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战略上,乳品企业总是在用20%的产品去赚那80%的利润. 目前国内的几大乳品巨头中,"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就是走在上市的路上",因此,对于利润率的追求就显得尤为迫切了.但是,乳制品行业第一没有银行业的垄断,第二没有房地产业的暴利,身处于一个微利行业当中,这对于每一家企业来说,都无疑一个苛刻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2.
高超  罗月婷 《新食品》2005,(21):37-37
近年来,乳品市场连番的价格战不仅令乳品企业“很受伤”,而且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批评,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之后,若乳品企业能吸取教训,行业的振作与规范并不遥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纷纷扰扰的中国乳品行业,又走过了一个年头。之前外资乳品巨头纷纷进人中国引发的震动,绝不亚于“禁鲜令”导致的已让人感官“疲劳”的无休争论。2006年,我国乳品原料进口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乳业仍然没有摆脱奶源争夺战和价格战的困扰,依旧在微利地带无奈地徘徊。“乳品原料进口的不断增长,会危害到奶农的利益,阻碍民族行业的发展。”类似的报道屡见不鲜,加上外资乳品企业的“跑马圈地“,让我们不禁为我国乳业产生了一丝忧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乳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伊甸园”,国外同行功不可没,他们带来的技术、装备和市场经验是不折不扣的行业“助推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乳品原料的进口和外资涌人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4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第一轮对乳品企业的审核结果,在全国1176家申请重新核准生产许可资格的企业中,643家获得了通过,426家未获通过,另有107家处于停产整改中,通过率不足55%。另外,约有数百家的企业未做申报而主动退出乳品加工行业。这与此前业内及社会各界普遍推测的大约2成左右乳企出局的预判相去甚远,而且对于由此留下的市场空间业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未来行业发展态势也有不同解读,就此笔者谈一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与家电、汽车等行业相比,年产值只有区区500亿元的中国乳业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产业。但是国家质检总局最近进行的普查结果表明,在这个行业里聚集的乳品企业却多达2700余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 连续多年的高速扩张,让中国乳业“僧多粥少”的矛盾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但是随着整个乳业增速的放缓或者趋于稳定,市场的竞争已经空前激烈起来了,而这对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小乳品企业来说不谛于是一个梦魇。 以前被掩盖了的问题全都浮出了水面,中小乳品企业不得不直面从未遇到过的危机和困境。问题的症结何在?如何摆脱困境?怎样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从2006年国家明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后,“自主创新”风靡国内不同行业,尤其是乳品行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创新”是企业必备意识。但是,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最终在各行业或企业高举“自主创新”旗帜的大环境下脱颖而出并非易事。乳品行业在经历了持续的价格战后,终于冷静下来开始考虑并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创新,尤其是新产品的创新,各大乳品巨头纷纷加快了新品上市进程。  相似文献   

7.
技术外包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IT行业,技术外包应用很广阔。微软、IBM这类的大企业往往把一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再把其中非关键的环节转包出去,让一些更专业的公司去做。在乳品领域,技术外包的前景会怎样?对于中小乳品企业,怎样利用技术外包解决研发难题?就这些问题,记采访了北京巴斯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列兵博士。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由于打破了各世贸组织成员之间互相设立的贸易壁垒,外部的优势产业和强大的资金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我国的民族产业,就乳品行业而言,各大知名乳业纷纷抢占奶牛发展基地,抢占国内有限的乳资源,建立乳品收购生产基地,与国内各乳品企业争购鲜乳,挑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乳品大战。乳品业内人士曾经审时度势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得奶源者,得天下也”。  相似文献   

9.
笨NANA     
“乳品,一真是消费的一个大口,但也是一个不稳定的口。这是因为乳品自身与外来的一些不良因素所造成。对于企业与经销商而言,大起大落的销售局面是不利发展的,所以,适当开发乳品延伸产品、跨界产品,将乳当做一种配料,不单单增加了自己的产品种类,而稳定的产品,也能为企业与经销商带来更多利益。”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乳品质量没有大问题”《乳品与人类》:2003年,中国乳品市场的乳品质量在整体上还存在哪些问题?李茂胜:质量上没有大的问题,而且各企业现在对质量的控制都比较严格,所以2003年中国乳品市场的乳品质量总的来说还是很好。因为乳品的质量主要受奶源、设备、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影响,而国家对于奶源的管理一向都是非常严格的,另外随着国产设备在质量上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企业对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中小乳品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有关系,今年乳业市场整体发展速度可能放慢了一些,但还是会超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仍然算是一个好行业。目前乳品行业利润率仍然较高,它会逐渐回到一个社会平均的水平,行业集中度应该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乳品与人类》2008,(1):4-4
目前,在“中国奶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表示,发改委已紧急下发通知,停止地方新上乳品食业加工能力建设。“我们要尽快出台乳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及乳品加工业产业政策,运用法规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乳品加工业落后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对于环评不达标、无生产许可证的乳品加工企业,坚决关停并转。”  相似文献   

13.
傅子宴 《新食品》2007,(8):32-33
来自相关机构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4—2005年,乳品销量增长了20%,2006年,乳品销售额增长了27%,这些让人眼热的数字,说明乳品行业是个令人羡慕的朝阳产业。可是,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为什么这么多经销商反映不能从中获利?为什么厂家感觉自己努力帮助经销商做市场、谋利润而得不到经销商的认可?围绕利润展开的厂商话题.成了当今乳业面对的一个普遍存在话题。  相似文献   

14.
《乳品与人类》2007,(6):16-17
到目前为止,中国最广大的市场仍旧在农村。 如果将目前国内的乳品消费结构按照“二八法则“分配的话,毫无疑问,乡镇农村市场只能用80%的市场覆盖完成20%的销售量,用80%的销售额贡献那20%的利润。对于任何一个在乎成本的企业,不在迫不得已,都不会选择这样一个市场。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中国乳企不堪重负的成本压力、媒体无情的揭示、政府强力监管、外资入侵搅局、乳业价格厮杀、行业微弱的呼声,莽撞的少年何时才能变得更理性起来?目前,我国近1600家的乳品加工企业,30%左右的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点,另有30%的企业出现亏损。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品加工企业690个,其中日处理鲜奶能力在300吨以上的企业有58个,  相似文献   

16.
花生四烯酸(AA)推动国产乳品的升级换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乳品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各地乳品企业蜂拥而起,各种食品饮料生产厂家也纷纷转向开发乳品,涉足乳业。但由于市场上产品之间的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价格战非常残酷,大大降低了行业的利润。众多乳品企业开始意识到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行业的发展将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乳品工业》2004,32(2):4-5
“第三届中国国际乳业发展前沿高峰论坛”在此前已经举办了两届,原名为“中国国际乳品工业学术研讨会”。前两届研讨会的召开,对推动行业发展、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促进国内外乳品行业交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受到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8.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啤酒与乳品作为食品饮料行业的两个不同领域,尽管在产品功能销售渠道,产业链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但二在产品性质销售特点,市场分布及发展轨迹等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对于乳业来说,啤酒业的发展历程就好像面镜子。以此为参照,中国乳业可以从中汲取很多经验,这对中国乳品企业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提升自己的战略意识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业内聚焦     
《乳品与人类》2005,(2):6-6
第三届国际学生奶大会在昆明召开;三企业获乳品行业“领先品牌”称号;乳品企业将列“红黑名单”;  相似文献   

20.
国办"通知"拷问中国乳业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月份按道理还是乳品市场的淡季,从历年的经验看,在这个时候,除了乳品的降价,乳业圈别的热闹话题是不太多的,尤其在乳品行业内两个协会的年会刚刚开过,原本忙着赶会的企业都开始静下来,将眼光盯向市场和生产。但是谁也没想到,这种表面的平静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之间就终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