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本文着重探讨了公路双联拱隧道中隔墙的各种施工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双联拱隧道中隔墙部渗漏水原因,从结构上提出双联拱隧道的中隔墙部防、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5.
6.
7.
基于单洞工法施工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后行洞施工紧邻先行洞,后行洞和先行洞施工时掌子面 的纵向间距对围岩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不可忽视。以云南省某隧道为工程依托,建立三维弹塑 性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了连拱隧道动态施工的仿真研究,对连拱隧道开挖中监测断面拱顶沉降 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的空间影响效应、左右洞的相互影响效应进行分析。为避免施工中两洞影响区域的 叠加,从先行洞拱顶沉降变化得出合理间距不小于 32m(约 2.5D),根据支护结构受力得出合理间距不 小于 28m(约 2.2D)。综合来看,两开挖面的合理间距应控制在 32m(约 2.5D)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爆破方案条件对隧道结构的影响,保证施工安全,以某短隧道为例,采用 LS-DYNA 显式动力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爆破施工方案条件下后行洞对先行洞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上台阶 不同进尺爆破引起垂直中墙方向的振速最大,内圈及周边爆破段大于掏槽及辅助段,迎爆侧振速明显大于 背爆侧;沿隧道轴线方向,对应爆破掌子面前方未开挖处的振速大于后方已开挖处的振速,后方振速衰减 速率大于前方;上下台阶进尺爆破药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上台阶爆破引起临近隧道中墙以上测点振速大 于下台阶,下台阶对拱脚及仰拱测点影响较大。此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确定山顶危石爆破振动速度的控制指标是一个特殊问题,爆破规程中对此项指标未作明确具体规定。某隧道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在山顶危石处设置了6个传感器,通过对竖直振动速度和水平振动速度的监测和数据分析,提出了该危石的振动控制指标[V]≤7cm/s及一些具体的施工建议,为此类相关的爆破提供了数据支持,得出的指标及建议可以在同类爆破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11.
高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2):66-70
西安地铁五号线区间隧道需要下穿既有西康铁路,为确保施工期间铁路的安全运营,在充分进行线路条件、开挖断面、施工工法等方面比选的基础上拟定了设计方案,提出了辅助工程措施,并采用有限元程序对地铁双连拱暗挖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大管棚和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作用下,隧道采用中洞法开挖,并设置临时仰拱的设计方案能有效控制地层及铁路路基的沉降变形,既有铁路的变形值满足相关保护标准的要求,地铁隧道施工不会影响既有铁路的正常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2.
13.
洞室爆破施工振动控制技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破振动是在核电站内工程爆破的关键控制因素。对相应的装药量、爆源距条件下监测的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振动衰减规律,以此指导施工和控制爆破振动,保证核反应堆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16.
为优化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降低围岩沉降量,以荣乌高速公路黄土岭隧道为依托,采用岩土分析软件GTSNX模拟黄土岭隧道的施工过程,定量分析了多种复杂情况下双连拱隧道在采用不同施工方案时围岩的应变情况,说明了隧道偏压情况下先开挖偏压较大一侧洞室有利于降低隧道围岩变形量以及三层衬砌中第一次初支较第二次初支对降低围岩变形量的影响更大,得出的优化方案可为今后相关的双连拱隧道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万安水利枢纽底孔坝段下游中隔墙遭特大洪水毁坏,根据运行要求必须将其拆除。针对拆除对象的结构、附近已建建筑物的安全及施工条件等特征,选定控制爆破拆除方案。简述爆破参数设计、安全防护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万利水利枢纽大坝底孔段下游中隔墙遭特大洪水毁坏,根据运行要求,必须将其拆除。根据拆除对象的结构、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及施工条件等特征,选定控制爆破等方案。本文简述了爆破参数设计、安全防护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1工程概况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位于第二松花江干流上的丰满峡谷口,是在原丰满大坝下游120 m处新建一座大坝,并利用原丰满三期工程。大坝施工区域主要位于丰满发电厂内。1.1地形地质条件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坝址区位于第二松花江中游丰满峡谷口,谷地宽约450 m,大坝坝基分左、右岸两个部分。开挖范围内整体地形较缓,除左岸坝肩开挖区地形坡度较陡外,左岸地形坡度一般25°~35°, 相似文献
20.
团结水电站为堆石坝,采用大爆破方法一次开采全部上坝石料,爆破总药量为628.595t。由于爆破药量大,爆破的振动影响是工程的关注问题。在爆破时对坝区的地震动效应及各水工建筑物的影响进行了观测研究,从实测资料对工程安全进行了论证,并给出了这次大爆破地震动速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