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地铁建设规模巨大,大量高风险的盾构吊装作业需要完成,常规盾构机所掘进出来的隧道线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大直径盾构便开始在盾构法施工中崭露头角。相较于常规盾构机,大直径盾构机的整体机身长度更长,高度更高,其从进场、下吊、组装、始发到吊出离场,每个施工环节都更加复杂和难度更大。其中大直径盾构吊装下井、组装是大直径盾构施工工法的一个关键环节,关乎工程安全与成本。  相似文献   

2.
西江引水工程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关键技术措施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江引水工程的十六、十七、十八标段采用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技术,在复杂环境条件下施工难度大.顶管施工遇到的复杂地层主要有黏土层、强透水砂层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突出的技术难点有超浅覆土过江、近距离过建筑基础及长距离顶进施工等.通过选用改进的泥水平衡顶管机,优化刀盘、刀具配置,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措施,逐一突破各个技术难点,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的主流。区间隧道断面也随之增大,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盾构施工所面临的地层变化也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大直径盾构施工成型隧道质量控制也越来越困难,尤其在高富水泥岩地层施工,防止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喷涌、管片上浮、破损、错台保证成型管片质量,提高盾构掘进速度更是一项技术难题。以成都市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蓝家店站-蓝天风井盾构区间下穿鹿溪河及鹿溪智谷人工湖施工为依托,研究大直径盾构机在富水泥岩地层中的掘进技术,从施工难点以及掘进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确保盾构机顺利、安全、高效下穿富水泥岩地层。  相似文献   

4.
<正>1月28日,中国电建集团公司发文表彰了2018年度中国电建施工工法,由水电五局申报的《无人驾驶振动碾自动碾压施工工法》《超低能耗建筑土建及气密性检测施工工法》《BIM仿真模拟大直径盾构机盾体安装施工工法》《高速铁路短距离有砟轨道道床快速一体化施工工法》《高速公路陡坡地形异型截水沟施工工法》等60项工法榜上有名,再创历史新  相似文献   

5.
针对超薄覆土条件下大直径盾构始发与接收对土体扰动大、盾构机掘进参数及姿态难控制、地面沉降坍塌等施工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了采取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端头地层素混凝土换填、洞门大管棚超前加固和盾构掘进参数控制的措施,建立了地铁区间隧道超薄覆土下大直径盾构始发与接收技术。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成都地铁18号线天~龙区间的始发与接收,地表沉降最大值仅为2. 9 mm,确保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土建施工B2标盾构施工埋深大,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包含富水软弱地层和硬岩地层,盾构机选型时首先考虑了盾构机掘进模式适应性,认为泥水平衡盾构机更加适合本工程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刀盘、盾体、环流系统等部位的设备选型满足不同的功能性需求,与此同时,不同的选型方案在不同条件下具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在后续工...  相似文献   

7.
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土建施工C1标粤海43号盾构机穿越颜屋村为例,总结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上软下硬不均质地层且地面建筑物密集区域施工技术。该区间设计轴线位于东莞大岭山镇颜屋路下方,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周边建(构)筑物密集,隧洞区间处于不均匀地层,施工难度大。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盾构掘进参数的控制、采取信息化施工等一系列相应措施,顺利通过施工风险地段。  相似文献   

8.
在简述SMW工法原理和主要特点基础上,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概况及其地质条件,分析了盾构机常压换刀时采用SMW工法对地基进行加固的必要性,详述了实际施工过程中该工法的方案、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及质量保障措施等.穿黄工程中采用的SMW工法深地层加固技术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WSS深孔注浆加固工艺是目前国内较有效改良软弱复杂地层稳定性的施工工艺,可有效保障地铁区间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和造价,也是当前各省市盾构下穿房屋建筑物采用的常用加固手段。文章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八号线和二十二号线工程盾构下穿数个密集房屋建筑群的实践,阐述了盾构下穿密集房屋群的深孔注浆技术,施工结果表明,此注浆方法可有效实现盾构机穿越复杂地层,有效降低因盾构掘进造成的地表房屋沉降,可在类似地质条件下地铁盾构区间隧道深孔注浆施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海勃湾水利枢纽电站厂房基础振冲桩直径100 cm,桩深15~25 m,总工程量为92 700 m。该振冲工程不仅地质条件复杂、处理深度大,而且要在冬季-20℃的严寒环境下施工,难度极大。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设备、施工方法、应对严寒环境和复杂地层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为工程实例,研究土压平衡(EPB)盾构在复合地层中的施工技术。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何山路站至苏州乐园站区间隧道通过108 m"上软(土)下硬(岩)"的复合地层,工程风险极大,需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在设计阶段:通过改变隧道纵坡,缩短复合地层段长度;通过改良TBM刀盘设计,优化机械运行参数,实现盾构机械参数和地层物理参数的匹配;通过对隧道上部松散土体静压注浆加固和在建筑物与隧道间安装隔离桩,控制地层变形和保护邻近建筑物;采用三维数值模拟预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和建筑物沉降,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在施工阶段:对于软土、复合地层和硬岩段采用不同盾构运行模式和掘进参数;掘进过程采用六个主要参数指标进行控制;采用在盾构机前方开挖竖井进行损坏刀箱、刀具的更换。施工监测显示:实测地表和建筑物沉降与三维有限元预测、Peck经验公式预测结果吻合良好,地表沉降控制在2. 0cm以内,邻近建筑物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国内其他类似复合地层隧道盾构掘进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周嵩  刁志刚 《中华建设》2024,(1):175-180
<正>近15年超大直径盾构高速发展,从穿江越海的水下走到高楼林立的城区,从较单一的软弱地层进入到全断面岩层,埋深及独头掘进长度也逐步加大。随着盾构隧道向大直径、大埋深、长距离方向发展,绝大部分要遇到复合地层。地质是盾构施工的基础,地质工程的创新对超大直径盾构施工的影响更加直接和重大。在普遍关注盾构机自身技术进步的同时多关注地质工程同样是必需且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盾构选型的合理性是盾构隧道能否顺利施工的前提,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合理的盾构选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依托南宁机场引入线吴圩机场站-盾构始发井区间工程,采用LEC方法开展了区间复合地层盾构施工风险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风险特点进行了地铁盾构选型与现场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复合地层地铁施工风险较高,特别是岩溶地层、黏土-灰岩软硬不均地层风险达到了Ⅳ级;针对本工程盾构掘进施工可能遇到的风险,从盾构机刀盘与刀具配置、推进与驱动配置等关键部分进行优化设计。现场应用表明,盾构在此区段内地质适应性较强、掘进工效高,地表沉降及管片沉降均在安全可控范围内。研究成果可为南宁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城市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暗挖车站结构设计及施工对上部结构等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徐州地铁1号线车站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计算CRD工法施工过程引起的隧道及地表沉降变形,同时基于隧道拱顶以及上部地表竖向位移监测数据,分析影响地表沉降因素,结果表明:当隧道开挖下穿已有上覆建筑结构时,上覆结构会明显抑制由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量,约降低30% ~50%;地表沉降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也有显著降低;在洞内采用CRD工法分断面施工以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变形影响,暗法隧道施工采取适当措施能有效控制地层沉降,对上部建筑结构和周边地层影响可以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土建20标段工程提篮桥站、大连路站,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其中约3 km线路沿线临近居民住宅区,施工条件复杂,盾构机掘进施工难度大,工期紧迫。由于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辅助隧道盾构施工,克服了在地下水位高、岩层强风化、岩石强度低、渗透系数大等复杂施工条件下的隧道成洞施工难点,保障了隧道的顺利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为按期完成工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型盾构机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和以往施工经验的对比数据,研究并实施了大直径盾构机多编组长距离轨道运输关键技术。通过对多编组长距离轨道运输编组和运行组织采取有针对性的运输技术保障措施,研究并实施了在运渣量巨大的情况下多编组长距离轨道运输施工方案,在大直径盾构机掘进出渣时,保障多编组轨道设备能在长距离运输状况下达到安全、稳定、快速的运输作业状态,所取得的经验可为类似隧道轨道运输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全断面硬岩地层中,由于盾构机边缘刀具磨损后未能及时更换,开挖直径变小,导致盾体被围岩卡困后难以继续掘进。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某项目盾构机在全断面硬岩中脱困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脱困施工技术,提出防止盾构机被困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粒径地层高压喷射灌浆构筑防渗墙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粒径地层钻孔工效低、精度差、射流喷射范围小、形成墙体防渗质量差的缺点,研究了射流在大粒径地层内的作用机理,提出不同于细颗粒地层的射流作用方式,得出复杂地层高喷处理的可行性.选型配套国内外先进施工设备,并完成二管法、三管法高喷设备的配套,形成以高压力、大流量高压射浆为特点的高喷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盾构法施工技术在地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因为地质条件、站厅设置及地铁运行等外界因素,盾构法隧道施工存在不连续性,中间需要采用明挖或暗挖法施工。在明挖及暗挖隧洞中,盾构机如何快速、安全、节省成本的情况下通过空推段施工,为盾构机下步施工提供条件,成为盾构机空推的关键和首要任务。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区间盾构机空推方案实施为依托,介绍超大直径盾构机依据自身推力+预留孔洞的方式空推通过矿山法暗挖隧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原海瑞克盾构机适用于6000/5400-1500×36°规格管片,而现深圳地铁12号线需使用6200/5500-1500×22.5°,管片分度及直径均不一样。为适应不同管片尺寸、节约成本及满足深圳地铁12号线隧道开挖直径需求,盾构机扩径改造成了首选方案。通过此次盾构机扩径改造并投入施工中表明,满足施工需求,各项技术指标良好。在高强度全断面硬岩中掘进良好适用,但在软土中掘进中,由于渣土改良效果欠佳,导致掘进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