25(Z1):186-192
高岭土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我国煤系高岭土资源丰富,但在高岭土精选除铁方面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导致高岭土产品质量档次低,普通土市场饱和,高档土尚需进口.为解决这一难题,在总结分析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深入研究矿物晶体结构及表面性质的基础上,分单矿物、人工混合矿样及实际矿样3个步骤分别做了不同参数的分选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双液浮选脱除煤系高岭土中铁的有效性,同时也给出了分选除铁的最佳分选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种测试手段,借助于DLVO理论的理论分析、计算,对双液分离中微细矿粒同中性油滴之间的作用机理作了详细的论述,揭示了-2μm高岭石脱除褐铁矿用双液分离法得到良好分选的本质,为微细粒物料的双液分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阴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褐铁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某褐铁矿性质相对较简单的特点,采用单一反浮选工艺选别褐铁矿。研究了脱泥、单一阳离子及阴阳离子联合等技术方案对反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添加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L脱泥、石灰活化含硅矿物、淀粉抑制铁矿物、油酸及十二胺联合使用的新工艺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分选指标。经脱泥和反浮选后,得到含铁品位为57.18%、铁回收率74.9%的褐铁矿精矿。  相似文献   

6.
前言用作工业矿物的高岭土,特别在造纸工业,必须粒度细、亮度高、杂质含量低和结晶形状好。然而大多数高岭土矿床含有各种杂质,严重影响了高岭土的质量。因此,除去高岭石中的这些杂质是必要的。由于高岭土和氧化铁矿的表面性质相近,因此分离这些矿物特别是微细高岭土和氧化铁矿是困难的,氧化铁矿物常常以细而复杂的形态和薄片与高岭土互相共生,这就使分选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很多工作者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Fuerstenau等人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我们开发了一种用于高岭上除铁的双液浮选技术并获得了一定的成…  相似文献   

7.
为拓展浮选尾煤的综合利用方式,实现浮选尾煤中有价矿物的高附加值利用,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浮选尾煤综合利用途径——从浮选尾煤中分选回收高岭土.结合高岭土分选方法、铁矿分选方法,提出了以炭颗粒为载体的炭与铁混合浮选和抑铁浮高岭土两种分选技术路径,以便与选煤厂洗选工艺相结合,优化高岭土制备流程.试验以唐山矿选煤厂浮选尾煤为研究...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除炭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一种新型的柱浮选除炭工艺,通过各种条件下的粉煤灰常规浮选与浮选柱浮选对比试验,表明双射流浮选柱浮选流程的分离除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浮选分选系统,更适于微细颗粒分选,具有入料适应性好、分选精度和产率高的特点。其分选效率和工艺成本均优于传统的浮选机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从高岭土中载体浮选明矾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自土耳其Balikesir-Sindirgi矿区SO3含量高的高岭土样品进行了明矾石载体浮选研究。对一些影响分离效果的参数进行了试验。对捕收剂用量、矿浆PH、载体矿物的粒度和用量,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矿浆温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分离条件下获得的最佳指标如下:高岭土精矿SO3含量1.03%,高岭土回收率57.95%。  相似文献   

10.
高岭土的浮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规浮选的主要限制回收细颗粒。但是,天然产状为细颗粒的高岭土的分选已有40多年的工业实践了,高岭土是制造白色颜料的有用矿物,高岭土的浮选目的是除去有颜色的矿物,提高它的白度。高岭土的选矿方法最初是载体浮选,以后又开发出无载体浮选工艺,高岭土浮选所用捕收剂主要是脂肪酸类,最近成功地用羟肟酸作捕收剂。本文的目的是叙述高岭土浮选的历史进展和所用的药剂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海水浮选体系中黏土矿对黄铁矿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高岭土含量条件下黄铁矿的浮选分离试验研究,并通过Zeta电位、矿浆泡沫层等测试分析机理。结果表明:低含量高岭土不影响黄铁矿海水浮选,但高含量高岭土抑制黄铁矿海水浮选。机理分析表明:微细粒高岭土泥化罩盖在黄铁矿表面或通过机械夹带进入泡沫中,降低黄铁矿回收率。DLVO理论计算表明:弱酸条件下,高岭土主要通过端面罩盖在黄铁矿表面,而弱碱条件下,主要通过机械夹带干扰黄铁矿浮选。研究结果揭示了海水浮选黄铁矿的不利条件,为实现海水高效浮选分离黄铁矿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拓展海水等高盐水在矿物浮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CF为捕收剂氧化铅锌矿浮选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谭欣  李长根 《有色金属》2002,54(4):86-94
以CF药剂为捕收剂,研究氧化铅锌矿物和含钙,镁,铁,硅脉石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结果表明,CF药剂可选择性捕收菱锌矿,白铅矿,而对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和褐铁矿作用较弱,六偏磷酸钠和硫酸锌盐化水玻璃选择性抑制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和褐铁矿,Pb(NO3)2是菱锌矿和白铅矿的有效活化剂。CF直接浮选和活化浮选,在自然pH值矿浆条件下都能较好地将菱锌矿,白铅矿与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和褐铁矿分离,活化浮选能有效地降低CF药剂的用量,人工混合矿物的浮选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飞灰残炭的浮选柱分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刚  陈昌和 《煤炭学报》2004,29(6):717-720
采用新型的浮选柱分选除炭技术,通过不同条件下的浮选柱分选试验,测试了浮选柱分选参数对飞灰残炭回收率的影响,即残炭回收率受充气流量和捕收剂(轻柴油)用量的显著影响.在最佳的浮选柱分选条件下,残炭脱除率可达71.02%.  相似文献   

14.
富含褐铁矿类型的银铅氧化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锡芦塘坝银铅氧化矿矿石含褐铁矿高达60.6%,氧化率大于90%,并含有较多的粘土矿物,属难选矿石。采用不脱泥浮选工艺,选用MeAO3矿泥调整剂,改变矿泥性质,改善矿浆的浮选条件,从而促进了矿物的分离。试验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褐铁矿含泥含水大及可选性差等特性,研究了采用磁选—反浮选工艺对脉石矿物和褐铁矿进行分离的可能性,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达56.73%和58.52%。  相似文献   

16.
以聚丙烯酸为絮凝剂的细粒黑钨矿絮团浮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酸为絮凝剂、油酸钠为捕收剂进行了细粒黑钨矿絮团浮选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聚丙烯酸对黑钨矿的絮凝能力随其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强,但中等分子量的聚丙烯酸表现了最好的絮团浮选效果。在pH6.8,PAA-51mg/L,油酸钠100mg/L的条件下进行了-20μm黑钨矿-石英混合矿的絮团浮选分离,获得了钨精矿品位68.48%WO_3.回收率91.31%的分选指标,显著优于常规浮选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信息苑     
信息苑新钢铁坑铁矿选矿新工艺分选难选褐铁矿取得新突破江西铁矿矿石是典型的难选褐铁矿。选厂生产20多年来,选别工艺流程虽经多次改造,但指标仍然偏低。目前采用强磁-正浮选流程,选矿回收率达65%左右,总精矿TFe50.6%,精矿含SiO2在14%以上,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内蒙某褐铁矿矿石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单一反浮选方案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原矿品位为41.85%的条件下,通过反浮选工艺流程试验可获得精矿产率48.69%,品位54.07%,回收率62.65%的良好分选指标。  相似文献   

19.
双液浮选法脱除高岭土的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双液浮选的方法,对微细粒高岭上除铁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在单矿物试验的基础上,成功地将人工合成的矿物进行了除铁分离工作,Fe_2O_3脱除率和高岭石不率分别达到98%、90%以上。采用活化的方法,可以实现良好的分选。实际矿石分选效果 Fe_2O_3脱除率可达70%以上。高岭石回收率可达75%。通过测试探讨了双液浮过程的机理,阐明了微细物料双液浮选优于常规泡沫浮选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磁种分离技术在煤系高岭土提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较详细介绍了磁种分离技术在煤系高岭土这一新领域的应用研究。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及用量、磁种种类及用量、矿浆pH等对脱除煤系高岭土中铁、钛杂质矿物的影响。结果得出,对于铁、钛杂质主要为无磁性或磁性很弱的矿物,如褐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钛铁矿、金红石等且呈微细粒嵌布的煤系高岭土,采用磁种(天然细磨磁铁矿或人造铁氧体)分离工艺,煤系高岭土中Fe2O3和TiO2的脱除率可达40%~50%,较单纯进行高梯度磁选提高30%~4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常规选矿方法较难实现的煤系高岭土的提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