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使用数据平滑方法消除交通流数据的趋势,利用由多个限制玻尔兹曼机模型构成的深度信念网络模型学习交通流特征,并结合支持向量回归预测短时交通流,根据预测结果和排队消散时间实时判断车流放行方向以及进口放行绿灯时间,实现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分别将延迟时间和节点数设置为...  相似文献   

2.
研究智能交通控制网络的短时交通流准确预测问题.为保证智能交通控制的效率,短时间内采集交通流信息并作为预测参数快速完成交通流的预测,然而短时间内采集到的交通流数据有限,数据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传统的交通流预测方法针对短时采集的相关性不明显的数据进行预测,存在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难题,提出采用多维标度法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多维标度法处理采集到的短时交通流数据得到数据间的潜在相关性,避免因短时数据间相关性不明显而造成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然后根据数据相关性建立交通流预测模型,按照预测算法流程完成交通流的预测.实验表明,改进方法能够根据短时交通流数据准确完成交通流的预测,保证了智能交通控制网络的效率和性能.  相似文献   

3.
绿色能源互补智能电厂云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现代电力系统中设施庞杂、多源异构海量数据难以有效处理、“信息孤岛”长期存在以及整体优化调度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基于云控制系统理论, 以智能电厂为研究对象, 本文提出了智能电厂云控制系统(Intelligent power plant cloud control system, IPPCCS)解决方案. 基于智能电厂云控制系统, 针对绿色能源发电波动性强、抗扰能力差的问题,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采集到的风电、光伏输出功率进行短时预测, 获知未来风、光机组功率输出情况. 在云端使用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EMPC)算法, 通过实时滚动优化得到水轮机组的功率预测调度策略, 保证绿色能源互补发电的鲁棒性, 充分消纳风、光两种能源, 减少水轮机组启停和穿越振动区次数, 在为用户清洁、稳定供电的同时降低了机组寿命损耗. 最后, 一个区域云数据中心的供电算例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云模型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短时交通流预测的精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短时交通流智能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云模型拟合交通流,分别用历史交通流和当前交通流建立历史云和当前云,共同生成预测云,用采预测交通流.结合广州市某交叉口交通流量采集数据,进行了仿真试验,以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两个指标来衡量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了该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该方法既考虑到交通流历史变化,又顾及交通流实时变化,同时将交通流做整体性处理,很好地避开了噪声引起的预测误差问题,兼顾了预测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路口交通拥堵现象,结合雾计算和强化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FRTL(fog reinforcement traffic light)交通灯控制模型,该模型根据实时的交通流信息进行交通灯智能协同控制。雾节点将收集到的实时交通流信息上传到雾服务器,雾服务器在雾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雾平台结合处理后的共享数据和Q学习制定交通灯控制算法。算法利用检测到的实时交通数据计算出合适的交通灯配时方案,最终应用到交通灯上。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分时段控制方式和主干道控制方式(ATL)相比,FRTL控制方法提高了路口的吞吐量,减少了车辆平均等待时间,达到了合理调控红绿灯时间、缓解交通拥堵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快速交通拥堵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动车技术是近年来智能交通系统中所采用的、获取道路交通信息的先进技术手段之一,可作为大规模实时交通监控的数据源.由于浮动车数据规模庞大,从大量移动对象中有效处理流数据是其中一大难点.采用相似轨迹聚类的思想,结合与拥堵特征相关的交通参数,提出了拥堵同伴发现算法.该算法能从浮动车轨迹流数据中筛选出可能发生拥堵的浮动车数据,从而对拥堵区域变化趋势进行概化预测,由预测结果决定负载处理方式.此外,设计基于预测的多优先级调度算法用以实现整个监控流程.提出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处理浮动车数据的代价,实现快速交通拥堵监控.通过在城市路网中大规模出租车轨迹数据上的实测,验证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交通流预测是智能交通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对于实现精准调度、优化交通流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交通流预测方法往往难以满足对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基于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交通流预测方法,并使用METR-LA数据集对这一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场景下展现了良好的预测性能,有效适应了城市交通系统的时空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23,(6):1405-1416
交通流预测是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环节。然而,交通流复杂多变,一方面城市道路之间联系性强,另一方面道路交通情况还会随着时间呈现动态变化。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尝试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提取交通流中复杂的结构特征,但是局部特征提取的过程缺乏灵活性,同时忽略了时空特征的动态变化性以及局部和全局时空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图小波和注意力机制的交通流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变换和自适应矩阵分别提取交通流局部和全局空间特征信息,并结合改进的循环神经网络提取局部时间特征信息。同时,该方法通过注意力机制来捕获时空动态变化性,并利用一种时空特征融合机制来融合局部和全局时空特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提取真实交通数据集中空间和时间特征,预测效果优于现有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数据挖掘算法在交通状态量化及识别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亚  钱洪波  叶亮 《计算机应用》2008,28(3):738-741
在智能交通系统(ITS)环境下,以交通检测器采集的海量交通流信息为对象,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即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挖掘方法、结果分析与评价、模式应用等进行新的信息提取,提出了各阶段的要求和聚类分析及模式识别的算法,最后从海量数据中得到新的有用信息交通状态分类,同时使用实时采集交通流数据进行交通状态判别。实验结果表明识别状态能够准确反映实际交通状态。  相似文献   

10.
《自动化博览》2022,(10):36-38
<正>1项目背景1.1行业背景随着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交通基础设施中,城市交通逐步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源检测数据分散、信号控制设备及其系统平台彼此不兼容等问题。东土打造的基于边缘计算+AIOT的实时智能交通控制系统采用“云-边-端”AIo T架构,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强化学习、交通控制与仿真和边缘计算、物联网控制等技术,创新构建了“边缘计算+实时自适应算法+广域控制”的融合应用系统,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数据统一处理困难、数据处理高时延困难、资源计算和优化控制困难、不同部门业务联动困难等交通控制行业亟待突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Along with the advent of 5G era,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for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enters into the fast lane.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big data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r- 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nd so on, the whole process and all-round intelligent control are carried out in traffic construction, traffic management, road transportation, traffic service and so on, so as to ensure smooth and safe travel and to provide good servic- es to road, railway, civil aviation, water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It is the important feature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n the 5G er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rend of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5G network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 tion, which is the research basis of perfecting transportation service and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promoting the intelligent and modern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郭戈  许阳光  徐涛  李丹丹  王云鹏  袁威 《控制与决策》2019,34(11):2375-2389
网联车辆、交通大数据、共享出行等技术给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应用革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全面总 结共享出行系统、网联车辆协同优化控制、交通大数据分析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论述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进展,特别对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及出行需求预测、共享出行系统车辆调度、交通网及电网联合优化、网联车辆协调控制及车-路协同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快速发展、道路建设不足等多重压力下,城市交通负担越来越重.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如何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道路的通行效率是缓解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设计一种基于交通流量自适应控制的路口子系统为目标,首先分析、研究了交通管控系统的相关算法和相关信息系统的现状,在综合现有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交通管控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包括路口子系统、区域中心和信息与控制中心等3部分.通过路口子系统实现交通流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路口本地的智能控制;设计并实现了路口子系统的检测方案,路口子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本地的智能控制是云数据存储,以及实时的交通信息平台发布的关键,同时对于实现多个路口的协调管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是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技术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目前的方法对历史数据具有较高的依赖程度,或者具有较高的计算成本,或者不能有效反映实际中较复杂的交通网络及各结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依赖的不确定性,或者多种模型的组合使得预测方法较复杂.贝叶斯网是一种重要的概率图模型,本文以交通网络结构为基础,利用概率图模型在不确定性知识表示和推理方面的良好性质,考虑路口交通流量及其预测的时序依赖特征,构建了带有时序条件依赖关系的交通贝叶斯网.进而针对短时交通流量预测的实时性和高效性要求,提出了基于Gibbs采样的交通贝叶斯网近似概率推理算法,并进行交通流量的短时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交通贝叶斯网构建、近似推理以及相应的短时交通流量的预测方法,具有高效性、准确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研究,针对人、车及路的矛盾设计制作了一套低成本的实验室级别的智能交通系统装备.该系统包括小型城市模拟场景和智能小车,根据OpenMV的机器视觉模块,通过OV7725摄像头采集实时路况信息,以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采用图像识别算法实现对智能小车行驶速度与方向的控制.通过调试验证,实现了模...  相似文献   

16.
交通状况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车流量是交通状况最直接的体现,因而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城市中的道路本身带有空间拓扑性质,另一方面车流量随时间动态变化。因此交通流量预测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数据中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依赖进行建模。针对这一特性,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和注意力机制来探索交通流量数据中的时空依赖关系,提出基于时间图注意力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空间依赖方面,使用图卷积网络与注意力结合的学习算法对不同影响程度节点分配不同的权重,加入节点自适应学习,有效提取空间特征;时间依赖方面,使用时序卷积网络对时间特征进行提取,通过扩张卷积扩大感受域从而捕获较长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由图注意力网络和时间卷积网络构成一个时空网络层,最终连接到输出层输出预测结果。该模型使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结合的方式提取空间特征,充分考虑了道路间的空间关系,利用时序卷积网络捕获时间特征。在两个真实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后发现,在未来15 min、30 min、60 min的时间段内该模型都有良好表现,结果优于现有基准模型。  相似文献   

17.
智能交通系统是集群智能技术的典型应用之一. 为解决现有智能交通通信网络脆弱性检测方法复杂度高、实时性差的问题, 提出引入深度学习技术对网络脆弱性检测方法进行设计. 先利用多智能体网络协同和消息传输机制与智能交通系统车辆间协作通信网络的共通性, 将智能交通系统通信图脆弱性检测问题建模为对多智能体网络r-鲁棒值的求解问题. 再针对随网络节点数目增多r-鲁棒值求解成NP难问题, 设计给出一种融入残差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 将鲁棒值求解问题转化为深度学习图分类问题. 所提算法可有效应对动态多变的智能交通通信网络并对其实现快速精准的脆弱性检测. 最后通过一组典型交通场景的仿真实验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人们交通出行的选择之一。但受智能网联汽车自身环境感知系统对特定道路交通场景信息处理的局限,无法实现在所有行驶工况下安全高效的运行,其需车路协同路侧感知技术的辅助方能更安全高效的运行。海量的车路协同感知数据是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车路协同、运行分析和科学管理的宝藏,理解和分析这些数据是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的关键。面对车路协同路侧多传感器的不同数据,如何高效准确地挖掘和提取雷达、视频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维度的数据,实现对重点交通场景(如视野盲区、急转弯道、隧道、桥梁)和交通事件、环境、设施安全等的雷达、视频数据进行快速融合检测、识别与检索,通过蜂窝车联网C-V2X网络在一定时延范围内有效地将路侧感知融合结果数据发送给智能网联汽车,确保其安全高效的行驶,是面向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的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的关键问题。基于智能网联汽车其自身环境感知能力,对道路智能基础设施感知网络中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基于误差方差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与非智能道路相比,其效率更高,更加智能化,可有效解决道路交通运行环境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交通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19.
The academic and industry have entered big data era in many computer software and embedded system related fiel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bl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reas in the real big data application scenarios. However, it is posing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manage the traffic lights efficiently due to the accumulated dynamic car flow data scal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NeverStop, which utilizes genetic algorithms and fuzzy control methods in big data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NeverStop is constructed with sensors to control the traffic lights at intersection automatically. It utilizes fuzzy control method and genetic algorithm to adjust the waiting time for the traffic lights, consequently the average waiting time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 prototype system has been implemented at an EBox-II terminal device, running the fuzzy control and genetic algorithms.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prototype system demonstrate NeverStop can efficiently facilitate researchers to reduce the average waiting time for vehicles.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生态流量监管能力及推进小水电的绿色发展,针对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智能化、信息化不足等问题,围绕生态流量监管的关键环节及业务管理需求,提出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存储层、支撑服务层和应用层的五层总体架构设计。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重点从组网方式和接入协议上阐述了物联网的接入架构,提出使用深度学习实现视频图像智能分析进行下泄流量监测,提出使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模型进行预警预测。 应用微服务架构、云服务、WebGIS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具有生态流量监测、设备管理、地图控制、预警管理及数据可视化等功能的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平台,可有效监管水电站泄流行为特征,为流域、水系提供“生态流量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