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NSCT移不变形、多尺度性和多方向性等特点,结合脉冲耦合神经网络,量融合规则,高频系数则采用PCNN融合规则。最终对融合后的系数经NSCT 逆变换得到了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好地保留了原图像中的有用信息,并提高了融合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方向区域的NSCT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方向区域的NSCT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NSCT分解,获得不同方向的高低频子带。其次对高低频系数,根据不同分解层的方向特性,按方向区域能量的规则进行融合。最后,通过反变换获得融合图像。该方法既保留了Contourlet变换方法的多尺度多方向特性,又具有移不变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有效可行,对比常用的区域融合算法,获得了更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3.
袁金楼  吴谨  刘劲 《红外技术》2015,37(11):957-961
针对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的压缩感知图像融合算法,存在融合图像局部细节信息表达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SCT与离散小波变换(DWT)的压缩感知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NSCT变换,得到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然后,对高频系数进行压缩融合,并通过重构算法恢复融合的高频系数;而对低频系数,采取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最后,对融合的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进行NSCT逆变换,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使融合图像的质量,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最终的融合图像具有更多的细节特征和更清晰的边缘轮廓.  相似文献   

4.
基于局部能量的NSCT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红外和可见光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在低频系数上,采用基于局部能量比与基于局部能量加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融合;在高频系数上,定义了局部尺度方差的概念,并以局部尺度方差为测度进行取大融合;最后对融合系数进行重构得到融合图像。使用该算法对两类不同目的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了融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在保留图像细节信息、增加信息量、方便目标检测方面都有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下环境采集到图像质量发生严重退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 Contourlet Transform, NSCT)的水下图像清晰化算法.先对图像预处理,补偿红色通道,再进行白平衡和锐化,把白平衡图像和锐化图像作为输入,进行NSCT分解.对于低频分量,提出了一种区域方差与加权拉普拉斯能量和的融合方法;采用了改进的引导滤波对高频分量进行处理;最后进行逆NSCT变换和颜色校正,获得清晰的水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纠正了水下图像色偏,提升图像对比度,突出细节信息,显著提高了水下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杨如红  邵振峰  张磊 《激光与红外》2014,44(9):1055-1059
采用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模型提出了基于四阶相关系数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融合图像进行多尺度和多方向分解;对于低频分量,充分考虑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物理特性的差异,采用基于区域平均梯度的融合策略;对高频分量采用四阶相关系数匹配策略来选择合适的高频系数;最后对融合后的系数进行NSC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算法能更好地保留目标信息,同时也显著地提高了图像的信息量,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融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洋弱目标监测存在因背景、海雾影响而"认不清"、"看不远"的问题,提出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结合的多源图像融合算法。首先使用非下采样塔式结构滤波器组分解其预处理得到的偏振长波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而采用神经网络得到初次融合图像与短波红外图像的图像特征,并从这些特征中提取权重,然后将特征图像取相对应的权重,融合得到最后的图像。该算法充分利用了红外图像亮度、强度信息和偏振光穿云透雾的特性,突出了目标轮廓细节,提高图像对比度,从而达到清晰识别海面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韩红光 《红外技术》2015,37(1):34-38
结合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提出了一种红外图像改进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Improved Non-local Means Filtering,INLMF).该算法首先对红外噪声图像进行多尺度NSCT变换,其次分别从相似图像块自适应划分方法以及滤波权重计算方法2个方面对经典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进行适当改进,将改进后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INLMF)应用于处理高频分解系数,然后将滤波后的高频分解系数与低频分解系数进行重构,得到去噪后的图像,最后对去噪后图像采用非负支撑域有限递归逆滤波(Non-negativity and Support Constraints Recursive Inverse Filtering,NAS-RIF)算法进行图像复原,以尽可能消除因滤波造成的图像失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滤波效果优于NLMF及其已有的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在复杂环境下存在细节缺失,特征单一导致目标模糊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红外与可见光目标特征信息,同时利用NSCT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源图像的高频系数与低频系数;其次,结合目标特征图利用自适应模糊逻辑与局部方差对比度分别对源图像高频子带与低频子带进行融合;最后,通过逆NSCT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并与其他5种传统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多个客观评价指标上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图像拼接的速度和拼接图像的视觉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图像拼接方法.首先利用角点检测算法获得待拼接图像的匹配点,选取以匹配点为中心的空间频率最大的一定大小的子图像为模板,利用流形上的优化算法求解变换参数;再将待拼接图像分解为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的子频带图像,在变换域进行对应的拼接;最后利用重构算法将拼接的各个子频带图像进行反变换,得到最终的拼接图像.实验表明,此方法速度更快,视觉效果更好,拼接后的图像更加自然,过渡更平滑.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多传感器图像融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建  焦李成  孙强 《电子学报》2007,35(10):1934-1938
根据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同时具有多尺度多分辨分析和平移不变性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方法,将其应用于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的两个重要领域——多聚焦图像融合和高分辨、多光谱图像融合,从视觉效果和信息量指标方面对融合图像进行主观评判和数值评价.实验中将本文方法与Contourlet变换、小波变换、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融合结果具有更优的视觉质量和量化指标,能很好地将源图像的细节信息融合在一起,拓广了NSCT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最新发展的无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同时具有方向性、各向异性和平移不变性的特点,并结合多孔小波变换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无下采样小波-Contourlet变换图像融合算法.通过对航空图像进行无下采样小波-Contourlet变换的多分辨分解得到高频和低频系数,并根据不同分解面的系数特性,采用不同的加权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变换法,取得了更佳的融合结果.  相似文献   

13.
甄媚  王书朋 《红外技术》2019,41(4):341-346
针对传统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存在显著性信息保留不完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加权平均融合算法.首先,该方法通过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将源图像分解为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高低频分量.然后,针对低频分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的自适应加权平均融合规则,用于保留源图像中的重要信息.对于高频分量,本文采用绝对值取大的融合策略.最后,根据融合后的高低频分量重构出最终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传统融合算法相比,在主观视觉和客观指标上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逻辑与NSCT的彩色图像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灰度融合图像色彩单一,视觉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SCT变换与模糊逻辑的多聚焦彩色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彩色图像进行IHS变换,然后对亮度分量I进行NSCT分解,采用高斯隶属度函数确定低频分量自适应加权系数,对高频系数采用\"模值取大\"的融合准则进行融合,再通过NSCT逆变换,得到融合后的亮度分量,并由此计算融合后的色度分量和饱和度分量,实现彩色图像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色彩鲜明、边缘细节清晰、更加符合人眼视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同一场景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首先采用NSCT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各带通方向子带系数.然后,针对低频子带系数的选择,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物理特征的\"加权平均\"系数选择方案;针对各带通方向子带系数的选择,结合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能量匹配的系数选择方案,得到融合图像的NSCT系数.最后经过NSC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获得较理想的融合图像,其融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基于离散小波变换以及离散小波框架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非抽样双树复小波变换(UDT-CWT)与基于块主元旋转的非负矩阵分解(BPP-NMF)相结合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利用UDT-CWT具有完美的平移不变性及良好的方向选择性,首先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并得到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系数;然后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块主元旋转的非负矩阵分解的融合策略,高频系数则选用高斯加权区域能量与区域标准差一致性选择的融合准则。最后对融合后的系数进行UDT-CWT逆变换得到重构图像。选用多组多聚焦图像进行融合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主观视觉、客观方面的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融合算法不仅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在客观评价指标也优于一般的融合策略,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斑点方差估计的非下采样Contourlet域SAR图像去噪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霞  焦李成  刘芳  沙宇恒 《电子学报》2010,38(6):1328-1333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固有的相干斑噪声严重影响图像质量,使得SAR图像的自动解译十分困难.本文联合SAR图像的统计特性和非下采样Contourlet对SAR图像细节信息的良好刻画能力,提出一种新的非下采样Contourlet域SAR图像去噪算法,通过估计到的各个高频方向子带的斑点噪声方差和变换系数模值的局部均值,对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系数进行判定,保留信号系数,抑制斑点噪声系数,实现SAR图像去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斑点抑制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持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8.
李康  周锦标  赵乾宏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9):178-179,182
为了有效增强图像的细节信息,研究了基于无抽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象增强方法。首先将待增强图像进行无抽样Contourlet变换,然后使用映射函数对无抽样Contourlet系数进行增强处理,最后进行无抽样Contourlet反变换得到增强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图像的微弱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