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聚丙烯酸钠∕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张小红  崔笔江  崔英德 《精细化工》2003,20(10):584-588
以丙烯酸和高岭土为原料,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加入高岭土的聚丙烯酸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合成中反应温度、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高岭土添加量等影响树脂吸水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的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后处理容易,树脂的吸水率达到512 g/g,吸盐水率达到81 g/g,吸水速度比不加高岭土提高20%,保水能力提高15%,在250 ℃加热30 min仍能保持原吸水率的95%.用IR和TEM研究了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和结构,TEM显示高岭土的加入对树脂颗粒大小和形状有较大的影响,IR初步表明聚丙烯酸与高岭土产生了交联.  相似文献   

2.
以丙烯酸和高岭土为原料,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加入高岭土的聚丙烯酸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合成中反应温度、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高岭土添加量等影响树脂吸水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的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后处理容易,树脂的吸水率达到512g/g,吸盐水率达到81g/g,吸水速度比不加高岭土提高20%,保水能力提高15%,在250℃加热30min仍能保持原吸水率的95%。用IR和TEM研究了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和结构,TEM显示高岭土的加入对树脂颗粒大小和形状有较大的影响,IR初步表明聚丙烯酸与高岭土产生了交联。  相似文献   

3.
利用聚乙烯(PE)回收料和具有亲水性基团的丙烯酸(AA),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接枝共聚合成了环保型PE—AA吸水树脂。探讨了原料配比、NaOH溶液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种类及其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m(AA):m(PE)为8:1、AA用量32g、质量分数25%的NaOH溶液40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6mL、交联剂(环氧氯丙烷)2mL的条件下,制备的PE—AA吸水树脂的吸水率为455.3g/g。PE、聚丙烯、聚苯乙烯与AA接枝共聚所得吸水树脂中,PE—AA吸水树脂的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4.
羧甲基纤维素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经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讨论了反应时间、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CMC、AA、AMPS的量分别为1,8,3.5 g,引发剂量为0.15 g,交联剂量为0.02 g,AA中和度为80%,在50℃下反应2 h。所得产物吸水倍率为580 g/g,吸水速率为80 g/m in。  相似文献   

5.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交联剂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高吸水性树脂交联剂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的合成工艺。结果表明:在丙烯酸1 mol、n(聚乙二醇)∶n(丙烯酸)=1∶3、环己烷15 mL、甲苯5 mL、催化剂对甲苯磺酸0.018 mol、反应温度90℃和反应时间8 h等试验条件下,产物收率96.7%(x);用优化条件下合成的交联剂制备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倍率690.2、吸盐水107.5、吸人工尿51.1、吸水速率10.1 s。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淀粉、丙烯酸、膨润土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超强吸水树脂,并对产物进行性能测试。在得到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交联剂对此类超强吸水树脂性能、结构的影响,并优选较适合淀粉类超强吸水树脂的交联剂。以AlCl3为交联剂,且AlCl3用量为0.015%时,所得超强吸水树脂的吸去离子水量达到最高,为433.96 g/g,AlCl3用量为0.01%时,吸0.9%的NaCl溶液量达到最高,为73.76 g/g。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腈纶废料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过程,阐述了利用腈纶废料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原理。将废旧腈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中和、洗涤后,分别阐释了水质对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温度、时间对腈纶水解反应的影响,以及交联剂用量和种类对产物吸水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贾荣仙 《应用化工》2011,(10):1727-1728,1732
采用光引发的方式,将壳聚糖与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出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壳聚糖与丙烯酸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等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产品吸水倍率的大小顺序是:壳聚糖与丙烯酸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交联剂的用量,最佳用量依次分别为:8 g/g,65℃,2 h,0.3%,在此工艺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最高吸水率可达301.12;影响接枝率的大小顺序为:壳聚糖与丙烯酸的质量比、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最佳用量依次分别为:10 g/g,3 h,0.1%,75℃。  相似文献   

9.
李桦军  刘东辉  王平艳 《化学世界》2014,(4):197-200,204
马铃薯淀粉充分糊化后,以氧化-还原增效剂(CJ-1)为引发剂接枝丙烯酸(AA)单体制备高吸水性树脂。最大吸水率工艺参数为:引发剂0.75%(相对于AA的wt%)、交联剂0.25%(相对于AA的wt%)、中和度85%、马铃薯淀粉:AA(质量比,(g/g))=1∶4.5、反应温度60℃、交联温度120℃、交联时间3.0h。试样在蒸馏水条件下的吸水率为691.60g/g,5%NaCl水溶液条件下的吸水率为54.80g/g。热分析表明吸水树脂样品耐热性能较好,所吸水分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同时含有一定量的结合水和束缚水。SEM图像表明马铃薯淀粉接枝共聚反应完全,树脂微观结构为多孔、深皱褶结构,有利于各方向的吸水和放水。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3):508-510
研究以天然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淀粉为基体,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法接枝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制备了吸水性和耐盐性能良好的淀粉基高吸水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淀粉高吸水树脂进行了表征,并且考察了各因素(温度、投料比、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 h,淀粉∶AA∶AMPS为2∶8∶0.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0.6%,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的0.2%时,产物淀粉高吸水树脂在蒸馏水中吸水率达到了917 g/g,在0.9%生理盐水中吸盐水率为69.2 g/g,且吸水速率较快,重复使用3次基本不影响其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水葫芦纤维为原料,在乙醇、KOH碱性溶液中,以氯乙酸为醚化剂,制备了羧甲基化水葫芦纤维.并用FeCl3作交联剂,制得交联羧甲基化水葫芦纤维基吸水剂.通过FT-IR,SEM进行化学和表面结构表征、通过滴定法测定羧甲基纤维素的含量、通过称量法测定水葫芦基吸水剂在蒸馏水和典型的化肥液中的吸水率.考察了KOH、氯乙酸、交联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吸水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水葫芦基吸水剂对土壤的保水性能.结果表明:水葫芦纤维、氯乙酸及KOH的适宜质量比为1∶1.25∶1.05;在60 ℃醚化2.0 h,接着在22℃用0.45 %(wt)的FeCl3(相对羧甲基化水葫芦纤维)交联,所得交联羧甲基化水葫芦纤维基吸水剂在蒸馏水中的吸水率可达78 mL·g-1,在弱电解质(尿素)溶液中的吸水率略有下降、而在强电解质(氯化钾和碳酸铵)溶液中的吸水率明显下降;含5%交联羧甲基化水葫芦纤维基吸水剂的泥土,其保水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P(AA/AM/APEG)/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为单体,再引入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P(AA/AM/APEG)/纳米二氧化硅有机/无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加量、引发剂加量、纳米二氧化硅加量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最佳条件加入纳米二氧化硅能提高树脂的吸水性能,粒径在80~120目时,复合树脂吸水倍率达到1 865 g/g,P(AA/AM/APEG)树脂吸水倍率为1 681g/g;温度在20~60℃时,复合吸水树脂吸水倍率变化幅度不大;pH在6~8时,其吸水性能最好,吸水倍率为1 865~1 444 g/g;此外,复合树脂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树脂常温下保存15 d,其保水率达到83.2%。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纳米二氧化硅成功接枝到聚合物上并形成海绵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丙烯酸类共聚物超吸水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作原料,以氢氧化铝为交联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共聚物。讨论了其在蒸馏水和NaCl水溶液中的吸液性能,考察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条件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丁艺为:n(AM):n(AA)为O.3-0.4,AA的中和度为70%,过硫酸钾和单体的质量比为0.2%-0.3%,氢氧化铝和单体的质量比为0.03%-0.05%,聚合温度为55-60℃。测得的吸水倍率为1050g/g。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 ,Span - 6 0为悬浮稳定剂 ,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对反相悬浮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合成树脂吸水率最主要的因素是交联剂质量分数 ,当交联剂质量分数为 0 .0 15 %时合成树脂的吸水率出现极大值 ,而且当反应温度控制在 6 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 0 .18%时所得树脂的吸水率可达 5 0 0g/g。对合成树脂吸水、保水性能的进一步测试发现 ,树脂在吸水的初始阶段吸水速率较快 ,随着吸水时间的延长逐步下降 ,当树脂吸水饱和后水分损失则很慢 ,在 84℃下 2 .5h仅损失 17%。  相似文献   

15.
刘淑琼  林秋月 《广东化工》2013,(24):193-195
本实验采用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氢氧化铝作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并探讨了单体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配比率、丙烯酸的中和度、交联剂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对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单体的配比率0.3~0.4,丙烯酸的中和度60 %~70%,交联剂的用量约占单体0.03 %~0.05%,引发剂用量约占单体的0.2%加.3%,聚合温度为55~60℃时,合成树脂的吸水倍率达最大,为995.35 g/g.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除杂改性得羧甲基纤维素。然后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分别采用传统加热聚合、微波辐照聚合和超声辐照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并对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吸盐水(质量分数为0.9%NaC l水溶液)倍率及保水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同一比例下,超声辐照法制得的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及保水能力均高于其它两种方法;超声功率为60%的条件下,吸水倍率可达635 g/g。微波辐照法制得的吸水性树脂的吸盐水倍率较高,微波功率为320 W时制得的吸水树脂吸盐水倍率可达65 g/g。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合成出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探讨了单体比[m(丙烯酸):m(丙烯酰胺)]、交联剂和引发荆用量、单体中和度及聚合温度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IR光谱表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发生了接...  相似文献   

18.
环境友好型聚天冬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琥珀酰亚胺为原料,二胺为交联剂,合成了环境友好型聚天冬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原料分子量、交联剂种类、交联剂用量、吸水温度以及吸水时间等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显著影响树脂的吸水倍率,以分子量为67500的聚琥珀酰亚胺为原料,己二胺为交联剂,交联剂浓度为1.5%时,树脂吸水倍率为14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