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近红外光谱高维、非线性、大量噪声对定量建模的影响,将深度自编码网络引入到光谱特征学习中,提出一种改进卷积自编码网络的特征提取方法(1D-BCAE),并将其应用到烟叶关键指标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建模中,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健性。首先利用适合光谱数据的一维卷积核和池化窗口进行特征提取,其次在编码过程中加入BasicBlock模块和批归一化(BN)结构优化网络结构,减少了参数量和计算量的同时,降低了光谱中的噪声和非线性特征的影响,优化了网络的训练效率。通过设计一种对应相连的结构,把编码器中各模块的参数传递给相应的解码器,减少了网络训练过程中细节特征的丢失。通过实验对比重构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分别采用全谱段和主成分分析(PCA)、卷积自编码(CAE)网络、1D-BCAE提取后的特征结合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了关于烟叶中烟碱、总糖指标的定量模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D-BCAE能有效学习高维数据中的内在结构和非线性关系,所建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性能。所提方法实现了对待测组分光谱信息的有效提取,对建立稳健校正模型、降低模型复杂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卷烟近红外光谱高噪和高冗余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F)和主成分分析(PCA)的特征优选方法RF-PCA,建立了5种不同质量级别卷烟的分类模型,并和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高维数据样本进行分类,用于甄别卷烟品质真伪。特征选择可以过滤与分类不相关的特征,而通过PCA方法可以消除冗余特征的不良影响,并可进一步降低特征维数。实验表明:RF-PCA方法能有效地剔除近红外光谱数据中的噪声特征和冗余特征,提高了分类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编码网络特征降维的轻量级入侵检测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入侵检测方法受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约束,在高维特征空间计算时面临“维数灾害”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编码网络的支持向量机入侵检测模型(AN-SVM).首先,该模型采用多层无监督的限制玻尔兹曼机(RBM)将高维、非线性的原始数据映射至低维空间,建立高维空间和低维空间的双向映射自编码网络结构,进而运用基于反向传播网络的自编码网络权值微调算法重构低维空间数据的最优高维表示,从而获得原始数据的相应最优低维表示;最后,采用SVM分类算法对所学习到的最优低维表示进行入侵识别.实验结果表明,AN-SVM模型降低了入侵检测模型中分类的训练时间和测试时间,并且分类效果优于传统算法,是一种可行且高效的轻量级入侵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石油油品在一定的激发光照射下可产生相当强度的三维荧光光谱,是鉴别和分析石油污染物的重要依据。由于石油油品的荧光光谱特征复杂、数据庞大,不宜直接用数学模型描述,也不宜简单依靠人工观察分析。因此,根据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理论提出了一种直接利用石油油品原始荧光数据进行CNN建模的方法,利用其强大的非线性运算能力、自适应表示学习能力,自动隐性地从训练数据中进行特征学习,实现水环境中石油污染物种类识别。通过大量的荧光实验构建了石油油品(汽油、机油、柴油)的训练和验证光谱数据集,基于Python深度学习框架Keras建立了CNN模型,并对CNN模型在光谱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验证与测试实验,实现了被测油品的种类判别。实验结果表明:该CNN模型对3种油品的训练集与验证集三维荧光光谱的分类准确率都达到了99.76%,综合测试分类准确率达到82.65%,对单物质分类准确率为100%,验证了三维荧光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实现对石油油品准确可靠的判别分类,也为进一步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水环境污染物智能识别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为环境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特征提取技术的鲁棒性的需求也持续增加。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作为多层次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从高维数据中进行特征提取并从分层表示中学习的能力,在分类识别任务领域中的表现优于手工选择特征的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自动学习高维的EEG数据集从而提取有效特征,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脑机接口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趋势。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和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是深度学习中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的三大主流算法。主要介绍了这三大主流深度学习算法的基本原理。为了探索能更好契合脑电数据特点的分类模型,还探讨了它们在BCI中集成其他方法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5G电力虚拟专网中高维、不均衡和分布式的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联邦对抗学习的分布式异常检测算法。首先,鉴于生成对抗网络在获取高维复杂数据分布方面的优势,采用具有梯度惩罚的Wasserstien生成对抗网络(WGAN-GP)模型对网元中的多维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并获取其分布情况。其次,基于5G电力虚拟专网的管理架构,设计了一种基于联邦对抗学习的分布式异常检测框架,使分布式电力切片管理器能够协同训练全局异常检测模型,增强模型泛化能力。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基于联邦对抗学习的分布式异常检测算法的训练效率和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无损、快捷的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针对柑橘黄龙病检测成本高、可靠性差和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堆栈降噪自编码融合随机森林(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s Combined Random Forest,SDAE-RF)的柑橘黄龙病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多阶段预处理法对样本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SDAE对经过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实现柑橘样本深层特征的提取,最后利用RF的投票集成策略实现分类鉴别。为了验证SDAE-RF模型的性能,采用某公司提供的柑橘叶片近红外光谱数据为实例,以不同比例的训练集进行实验,并与ELM、SWELM、SVM、BP、SDAE和RF模型的鉴别能力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DAE-RF模型较其他算法在分类精度、算法稳定性以及训练时间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核加权RX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合核函数的加权RX算法,用于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在将原始高光谱数据非线性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以挖掘高光谱图像波段间蕴含的非线性信息后,自适应地赋予特征空间RX算子中采样协方差矩阵各光谱向量相应的权值.权值的大小与光谱向量到质心的距离成反比,从而削减了协方差矩阵中异常数据比重,使加权协方差矩阵更好地表征背景数据分布.最后利用核函数性质将高维特征空间的内积运算转化为低维输入空间的核函数计算,并根据高光谱数据特点线性组合新型光谱核函数和径向基核函数以改善算法性能.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利用真实的高光谱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特征空间的RX算法,能检测到更多的异常目标.  相似文献   

9.
余游  冯林  王格格  徐其凤 《电子学报》2019,47(11):2284-2291
如何将带有大量标记数据的源域知识模型迁移至带有少量标记数据的目标域是少样本学习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现有的少样本学习算法在源域数据与目标域数据的特征分布差异较大时存在的泛化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伪标签的半监督少样本学习模型FSLSS(Few-Shot Learning based on Semi-Supervised).首先,利用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建立一个关系型深度学习网络,并使用源域数据对网络进行预训练;然后,使用此网络对目标域数据进行分类预测,将分类概率最大的类标签作为数据的伪标签;最后,利用目标域的伪标签数据和源域的真实标签数据对网络进行混合训练,并重复伪标签标记与混合训练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主流少样本学习算法,FSLSS模型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及知识迁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背景残差数据的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光谱图像微小目标检测中存在的严重背景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残差数据的非线性异常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提取的背景光谱端元对图像各像元进行光谱解混,实现了目标信息和复杂背景信息的分离;接着将含有丰富目标信息的解混残差数据非线性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可以充分挖掘高光谱图像波段间隐含的非线性信息,并在特征空间利用RX算子完成目标的检测,从而在抑制大概率背景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了高光谱图像波段间的非线性统计特性.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利用真实的AVIRIS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经典RX算法、未抑制背景的特征空间核RX算法的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背景残差数据的检测算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和较低的虚警,且运算复杂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高效的处理高维数、高复杂性的非线性数据,发现其嵌入在源数据空间中的本维特征,提出了基于局部光滑逼近思想的流形学习算法,通过局部线性误差逼近最小化,实现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在FREY人脸数据库上进行降维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杨宏宇  常媛 《通信学报》2014,35(5):3-24
针对应用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利用Web日志的数据挖掘方法提出一种K均值多重主成分分析算法和基于该算法的App-DDoS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正常用户和攻击者的访问行为区别,给出提取统计属性特征的方法;其次,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数据降维特性并利用最大距离划分法,提出一种K均值多重主成分分析算法,构建基于该算法的检测模型。最后,采用CTI-DATA数据集及模拟攻击获取的数据集,进行与模糊综合评判、隐半马尔科夫模型、D-S证据理论3种检测方法的App-DDoS攻击检测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 KMPCAA检测算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在金属板带材表面缺陷检测中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但随着网络层数的增加 ,针对较小样 本的金属板带材表面缺陷数据集训练数据容易出现过拟合现象的问题,为此将残差网络与迁 移学习结合提出 了一种融合多层次缺陷特征的图像分类算法。该算法采用残差网络模块逐层提取金属表面缺 陷特征,获得丰 富的位置信息和语义信息缺陷特征的特征图,后续利用分类网络基于该融合特征图得到最终 分类结果,同时 对特征提取网络进行迁移学习,增加网络泛化能力,优化分类精度。利用钢带表面缺陷检测 数据集评估本文 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优于其他缺陷分类算法,分类 准确率可达到 99.07%,同时本文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和泛化性,在金属板带材表面缺陷智能检测中 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图像中某几类物体具有相似颜色特征而导致的分类困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隐蔽色特征物体的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针对可见光图像中具有颜色隐蔽性物体而难以区分的问题,通过将二维图像的邻域像素空间特征与高光谱图像的谱段特征相结合并使用改进的局部线性嵌入降维算法实现了空谱联合的特征降维,最终利用主动学习胶囊网络训练高光谱数据分类器从而实现场景内目标的分类。通过改进的主动学习函数可以对更具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标注,实现了利用小样本集对胶囊网络的训练,有效降低了样本的标注成本和模型的训练成本,提高了模型分类性能。实验表明,该算法运行在自建高光谱数据集上能够有效地分类隐蔽色特征物体和其他自然场景,针对隐蔽色目标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1%,针对所有类别物体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89.9%。  相似文献   

15.
深度学习就是机器学习研究的过程,主要通过模拟人脑分析学习的过程对数据进行分析。目前,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获得了较大发展,并且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网络流量分类和异常检测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移动智能手机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其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针对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对于流量分类需要人工提取特征、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程序流量分类算法。首先,将网络流量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去除无关数据字段,并使数据满足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特性。其次,设计了一种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从网络结构、超参数空间以及参数优化方面入手,构造了最优分类模型。该模型通过卷积层自主学习数据特征,解决了传统基于机器学习的流量分类算法中的特征选择问题。最后,通过CICAndmal2017网络公开数据集进行模型测试,相比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流量分类模型,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提高了2.93%和11.87%,同时在类精度、召回率以及F1分数方面都有较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周乐意  余文涛  陈嘉宇  孙洪 《信号处理》2013,29(9):1163-1168
地物目标建模是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er, SAR)图像解译和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基于流形学习的建模方法得到发展,可望适用于依据微波散射机理成像的SAR图像建模。本文采用球流形嵌入(SLE)方法来实现SAR地物目标建模。该方法实质上是对SAR图像的高维描述或表达进行非线性降维,得到相应的低维流形结构,其分量就是SAR图像的本质特征,由于削弱了原始高维表达中的冗余信息,可用来更加精确地描述和解译地物目标,同时由于维数的降低,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为验证其有效性,本文将其应用于SAR图像场景分类,采用简单的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r, KNN)分类器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分类器。实验结果证明基于本文方法对SAR图像地物目标建模是有效的,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杂波背景下海面小目标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AE?GA?XGBoost算法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使用堆栈自编码器对待检测信号自适应提取深层次特征,将时域、频域分别提取的特征组合为高维特征,增强特征的差异性。引入遗传算法对XGBoost中超参数进行寻优并更新,利用超参数更新后的模型对高维特征进行评估分类。利用IPIX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多组分类检测方法相比,所提检测方法对于高海况数据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HH极化下#17与#280数据的检测率分别达到了80.02%与82.73%。  相似文献   

18.
利用CNN的海上目标探测背景分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雅楠  刘宁波  丁昊  关键  黄勇 《电子学报》2019,47(12):2505-2514
该文主要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海上目标探测背景分类方法.以CNN中的经典网络LeNet为例,基于IPIX雷达实测数据集,进行控制变量的模型训练,对分类准确率、训练速度、一维信号的二维特征图变化等进行分析,基于实测数据集验证了利用CNN在一维雷达回波信号中进行海杂波与噪声分类的可行性,并同步分析了数据预处理、单个样本序列长度、网络结构参数等影响因素对分类准确率的影响,并针对典型探测场景分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LeNet卷积神经网络在海上探测背景区分方面,具有很高的分类准确率,并且数据预处理方式、单个样本序列长度对结果影响显著,而网络结构参数有一定的调节区间,在此区间内调整,影响不显著,所提方法在顺/逆浪向、高/低海况条件下杂波分类与杂噪分类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禹青  陈恳  李萌  李斐 《电信科学》2018,34(10):65-71
所提方案在传统解析字典算法基础上,加入局部拓扑项用以描述数据之间的结构信息,同时用l1/2范数代替 l1范数作为稀疏约束,从而提高表示系数的稀疏度。在特征提取上,融合了包含丰富运动信息的相互作用力直方图与包含纹理信息的梯度方向直方图,然后用改进的字典对特征数据进行训练,最后通过计算测试样本在该字典下的重构误差来判断测试样本是否为异常样本。在标准行为库U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数据库上进行的实验证实了算法具有较高的性能。与传统的算法相比,提出的改进的解析字典分类算法在针对人群异常事件中取得了更为有效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光纤窃听是信息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但其隐蔽性较高的特点导致筛查困难。针对通信网络中面临的光纤窃听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光纤窃听检测方法。首先基于窃听对传输物理层的影响,设计了 7 个维度的特征向量提取方法;其次通过实验,模拟窃听并收集特征向量,利用两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检测和模型优化。实验证明,神经网络分类算法的性能优于K近邻分类算法,其在10%分光窃听中可以实现98.1%的窃听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