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究小净距隧道中夹岩柱稳定性及加固方案,以四川德阳白竹山1号隧道为背景,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论,提出小净距隧道中夹岩柱上覆围岩压力计算公式,研究了小净距隧道上覆围岩压力影响因素。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浅埋小净距隧道三维模型,分析了在不同隧道净距工况下的围岩位移、塑性区分布以及中夹岩柱竖向应力分布情况,确定了合理净距。对中夹岩柱进行区域划分并对不同组合方式进行注浆加固,研究了不同加固方案对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开挖方式、中夹岩柱加固措施和隧道净距直接影响平衡拱的形成以及上覆围岩压力的大小;白竹山1号隧道进口小净距段设计净距13.94 m是合理的;对中夹岩柱中岩盘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极大地提高了中夹岩柱整体性和稳定性,限制了围岩变形。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小净距隧道中夹岩柱最小安全净距及加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芭蕉箐隧道上行线进口在浅埋、偏压情况下安全进洞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润龙 《中华建设》2011,(11):142-143
针对宜万铁路齐家湾隧道DK156+000~+040超浅埋段围岩软弱、浅埋偏压及山体开裂、下陷、滑移等地质条件,提出地表注浆加固方案及施工工艺。经实践,该方案成功可行,安全可靠。宜万铁路齐家湾隧道全长130m,洞身DK156+000~+040超浅埋段地面距隧道开挖轮廓顶部仅1.2m,且线路右侧山体明显对隧道形成偏压。根据监控量测分析结果,经研究决定采取地表注浆和洞内注浆结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京沪高速铁路西渴马一号隧道施工为实例,具体介绍了高速铁路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并提出了早进晚出进洞方案,此方案可减少对山体及植被的破坏,同时更有效地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隧洞出口段属于强风化的浅埋、偏压不良地质洞段。为保证安全进洞,掌握浅埋偏压隧洞围岩受力情况及变形规律,本文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隧洞开挖过程,分析了偏压隧洞开挖后的应力分布状态、围岩变形及稳定性,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施工对策,顺利地通过了浅埋、偏压的洞口段,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小净距黄土隧道在实体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鉴于黄土隧道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数值计算结果不能作为设计的直接依据,现场监控量测在新奥法黄土隧道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更好地掌握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先行洞初期支护的受力特性,依托工程先行洞的典型断面布设监测点,依据现场监控量测的结果,从接触应力及喷混凝土应变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先行洞初期支护的受力特性,得出了先行洞初期支护应力和接触应力的分布特点,对小净距黄土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指导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罗应祥 《中华建设》2013,(10):146-147
一、工程概况 该隧道为小净距短、浅埋、偏压、双向四车道双线隧道,隧道左洞长377米,右洞长372.5米。隧道洞身以Ⅳ、Ⅴ级围岩为主,洞口段均为Ⅴ级围岩。隧址区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隧道穿越——北东一南西向的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沿线地形陡峭,呈波状起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隧道净距及地表坡度对复杂偏压浅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引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建立围岩压力计算模型,推导出隧道围岩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结合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的合理性,讨论了不同隧道净距和不同地表坡度的参数值变化对先行洞和后行洞的拱顶、拱腰及拱脚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两洞先后开挖情况下,隧道净距及地表坡度的变化对隧道内侧围岩压力影响较大,并且先行洞内侧围岩压力同净距及坡度大小正相关,后行洞内侧围岩压力同净距及坡度大小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一、概述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山岭地区、地质复杂地段等逐步开展高速公路建设,崎岖的山岭公路被高速公路代替。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在地质复杂地段,在建设中可能出现隧道与既有道路交叉现象,影响隧道正常施工进度,本文以冷都坡隧道进口浅埋段下穿老G214国道为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洞口浅埋段下穿国道时施工与沉降控制技术。冷都坡隧道为分离式小净距隧道,全隧最大埋深约385m,隧道上方有老G214国道通过,老  相似文献   

10.
现今隧道在高速公路中受到广泛应用,洞口段的设计与施工优劣,直接影响到隧道的安全进洞及今后的运营。就宜昭高速公路榨坊隧道右线进口因线路与山体斜交,该隧道为无中隔墙施工的双连拱隧道,存在大偏压且仰坡覆盖层较厚,覆盖层最大厚度为21.6m,边坡开挖为三级,最大开挖高度为26.7m。洞口段主要为碎石土和粉砂质泥岩,地质条件较差。为了保障安全、快速进洞施工,采取了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方法,此方法遵循早进洞原则,避免了大开挖、高刷坡、强支护施工,减少了植被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小径距隧道是指两相邻隧道最小净距宽度小于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1.5倍,小净距隧道双洞的中间夹岩柱,其间距介于连拱隧道和分离式隧道之间。小净距隧道的施工方法与普通分离式隧道相比差别不大。但由于中间夹岩柱体厚度较薄,  相似文献   

12.
隧道施工受到围岩的影响明显,如果围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就可能会导致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受到干扰甚至可能会导致隧道出现塌方的现象,严重威胁隧道的安全。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围岩类型,如不能采取合理的隧道施工技术,会导致隐患增加,严重危及现场人员的安全。结合工程实例,对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的不良影响和具体隧道施工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隧道工程中大部分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洞口围岩一般较为破碎,地质条件差,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进洞,洞口施工大多是在预加固的支护系统下进行的,尤其是在浅埋、偏压、破碎、软弱、地下水丰富井具有软弱夹层、顺层等极易发生滑移、坍塌的地段更需要采用综合预加固体系。隧道洞口段常用的预加固措施主要有地表锚杆加固、锚索、地表注泉、超前锚杆、型钢支撑、超前小导管等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莲花山小净距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探讨了不同地质条件和不同断面形式的小净距隧道设计和施工要点。施工中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隧道净距小和断面形式复杂条件下的设计施工技术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钟毅  蹇云 《四川水力发电》2005,24(Z1):63-65
锦屏电站专用公路大坪子隧道岩体为钾长花岗岩,岩体完整性较好,表层为块碎石土,但隧道埋深较浅,偏压严重,进洞口段边坡表面覆盖有较厚的坡崩冲积块碎石土,成型进洞困难。详细叙述了大坪子隧道进洞过程中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管棚钢架超前支护等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并对开挖方法及初期支护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结合老中铁路芬果二号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段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超前、开挖、支护、防排水、围岩监测、二衬等,该隧道浅埋段安全顺利地完成所有的施工工序,具有良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斜坡下浅埋偏压隧道的开挖问题,考虑重力梯度作用,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对现有解析偏压初始应力场进行修正,通过理论推导给出隧道开挖引发的地层响应解析解。求解采用复变函数法和Laurent级数解法,采用两种荷载释放方式建立隧道开挖边界的应力边界条件。结合地表边界条件求解得到完整的复位势表达,进而得到全域开挖增量应力和位移的理论解答。考虑到实际工程中隧道边界不存在不平衡力影响,采用洞心释放的理论解答分析了斜坡角度对隧道开挖后的地表位移和洞周应力、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斜坡角度增大,偏压影响更加显著,地表位移整体向浅埋侧移动,浅埋侧隆起现象越加明显,地表最大沉降量减小,沉降槽整体向深埋侧移动。环向全应力在90°和270°区域出现拉应力极值,并随偏压角度增加向顺时针方向移动。研究成果对浅埋偏压隧道的初步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下空间资源的减少,小净距隧道施工成为了城市地铁建设的必然选择。为研究砂岩地层深埋平行近接隧道全断面施工过程中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依托重庆富华路站-歇台子站双线平行隧道工程,采用FLAC3D分析了4种小净距工况下新建隧道和既有隧道的轮廓变形特征、围岩4个特殊部位的纵向位移及某一监测断面径向位移与开挖步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净距增大,新建隧道非对称“哑铃”状轮廓线逐渐对称化,新建隧道拱底、右侧拱腰纵向位移减小,左侧拱腰纵向位移先增后减,拱顶基本无变化;既有隧道“黄豆”状轮廓线整体向左偏移减小,既有隧道各部位纵向位移均减小。随着新建隧道的开挖,既有隧道与新建隧道监测断面产生径向位移的开挖步范围不同。4种净距工况该工程支护方案均满足洞周的变形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杨朝帅    邹罛    潘岳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5):111-117
超浅埋小净距大断面顶管隧道群工程顶推施工的背土效应会加剧周边地层变形,而采用减阻泥浆可有效缓解顶推施工对地层的扰动影响。为了研究超浅埋、小净距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群工程顶推施工过程中减阻泥浆对地层土体变形规律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顶推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如下结论:群洞隧道由于先后施工的影响,背土效应补充前方地层产生地表隆起变形;背土效应和土层应力共同影响下,在隧道高度范围和上覆土层范围,单洞隧道深层水平位移分别呈现偏离隧道和指向隧道的规律;地层位移影响分区决定了群洞隧道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变形规律,后续开挖的隧道使得先行开挖隧道外边线以外土体全部产生背离隧道方向的水平位移。研究成果可用于帮助大断面矩形顶管等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会远  王连军 《人民长江》2013,44(22):51-55
为选择适宜于隧道洞口段的施工预加固措施,对28座受偏压影响的隧道洞口段地形地质条件以及采用的预加固措施等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将影响偏压洞口段施工安全的因素分为两类,并在大量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先治理第Ⅱ类影响因素,再加固仰坡,最后再治理浅埋偏压的预加固顺序。这种加固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利用已有研究成果。以某隧道右洞洞口段预加固措施为例,验证了这种加固方式的正确性。所得结论可为具有类似地质地形情况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