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亚罗  杨耀博 《机床与液压》2021,49(16):136-139
针对液压活套系统的非线性和参数时变性,建立液压活套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Interactor算法对模型的可逆性进行分析。利用活套系统输入输出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将α阶神经网络逆系统与活套系统串联复合成伪线性系统,采用PSO-PID控制器构成闭环控制回路。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逆控制的方法能获得良好的解耦效果,并且能克服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参数的时变性对解耦效果的影响。利用该方法可有效避免逆解耦控制法依赖系统模型精度、对系统模型变参数化敏感的缺点,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案例推理在大型轧钢活套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套液压系统是轧钢生产线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该系统的故障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线的运行及产品质量。本文针对液压活套系统的特点,将系统的特征信号作为案例推理的特征对活套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构造出诊断系统的结构,并给出相应的算法。通过实践,已取得良好效果,本项研究为活套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参考手段。  相似文献   

3.
闫峥嵘  张世厚 《轧钢》2015,32(1):66-69
通过对活套装置控制过程的分析, 结合对热连轧液压活套系统的高度位置和力矩控制双输入、双输出耦合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 提出了薄规格、硅钢带钢的尾部活套力矩控制一定要优先于高度位置控制的思想。通过应用自适应、分段控制等技术, 解决了实际生产中工艺、设备变化对活套控制的影响, 保证了连轧过程中带钢不虚套、不跑偏。该控制方法已在实际的热轧现场得到了应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带钢热连轧机的液压活套系统,为了更好地控制其起套,通过对起套过程力矩关系及伺服阀-液压缸模型的分析,建立了活套起套过程的非线性模型.利用某钢厂热连轧机的实际活套参数,对该模型在活套张力控制系统中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的起套过程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5.
在轧钢生产线中,活套液压系统是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故障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导致经济损失。根据轧机活套液压系统故障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及难排除等特点,开发了基于Visual Basic 6.0软件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该专家系统采用正向推理方式,且其知识库和推理机是相互独立的,将专家系统与模糊判定理论相结合,对活套液压系统进行故障排除,提高了准确性。并根据系统提供的故障系数,可以实现优先顺序排除故障的功能,节约了时间。本专家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特点,具有良好的人机交流界面。  相似文献   

6.
曾昭胜 《轧钢》2005,22(5):45-46
介绍了带钢热连轧过程中电动活套和液压活套各自的张力控制模型,前者以电机电流作为控制对象,后者以液压缸压力作为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7.
<正>液压活套控制系统是现代宽带钢热连轧生产线必不可少的装备,安装在各个精轧机架之间,保证连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液压活套硬件部分由液压缸、液压阀台及管路、活套机械  相似文献   

8.
杨平  杨滋 《轧钢》2019,36(3):66-69
以热连轧液压活套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活套的张力控制原理和电液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且在液压缸的压力PI控制器中加入了补偿控制等改进措施,并以马钢2 250 mm热轧精轧产线为试验平台,投入功能以及对控制参数进行了校正,提升了活套张力控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刘东升  樊黎霞 《机床与液压》2012,40(13):102-105
针对高强度合金钢管材液压成形试验机合模需求,设计了双作用四缸外挂及四立柱缸浮动的合模锁模结构及其液压系统。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合模结构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满足四缸同步的实际需求,为液压系统的参数优化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液压系统控制精度,提出基于LuGre模型双状态滑模估计的液压系统滑模控制算法。在摩擦模型不确定性参数的双状态估计中,借鉴滑模控制的核心思想,设计双状态滑模估计器,以提高状态估计精度及摩擦补偿精度。以双状态滑模估计的摩擦模型为基础,设计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实现液压系统的位置跟踪控制,并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双状态滑模估计摩擦模型的液压系统自适应滑模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液压系统位置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旅客登机桥的作用及对液压系统的要求.介绍了LTQ-2000Y型旅客登机桥的液压系统的设计实践,包括油源系统、升降回路、行走回路、转向回路、调平回路、回转回路和应急回路的设计.归纳了该液压系统的主要特点:控制、操作方式多样;油源高效、节能;行走、制动可靠;升降同步、可控;调平自动、及时.这些特点在设备使用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对系统各元件进行动态分析,采用状态方程法建立复合节流调速回路数学模型。基于龙格-库塔法原理对回路特性进行数值计算与分析,并基于AMESim建立复合节流调速回路的仿真模型。获得进出口节流阀的面积比、液压缸外负载等参数对液压缸运动速度、进口及出口压力的影响规律。仿真所得结果与MATLAB数值计算结果一致。在不同外负载的情况下进行实验,验证了该回路中液压缸具有较好的速度刚度及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复合节流调速液压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晓辉  耿运祥 《轧钢》2010,27(3):54-55
介绍了某热镀锌生产线上光整机组的液压压上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控制功能,其由位置闭环、轧制力闭环、延伸率闭环等多个控制环组成,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对隧道多功能作业台车液压系统的联动调平回路进行设计。从调平油缸的运动特性和联动调平问题角度出发,分析隧道多功能作业台车液压系统的联动调平回路可行性。并利用AMESim和MATLAB软件建立仿真模型进行联合仿真。根据仿真数据,所设计的回路能够满足实际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15.
徐昆鹏  丁海港 《机床与液压》2019,47(22):118-121
针对现有泵控马达实验系统功能单一、不易二次开发等问题,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泵控马达电液比例调速实验系统。设计了泵控马达电液比例调速液压系统,匹配了系统参数,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测控系统,最后研制了该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功能全面,界面友好,且易于二次开发,可开展泵控马达开环及闭环调速特性实验研究,有力地促进了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应用及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电液伺服系统的轨迹追踪精度,设计一种连续滑模控制器,用于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轨迹追踪控制。在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过程中,以控制阀阀芯位移为依据,得到了电磁线圈上的电压及电流方程。在液压流体的作用下,建立气缸内液压流体的流量方程。根据系统的轨迹误差,构造滑动面模型。在开环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控制律的连续方程,进而得出连续滑模控制器,以克服电液伺服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扰动性,控制其对标定轨迹进行精确追踪。与干扰观测器对标定轨迹的追踪结果相比,该方法在追踪弧形及方波标定轨迹时,追踪精度分别提高了31.23%和39.98%。该方法能有效改善电液伺服系统的轨迹追踪精度。  相似文献   

17.
对阀控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精度.设计一种与非线性摩擦力相关的简化模型,用以对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进行控制.分析比例方向阀控制的液压缸的结构,建立比例方向阀的闭环传输函数.通过液压缸两个腔室的压差,计算比例方向阀中液压介质的体积流量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求取液压缸压力值的连续方程,进而得到...  相似文献   

18.
介绍正在实验室使用的液压运动控制实验台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并着重描述了其闭环力控制系统。针对实际应用的伺服比例阀及液压缸建立了AMESim元件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闭环力控制系统的AMESim模型。针对该计算机离散力控制系统,分析不同采样时间对系统的影响,并在弹性负载以及非弹性负载两种加载条件下分析动态响应特性曲线,最后加入PID控制器对系统进行了校正,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双吊点闸门液压启闭机在大中型宽跨度的河道中双缸不同步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采用液压同步回路控制闸门的开启/停留/关闭,采用主从方式控制策略组成闭环同步控制回路,克服了液压同步闭环控制系统所特有的强耦合及非线性等特点而产生的误差,实现了精准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玻璃搬运工况特点,需要机械手快速、稳定、精确地靠近玻璃,并且机械手能够稳定地将玻璃夹起并放进集装箱内。采用电液伺服技术设计了玻璃搬运机械手的控制系统,绘制出液压系统原理图,给出主要元件的选型计算,分析其静态、动态特性,确定动力元件的传递函数,并通过MATLAB软件画出系统的开环和闭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确定该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