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罗红波  矫兴艳  王冉 《矿业快报》2007,23(12):39-42
以煤矿安全为主要目的,以矿井的人-机-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矿井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矿井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集值统计理论,给出了矿井人-机-环境系统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方法,并且进行了权重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煤矿安全为主要目的,以矿井的人-机-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矿井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矿井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集值统计理论,给出了矿井的人-机-环境系统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方法,并且进行了权重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人的可靠性评价在矿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向东 《矿山机械》2006,34(9):94-96
人-机-环境系统是由人、机和环境组成的一种.复合系统。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关系深人研究人-机-环境关系最优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机、环境系统。系统里的“人”,是指作为主体工作的人,包括个人和人群;“机”是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的总称,如矿山设备、汽车、飞机、机器部件等;“环境”是指人、机共处的特定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造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人-机-环境系统比其他一般系统更为庞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系统。本文就对人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可靠性的薄弱环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促进矿井向高效、安全、高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机-环境的金属矿山通风系统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机-环境原理对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评价因素进行选择和分析,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确定隶属函数,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为充分发挥人员和机器的效能,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证明基于人-机-环境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一种经济、科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煤矿机械》2017,(2):136-137
为研究提高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将人-机工程学应用其中,加入人和环境的因素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分析。通过提出人-机-环境系统可靠度的数学模型与计算,得到其有效性与经济性的结论。同时,针对现今矿井通风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依据人-机工程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人-机-环境3个因素出发,建立系统模糊状态的隶属函数,推导人-机-环境子系统初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对通风系统整体安全性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复杂多变、具有较强模糊性且涉及因素众多的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这里对因素的创新的选取,更符合矿山实际情况,过程简便准确,经济实用,易于推广。最后应用该模糊综合评判法,随机对山西朔州某矿通风系统安全性进行综合评判,得到了客观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煤矿井下环境在人-机-环境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在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器与环境3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煤矿井下高温环境因素对人体以及井下环境因素对煤矿生产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工程机械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的一门新兴学科。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及有关标准,总结以往的设计经验,对人-机-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考虑,使系统中的三要素相互协调,以保证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工作效能,使工程机械的设计更适宜人的操作。结合实际阐述了人机工程学在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工作步骤,并预测了人机工程学原理在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乔石军  刘混举 《煤矿机械》2014,35(7):101-103
从人-机-环境系统入手,利用可靠性理论对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进而找到影响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可靠性的因素,提出提高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可靠性的措施,为减少生产事故、提高矿井的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贵林  张贵成 《陕西煤炭》2009,28(6):23-25,54
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大倾角煤层(35°~55°)开采条件下,走向长壁综采工作面各子系统的不可靠因素及故障机理,研究了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指标及一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综采工作面安全性多层次灰熵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玉中  吴立云  张强 《煤炭学报》2005,30(5):598-602
通过对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矿综采工作面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得出各综采工作面安全性优劣的排序及安全性差异程度,同时指出了各综采工作面在人、机、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斜巷提升运输事故在矿井各类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较大、文章用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故障树分析法,对引发斜井提升运输中的典型事故-跑车事故的各种潜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从人、机、环境三方面进行控制,为矿山企业制定预防和控制该类事故发生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矿企业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万冠  李新春 《煤炭工程》2014,46(4):145-148
煤矿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管系统,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而导致的。然而利用一些常规的方法很难对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耦合,相互作用进行风险评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多因素耦合作用的视角下来构建煤矿事故的致因模型,其次利用相互作用矩阵法来对煤矿企业进行风险评价,不仅可以定量地计算出每种影响因素对煤矿企业风险的作用,而且可以对煤矿企业整体的风险性定量评价。实践证明该方法对煤矿企业风险评价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所住区域的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关心,也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方法 ,以地质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地质环境评价相关成果,分析地质环境的各种评价要素,提炼出影响地质环境承载力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于机器学习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对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以眉山市彭山区为例,进行承载力评价,为其他区域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应用示范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鑫 《煤矿机械》2012,33(1):176-178
采用经典的管理级-控制级-设备级三级控制系统,摒弃传统的机械控制手段,选择先进的本安型触摸屏进行人机交流,并应用模糊-矢量控制技术作为核心控制策略,设计出一种新颖的智能化单轨吊车。与目前服役的单轨吊车相比,本设计的机车控制性能明显提升,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综采工作面安全性的未确知-AHM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影响综采工作面安全性的人员、设备、作业环境以及地质因素,应用未确知方法,定义了指标的未确知测度,采用AHM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和评价对象的属性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未确知和AHM的综合评价系统.最后应用实例论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刘有哲 《煤矿安全》2012,43(8):223-225
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效率。通过对煤矿综采工作面安全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将其视为由人、机和环境组成的逻辑系统,并从这3个组成要素出发对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详细探讨。分析认为,应当对造成综采系统灾害主要因素的人因失误进行影响分析,需要全面考虑个人因素和组织管理因素。同时,设备故障事故以及环境影响因素也会导致综采出现安全隐患。综合考虑人机环境关联特性,可以确保综采工作面高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韦耀业 《煤炭技术》2013,32(3):212-214
嵌入式数控系统是机床控制过程中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尝试。首先对嵌入式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相关理论进行简单介绍,阐述了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硬件结构,并分别从嵌入式Linux及ARM Linux系统、嵌入式数控系统人机界面2个角度对系统软件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龙固煤矿岩巷综掘现状,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对龙固煤矿综掘进度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分析,最终确定对掘进进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掘进和支护设备等装备因素以及围岩和温度等关键影响因素;针对关键影响因素,创造性地将掘进工程作为1个由人、机和环境组成的复合系统进行研究,寻找出3者最佳的组合方案,特别是在装备因素方面采用了"三位一体"的水力辅助破岩新技术,为大断面硬岩巷道的安全快速掘进及科学决策提供出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锚固式拉移转载机方式所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找出实现转载机自移的改造关键所在和技术要求。实践证明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