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突发模式光模块在系统应用中需要快速响应光探测电流的变化并维持光功率恒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突发模式的光通信激光驱动器的 APC(自动功率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控制,能快速建立偏置电流,在全温度范围内保持发射光功率和消光比稳定;也能快速响应突发信号,在2 ns内关断和打开输出偏置电流,满足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突发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无前导字节的突发模式光接收机在系统兼容性和提高传输效率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有前导字节的突发模式光接收机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在理论上给出了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误码率公式,分析了不用前导字节对接收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ATM)无源光网络(APON)的实际要求,对直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动态峰值检测的突发模式接收机其灵敏度代价和传输容量代价过高,而基于局部峰值检测的突发模式接收机则可较好满足APON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可以实现低成本、远距离的宽带接入。本阐述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的结构、原理并提出上行突发模式方案。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应用于万兆无源光网络(XGPON)光线路终端(OLT)收发模块的2.5Gbit/s突发接收机的基本原理,为了提高接收机性能,采用自动调节电路频域特性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接收电路,该电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间隙内建立接收信号,同时还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齐江  乔耀军  陈树强  管克俭 《电子学报》2001,29(10):1409-1411
本文根据异步传输模式(ATM)无源光网络(APON)的实际要求,对直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动态峰值检测的突发模式接收机其灵敏度代价和传输容量代价过高,而基于局部峰值检测的突发模式接收机则可较好满足APON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ATM-PON上行突发同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龙江  邱琪  罗正华 《数字通信》2000,27(1):31-32,58
上行突发同步是ATM-PON的关键技术,介绍2种解决突发同步问题的可行的方法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8.
王坤  石旭刚  杨扬 《激光与红外》2005,35(10):788-790
文章介绍了PHOTON的PT8785 - 53 - 3T - SC /PC - LT和PT8359 - 53 - 6T - SC /PC- NU光模块技术参数和工作原理,并给出在EPON方案中的具体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TDMA无源光网络(PON)接入系统突发模式发射所采取的几种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周鹏  陈伟 《半导体光电》2003,24(3):200-202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APON系统的155Mb/s突发式光发射模块,选用朗讯公司LUBLD155作为激光器驱动芯片,通过采用峰值检测的自动功率控制技术控制发射模块的输出光功率。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块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完全能够满足APON系统的要求,眼图张开度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宽带接入APON系统中155Mb/s突发式光发射模块的设计和测试结果,通过采用峰值检测的自动功率控制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半导体激光器(LD)做光源发出突发光信号.  相似文献   

13.
于颖韬  杨爱武  刘舒书 《激光与红外》2006,36(12):1127-1129
文章介绍了激光二极管驱动源的基本构成,针对负载激光二极管电气特性和驱动源本身的特点,提出了利用硬件和软件进行双重快速保护的方案,对驱动电流过流、负载故障、模块电压故障、水冷故障等采取保护措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中介绍了一种速率为1.25Gbit/s的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设计。为了保持工作中的稳定平均输出功率和恒定消光比,采用了温度补偿电路和自动功率控制电路。介绍了调制主通道的结构和其他功能模块的结构和实现原理,并介绍了部分电路和仿真结果。芯片采用0.35μm BiCMOS工艺实现.实测结果表明在 3.3V供电电压,1.25Gbit/s速率下,电路输出眼图清晰,可以提供5~85mA调制电流。可以满足光纤通信系统和快速以太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0 Gb/ s 0. 18 􀀁m CMOS 激光二极管驱动器芯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恺  冯军  王志功 《电子器件》2004,27(3):416-418
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的10Gb/s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电路。核心单元为两级直接耦合的差分放大器,电路中采用了并联峰化技术和放大级直接耦合技术以扩展带宽,降低功耗。模拟结果表明,在1.8V电源电压作用下该电路可工作在10Gb/s速率上,输入单端峰峰值为0.3V的差分信号时,在单端50Ω负载上的输出电压摆幅可达到1.4V,电路功耗约为85mW。  相似文献   

16.
高功率脉冲二极管激光电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高功率脉冲二极管激光电源。该电源采用达林顿功率模块对信号进行放大,具有高功率、大电流、调节方便等特点,可输出电流峰值10~150A、脉频25~1000Hz、脉宽50~1000μs范围内连续可调的稳定矩形脉冲,同时以一定的精度显示频率、脉宽、电流峰值。  相似文献   

17.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根据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工作特性,设计了一种以VICOR电源为功率模块,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为大功率变换器件的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该驱民源电路简单,能有效地抑制电源的浪涌冲击,保证了激光二极管不受外界的电干扰。在线保护机制可实时对半导体激光器工作监控,半导体激光器的慢启动电路、温控电路保证了半导体激光器安全工作。该电源已应用于机载激光雷达样机系统中,通过一年多的使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工作正常,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内的CMOS技术和EDA工具以及全定制的设计方法 ,采用无锡华晶上华 (CSMC HJ) 0 6 μmCMOS技术实现了可工作于 15 5Mb/s、6 2 2Mb/s的激光驱动器 .该激光驱动器在 5 0Ω负载上输出电流摆幅从 0到 5 0mA可调 .在输出级 3V直流偏置时最大输出电压摆幅可达 2 5Vpp.输出电压脉冲的上升、下降时间分别小于 471ps和 44 4ps.四个工作速率下均方根抖动都小于 30ps.电路在 5V单电源供电时功耗小于 410mW .芯片测试结果表明 ,该激光驱动器达到了世界同类集成电路的水平 .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内的CMOS技术和EDA工具以及全定制的设计方法,采用无锡华晶上华(CSMC-HJ)0.6μm CMOS技术实现了可工作于155Mb/s、622Mb/s的激光驱动器.该激光驱动器在50Ω负载上输出电流摆幅从0到50mA可调.在输出级3V直流偏置时最大输出电压摆幅可达2.5Vpp.输出电压脉冲的上升、下降时间分别小于471ps和444ps.四个工作速率下均方根抖动都小于30ps.电路在5V单电源供电时功耗小于410mW.芯片测试结果表明,该激光驱动器达到了世界同类集成电路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数字式半导体激光驱动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一种单片机控制的半导体激光驱动电源控制系统。通过恒流源及光功率反馈控制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电流;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测温,半导体制冷器作为制冷元件,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恒温控制;同时还采用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从而实现了半导体激光器光功率稳定、可靠、准确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