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水力发电》2009,(3):83-83
2009年全球经济的衰退可能减少对能源需求,但从长期来看,国际能源署称,到2030年,由于世界人口增长到接近90亿,能源需求将增加一倍。这将给现有的能源供应造成巨大的压力。于是,各国纷纷开发新能源,并将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上。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2009年2月5日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能源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当前能源需求增长减缓.但不能因此停止能源项目建设。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看.中国能源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能源发展仍处于增长较快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情与水利现代化构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亚华  胡鞍钢 《中国水利》2011,(6):132-135,92
从中国国情分析视角指出,中国水利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明显快于预期,预计将在2030年成长为高收入国家,相应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水利应当在2030年或更早时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以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提前实现。建议中国水利现代化按"三步走"战略布局:第一步,新世纪之初的第一个10年是开篇阶段,为水利现代化奠定基础;第二步,从2011年到2020年是攻坚阶段,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第三步,2020年之后是收官阶段,到2030年或更早时间全国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通过构建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论证了战略构想的可行性。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及早实现将有力支撑中国的经济社会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电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中国的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GDP的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 8%以上, 2003年GDP已达 14 000亿美元,但人均GDP仅为 1 000美元.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必然的趋势.国民经济的增长必然伴随着对能源电力需求的增长. 2003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已达 3 91亿kW,年电量为 19 000亿kW·h,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仍然出现了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不足,拉闸限电频繁.由此可以预计的电力增长前景为: 2004年将突破 4亿kW, 2010年达到6亿kW, 2020年将达到 9 5亿kW以上,这是一个可观的增速.2 中国一次能源…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水力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达到6.61亿千瓦,技术可开发年发电量接近3万亿千瓦时。未来,西部地区的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将取得长足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时左右,2015~2020年间年均增长1300万千瓦时左右,发电量达到1.3万亿千瓦时左右;2020年后,水电装机容量年均可新增800~1000万千瓦,2030年总规模达到4.5亿千瓦,发电量约1.45万亿千瓦时;由于其余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发展,2030年水电装机占比和发电量占比较2014年均有小幅下降,分别为18.8%和16.9%。  相似文献   

6.
在借鉴单位GDP综合耗水量评判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未消耗水资源二次利用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对嵩明县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年(2012年)按可供水量,可承载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2020年可供新水量(不包含重复利用水量)能够支撑规划的经济发展规模,而2025年和2030年只有将部分未消耗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才能支撑规划的经济发展规模;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必须将部分未消耗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才能支撑规划人均GDP条件下的人口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7.
针对北京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该市2012-2030年的水资源供需进行了系统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2020年和2030年分别缺水10.95×10~8和8.44×108m~3,缺水率31.33%和20.75%;二次供需平衡情景下该矛盾得到较大改善,2020年和2030年分别富余水2.36×10~8和4.43×108m~3,但这种富余是追求资源、环境保护而忽视经济发展而获得的,对于北京市来说不太能接受;为了维持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北京市需要增强人们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才能保证水资源供需的长久平衡。  相似文献   

8.
如果一切顺利,以当前美元价值衡量,中国将于2021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若以实际值衡量,中国将更快超越美国)。中国的人均收入将达到低端高收入国家的现有水平。然而,尽管中国经济前进势头迅猛,未来10年却仍面临一些风险。最紧迫的风险是欧洲经济的持续停滞甚至衰退。过去10年,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长约三分之一来自出口增长,而出口的约三分之一是去了欧盟。如果欧洲的状况继续恶化,中国的增长也将被拉低。  相似文献   

9.
大柳树灌区宁夏分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及包含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11个因素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对大柳树灌区宁夏分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个水平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虽有一定的规模,仍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水资源对区内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保证,但综合评分值由现状年的0.597降至2020年、2030年的0.528及0.478,承载力逐步下降,有轻微转向恶化的可能。通过采用节水技术并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得到一定的缓解。  相似文献   

10.
重归史前?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目前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将达到每年120亿吨,到本世纪末将超过200亿吨。按这个速度来发展,到2100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聚集量将达到百万分之1100,整个地球的气候条件将逐步接近史前年代。  相似文献   

11.
据外媒报道,2012年一份名为《气候脆弱性监测》报告公开表明:现如今,气候变化每年已经夺去近40万人的生命,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也已经造成每年超过1.2万亿美金的损失,这相当于全球GDP的1.6%。同时,该报告预测:到2030年时,  相似文献   

12.
马莲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决策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莲河流域地形地貌特点、水资源分布状况及社会经济、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将流域概化为5个水资源分区,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速度,采用指标分析法进行2020年和2030年供需水量预测和平衡分析。对12个供需方案进行专家概率咨询,计算出期望供需水量和期望缺水率。最后利用决策树法进行风险分析,并对决策树法进行改进,将专家咨询概率法引入到决策树敏感性分析中,根据专家概率咨询结果对备选最优方案进行再次筛选,最终得到2020年、2030年的最优水资源供需分配方案。经敏感性分析后,得到2020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水利工程高速建设方案为最优决策方案,流域总需水量为6.45亿m3,供水量为6.00亿m3,缺水率为6.50%;2030年的最优方案为2030年社会经济低速发展、水利工程高速建设方案,流域总需水量为10.33亿m3,供水量为8.72亿m3,缺水率为15.62%。  相似文献   

13.
《海河水利》2005,(3):65-65
“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2020年,我国污染负荷将增加4到5倍,那时资源将难以维系,环境将不堪重负。”这是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在2日的“第二届中国跨越式发展国际环境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贝迩年会”上指出的。祝光耀说,由于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大,远远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水污染情况突出,城市空气污染严重。2004年对国内500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9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的标准,119个城市超过三级标准,50个城市的水环境功能区水质…  相似文献   

14.
在脱钩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ogarithmic?mean?Divisia?index,?LMDI)分解模型和系统动力学 (system?dynamics,?SD)模型,分别研究受水区 2000—2020 年用水量与经济脱钩的驱动因素和 2020—2030 年的变 化趋势。将用水量与经济脱钩状态变化分解为产业用水强度脱钩效应、产业结构脱钩效应和经济发展水平脱钩 效应。研究发现:产业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累积脱钩指数始终为负值,分别达到?12.59 和?3.43,是维持脱钩状态 的主要和次要影响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累积脱钩指数始终为正值,累积达到 19.11,是促进受水区用水量与经济 负脱钩的重要影响因素。预计在 2020—2030 年,受水区用水量与经济发展脱钩指数位于 0~1,处于弱脱钩阶段, 且有负脱钩发展趋势,其中产业用水强度的持续下降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受水区脱钩状态起着持续的稳固 作用,而经济发展的稳步上升显著促进受水区脱钩状态的负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马莲河流域地形地貌特点、水资源分布状况及社会经济、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将流域系统概化为5个水资源分区,并依据2020和203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利工程建设速度、分为12个方案,采用指标分析法对12个方案进行供、需水量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最大概率方案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水利工程低速建设方案,流域总需水量6.45亿m3,供水量4.67亿m3,缺水率27.56%。2030年的最优方案为2020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2030年社会经济低速发展,水利工程高速建设方案,流域总需水量10.33亿m3,供水量8.72亿m3,缺水率15.62%。按照供需平衡方案进行水资源分配,可促使流域综合缺水率逐年减少,促使流域的水资源能够更好地为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服务,从而提高流域的供水、用水水平,为流域生产、生活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16.
资讯平台     
行业动态国家电网公司分析近期电力供需形势6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分析预测了近期电力供需形势。国家电网公司提出:(1)用电量需求预测2005年,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05年GDP增长率为9%左右,低于上年的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15%~20%左右,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预计200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12%左右,达到24370亿kW·h,比2004年净增2600亿kW·h。电力需求增长速度仍继续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弹性系数约1.33。(2)最大负荷需求预测考虑到近年来全国多数地区出现了拉限电的情况,预计统…  相似文献   

17.
巴基斯坦第二大能源开采公司——巴基斯坦石油公司(PP)计划加大油气勘探力度,以满足国内能源需求。据悉,巴基斯坦国内的断电情况已影响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数字     
《中华建设》2010,(1):100-101
2018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建筑市场牛津大学日前发布的"2020年全球建筑市场展望"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至2020年,中国建筑业将增长130%。其中,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业总产值的19.1%。  相似文献   

19.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和景德镇市2003~2014年工业用水数据、经济指标,分析了景德镇市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景德镇市工业用水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增长,呈现出"N"型的变化趋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为了促进景德镇市工业用水与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政策干预并加强工业用水管理和节水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城镇化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2011年达到51.27%,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60%。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面临诸多难题:城市开发规模庞大、建设速度过快,带来了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以及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