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节能降耗要求,本文阐述了几种湿法炼锌浸出渣的处理方法,并对富氧侧吹炉处理锌浸出渣进行了分析,认为富氧侧吹炉处理锌浸出渣是一种环保、节能降耗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常规湿法炼锌工艺锌浸渣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常压酸浸和加压酸浸条件下锌浸渣的酸性浸出减量化效果,以及渣中锌、铜和铟等有价金属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在常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65%以上,渣中锌含量可降至3%左右,锌、铜和铟的浸出率均在91%以上;在加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40%以上,渣中锌含量可将至2%以下,锌和铜的浸出率达到95%左右,但铟浸出率仅为70%左右,相对较低。常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绝大部分浸出,有利于铟的浸出;加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大量以铅铁矾的形式留在渣中,阻碍了铟的浸出。常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高,达到25 g/L以上;加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低,小于2 g/L,有利于后续浸出液中铜、铟的回收。常压浸出渣量少,有利于渣中铅、银的富集,可单独销售;加压浸出由于铁沉淀入渣,致使渣中铅、银富集比低,适合于铅锌联合企业返回铅熔炼炉。 相似文献
3.
开展湿法炼锌浸出渣和锌精矿联合酸浸试验,利用硫酸浸出湿法炼锌常规浸出渣中以铁酸锌等方式存在的锌,同时采用高铁锌精矿将浸出液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实现锌精矿中锌的同步浸出。探讨锌浸出渣和锌精矿投料比、初始硫酸浓度、反应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和浸出温度对锌及伴生金属铜、铟和杂质金属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终点浸出液中硫酸浓度20~40g/L、锌浸出渣与锌精矿质量比1∶0.25、原料粒度-0.074mm、液固体积质量比6mL/g、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锌、铟、铜的浸出率都在96%以上,浸出液中95%以上的铁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满足后续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5.
6.
在锌湿法冶炼过程中,降低浸出渣的含锌量,对提高锌的回收率与生产成本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某厂在锌冶炼过程中现行处理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本次改进前锌冶炼的浸出渣含锌量进行介绍说明.经试验进行处理工艺改进研究,发现在锌冶炼过程中的浸出温度、浸出时间以及酸度都会对含锌量造成影响,结果表明在75℃、pH为1.5情况下连续浸出4... 相似文献
7.
8.
9.
国内外湿法炼锌浸出及渣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属通报》2003,(46)
热酸浸出-黄铁矾法目前国外已有20多家锌厂采用此法,我国也有柳州、会东、西北铅锌等厂家采用此法。其优点为流程简单、投资省、见效快、锌浸出率较常规法有明显提高,可达到95~97%,但Pb、Ag及稀散金属进入矾渣中,不利于综合回收,又矾渣中含有少量Cd、As、Cu等易造成环境污染,为了改进常规黄钾铁矾法,国外已研究成功降低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朱观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2,(1)
<正> 冶金部黄金局于1981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株洲冶炼厂召开从株冶湿法炼锌浸出渣中回收银科技成果鉴定会。来自全国科研、设计、工厂和大专院校28个单位的7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与会代表听取了株洲冶炼厂代表所做的三个试验报告:①湿法炼锌浸出渣浮选富集银;②用石灰 相似文献
13.
14.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1982,(2)
一、前言在湿法炼锌过程中,锌精矿所含的银,几乎全部残留于浸出渣中。浸出渣经挥发处理,可将铅、锌等金属脱除,银则不随铅、锌挥发而损失于窑渣中,致使国家的重要白银资源不能合理的综合利用。我厂自1968年投产至1980年年底,已产出电锌54万吨,产出窑渣约40余万吨。 相似文献
15.
锌生产的方法有火法炼锌和湿法炼锌两种,其中湿法炼锌在世界范围内已占锌冶炼总量的80%以上。近年来我国新增炼锌能力也是以湿法炼锌为主。湿法炼锌已成为世界炼锌生产的发展方向。湿法炼锌生产中的焙烧炉尾气、酸雾、生产废水、设备噪声以及锌浸出渣等污染源的防治,是新建湿法炼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特别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将笔者工作实际,对湿法炼锌工艺及其浸出渣的处理技术进行相关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9,(4)
采用选择性浸出—酸浸—萃取工艺回收某湿法炼锌企业产生的净化钴渣中的锌、钴。合适的选择性浸出条件为:净化钴渣粒度0.530mm、浸出过程pH≥3.5、浸出终点pH=4.5、浸出时间3h、浸出液固比4∶1、浸出过程不加热(30℃),在此条件下锌浸出率超过95%、钴浸出率仅为6.24%。选择性浸出后锌主要进入浸出液,可返回至湿法炼锌工序回收利用;钴主要留存在选择性浸出渣中,继续经过酸浸溶出、P204萃取除杂后也可被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7.
周敬元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1983,(2)
一、前言从湿法炼锌浸出渣中回收银的工艺过程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是选矿过程,目的是将浸出渣中的银采用浮选工艺以产出银精矿;第二阶段是冶炼过程,即从银精矿中提炼金属银并回收其锌、铜等。前者已在《湖南冶金》1982年第二期中报道过。本文是叙述后者的试验情况。锌浸出渣浮选产出的银精矿,实际上是一种富银的硫化锌精矿。对于这种原料,我们采用“硫酸化焙烧-稀硫酸浸出-二氧化硫还原沉银-锌粉置换铜”的工艺流程,从中 相似文献
18.
19.
湿法炼锌浸出渣和黄钾铁矾渣是湿法炼锌工艺中常见的固体废物,且均为我国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这两种固体废物中锌含量较高,常冒充锌精矿向我国进口。因此实验针对湿法炼锌浸出渣和黄钾铁矾渣进行鉴别,首先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制得粉末样品中的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法炼锌浸出渣的主要元素为Fe、Zn,黄钾铁矾渣的主要元素为Fe、S、Zn,且湿法炼锌浸出渣和黄钾铁矾渣中均含有As、Cd、Ga、In、Ag等元素。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粉末样品中存在的物相进行分析,湿法炼锌浸出渣的主要物相为ZnFe2O4,并含有少量PbSO4、Zn2SiO4、ZnS,黄钾铁矾渣的主要物相为KFe3(SO4)2(OH)6、ZnFe2O4、Zn2SiO4。实验建立的湿法炼锌浸出渣和黄钾铁矾渣的鉴别方法为进口固体废物的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