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了纺织机上所使用的纺锭杆失效原因以及其制造的相关工艺后,提出了用激光淬火工艺来提高纺锭杆的使用寿命.并通过进行激光淬火试验,分析了激光淬火后的金相组织.提出了用具体的激光淬火方案,保证了激光淬火工艺所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激光淬火进行了温度场模拟,通过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确定了激光淬火中表面经过磨削加工并喷涂了黑色快干漆的GCr15钢对激光光束能量的吸收率.通过利用不同工艺参数进行模拟,得到了在不同激光淬火工艺参数作用下的模拟淬火温度场,从而分析了进端、出端边缘效应对淬火温度场的影响.最后通过反复模拟试验,提出了利用合适的激光淬火工艺参数以及加速的方法实现淬火过程中瞬时最高淬火温度的均匀,进而保证激光淬火硬化层的均匀.  相似文献   

3.
汽缸表面处理的新发展——激光珩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朝阳  张永康 《激光技术》2003,27(1):58-61,67
介绍了激光在发动机汽缸表面处理中的3个发展阶段:大斑点慢扫描螺旋式激光淬火、小斑点快扫描网纹式激光淬火和激光珩磨,在比较中揭示了激光珩磨的优点。并对激光珩磨的加工方法进行了探讨,从光束特性、加工原理、加工工艺等方面对YAG激光和准分子激光在激光珩磨中的使用作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激光热处理原理及其有关的设备和工艺,并以激光相变硬化(激光淬火)为例总结了国内外最近的设备与工艺研究进展情况,给出了较多的研究实例,可供从事激光热处理技术的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圆片冲头零件激光淬火工艺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药物冲头零件采用激光淬火及其淬火后机械加工工艺参数优化进行了综合研究.用2kW CO2激光器对医药系统的4mm~5.5mm圆片冲头的工作面进行激光淬火,淬火深度为0.7mm,其主要组织为细小马氏体.结果表明,零件的强度、韧性、耐磨性、抗冲击性、使用寿命均有提高.介绍了利用激光淬火改善材料组织、减少变截面应力产生、防止机械加工时裂纹的产生、提高零件综合机械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激光处理金属冷、热切锯片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裂纹、崩齿和振动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激光淬火锯片齿尖代替原有的热处理工艺处理锯片齿尖。由于激光淬火形成的淬硬层较薄,组织晶粒比较细小,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而锯齿内部仍保持良好的韧性。在采用激光淬火时。通过金相检验、有限元模拟并合理选择激光工艺参数和严格控制淬火区域,保证了激光淬火的锯片齿尖具有高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从而不易出现崩齿、断齿和齿尖腐蚀等现象。另外,在保证锯齿有良好的锯切性能的同时,锯片的振动和稳定性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激光强化可改变锯片的应力分布,对锯片的振动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激光强化的效果取决于激光的工艺参数: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经理论计算和生产实践检验:通过合理选择激光的工艺参数对锯片进行处理,可延长锯片的使用寿命并能很好地保证锯切质量减少噪声。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模具材料半导体激光表面强韧化工艺,采用半导体激光表面淬火工艺,进行了7CrSiMnMoV,Cr12MoV,CrMo铸铁等典型模具材料半导体激光淬火的工艺研究,得到了不同模具材料优化的激光工艺参量。结果表明,激光表面淬火后的硬度满足模具材料的使用要求。这一结果为激光模具表面强韧化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接触热阻对薄板零件表面激光淬火温度场形成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激光淬火工艺具有节能环保、质量高的优点。研究薄板零件激光淬火时所形成的温度场对将激光淬火应用于薄板零件表面强化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45钢和铸铁HT250之间接触面的接触热阻进行实验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接触热阻经验关系式。利用Abaqus软件模拟薄板表面激光淬火,其中将实验所得的接触热阻经验关系式代入,得到了相应薄板表面淬火温度场。通过与不考虑接触热阻的零件表面淬火温度场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接触热阻对薄板零件表面激光淬火所形成的温度场的影响。研究成果可对薄板表面激光淬火工艺应用于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综合工艺参数对常用钢铁材料的激光淬火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CO2边疆激光器对HT200和45钢进行了表面淬火。对淬硬层显微组织、硬度和深度进行了研究,发现综合工艺参数(q)对材料的激光淬火有较强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基于Abaqus圆柱圆周表面激光淬火温度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圆柱圆周表面激光淬火的温度场形成特点,利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温度场仿真分析。通过对圆柱进行三维实体建模,细化作用面,细分作用时间步长等操作,实现了对圆柱圆周表面激光淬火的温度场瞬态形成仿真。通过对仿真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对于圆柱圆周表面的激光淬火温度场来说淬火路径开始区域的淬火温度比淬火路径末端区域的淬火温度小。从而说明在圆柱圆周表面激光淬火时,由于激光光斑扫描的方向是趋于已淬火区域,所以已淬火区域的残留温度会对淬火区域的基温有影响,从而使得激光淬火路径末端区域的淬火温度高。研究为利用Abaqus软件对圆柱圆周表面激光淬火温度场形成仿真分析提供了指导,对圆柱圆周表面激光淬火工艺应用于实际生产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材料为GCr15的纺锭杆进行激光淬火工艺研究以提高纺锭杆的耐磨性。提出了用三点淬火法来对纺锭杆的前端进行激光淬火,这种方法改善了纺锭杆工作时的润滑条件。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了GCr15材料最佳的激光淬火工艺参数,以保证纺锭杆前段能够达到最高的硬度。并针对较高淬火温度下,表面硬度下降现象进行了试样的金相分析,找出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气缸孔两种激光表面处理加工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淬火技术和激光珩磨技术,并从耐磨延寿机理、主要技术要素、处理加工工艺以及应用 效能等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是不同的激光表面处理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应用国产激光器了缸孔强化时的淬火艺,活塞环配副、珩磨工艺,并研制了激光淬硬层深度无损测厚仪。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激光淬火强化缸孔,有效解决了汽机缸体缸孔早期磨损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38CrMOAlA钢激光淬火+氮化复合处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对38crMoAlA钢分别经激光淬火、气体氮化、氮化-激光淬火复合处理及激光淬火一氮化复合处理的硬化层深度及其表面硬度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激光淬火-氮化复合处理与氮化处理相比,表层硬度可提高100Hv左右,硬化层深度有少许增加;在氮化-激光淬火复合处理中,激光淬火可使预先氮化处理的硬化层深度有大幅度的提高,表层硬度有所下降;氮化-激光淬火复合处理比激光淬火的表面硬度高,硬化层深度较浅。  相似文献   

15.
激光淬火曲轴轴颈硬化层深度分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曲轴激光淬火强化技术 ,采用千瓦级快速轴流式激光器对球铁曲轴进行了激光淬火试验。通过建立非稳态温度场模型 ,探讨了曲轴激光淬火时主轴颈处淬硬层深度沿激光扫描方向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运用本模型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优化激光淬火工艺参数 ,避免了传统优化方法的不足。分析表明 ,理论计算和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6.
渗碳淬火零件表面激光合金化后的组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000W CO2激光器对12Cr2Ni4A钢渗碳淬火表面进行了激光合金化处理.设计了激光合金化处理的工艺参数,获得了表面光洁、与基材形成良好冶金结合的合金化层.研究了渗碳淬火层激光合金化处理后的组织特性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预置TH-2A型C-Si-B-RE合金化涂层的激光合金化能够显著地改善材料组织,显微硬度可达HV0.21150.研究还发现,激光处理后的零件表层与内部没有任何裂纹出现.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材料设计和工艺参数,激光合金化可以有效地强化渗碳淬火零件.进一步为激光熔覆修复渗碳淬火零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HT300链轮齿表激光强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大承 《应用激光》2001,21(6):403-406
研究HT300激光相变硬化时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对HT300链轮进行激光强化处理较表面感应淬火 工艺简单,硬度测试及耐磨性能均可满足链轮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8.
齿轮激光淬火的扫描方法及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两种齿轮激光淬火的扫描方法:周向连续扫描和轴向分齿扫描,并研究了两种方法相应的主要工艺及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激光杂志》1984,5(2):122-122
重庆市科委主持召开的“CO2激光淬火试验样机及其应用研究鉴定会”于1983年11月17日在重庆市光机所召开。本市从事激光工业应用研究、金属热处理工艺研究的专家和有关厂矿企业的科技人员共27人参加了鉴定会。  相似文献   

20.
通过激光淬火与等离子淬火在最佳工艺参数下的淬火效果、淬火层状态、显微组织及两种淬火方法的使用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能更好的选用两种淬火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