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满足耐火材料对导热系数测试快速、准确的需求,提出了基于激光加热耐火材料、结合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材料导热系数测试新方法——激光热成像法,并与现有国家标准的闪光法测试导热系数常用的耐驰公司激光导热仪FLASHLINE-500进行数据对比,探讨了两种不同方法测试不同成分耐火材料导热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闪光法,采用激光热效应结合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新测试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量出不同耐火材料的导热系数;对材料的导热情况显示直观、明确,测试方法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大大降低了测试的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2.
导热系数是暖边间隔条优于传统铝间隔条的重要参数。引入等效导热系数概念,利用基于防护热板法设计的导热系数测试装置,研究暖边间隔条等效导热系数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荔洁  张阳  郝会兵 《广东化工》2012,39(6):227+225-227,225
文章采用瞬态热线法测试PE材料的导热系数,介绍了瞬态热线法的优势,并使用TC3000导热系数仪更加快捷、精确、高效的测试PE材料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4.
赵波 《塑料科技》2020,48(1):138-141
稳态热流计法操作简单,广泛用于测量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但由于仪器设备和方法的限制,难以测试异型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采用并联模型法和直接测量法分析了挤塑聚苯乙烯泡沫、硬质聚氨酯泡沫、橡塑泡沫在平均温度10、15、25℃下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在不同平均温度和不同材料中,采用并联模型法所计算的导热系数与测试结果误差较小,说明并联模型法可用于不规则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测试。  相似文献   

5.
赵波  王涛  肖潇 《塑料科技》2019,(4):88-92
采用串联模型热流计法,即通过叠加试样间接测量的方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橡塑泡沫塑料及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在平均温度10℃、15℃、25℃下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并分析比较了导热系数测试值与模型计算值。结果表明:在不同平均温度及材料条件下,导热系数的串联模型计算值与测试值的误差均较小,因此该串联模型可用于薄层材料导热系数的测试。  相似文献   

6.
问:韩工,目前一些企业开始涉足建筑绝热装饰陶瓷砖的研发和生产,导热系数作为绝热装饰陶瓷最重的技术指标之一,对于大多数陶瓷企业和技术人员来讲还比较陌生,你能从测试方法、测试仪器以及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等方面谈一谈吗?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导热系数测试方法,结合非平面式薄片状复合材料试样结构特点,确定采用瞬态热线法测量复合材料的纵向和横向导热系数。简要介绍瞬态热线法测量原理,探讨复合材料试样与传感器的放置方式、试样外表面粗糙状况、测试重复性对导热系数测量结果的影响,得到复合材料纵向和横向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8.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应用材料的导热性能是评定该材料是否符合节能理念的重要指标之一。导热系数的测量则是对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衡定,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得到准确的导热系数非常关键。本文结合以往经验,对防护热板法、热流计法、圆管法、热脉冲法、热线法、激光闪射法以及瞬态平面热源法的测试原理、仪器设备、影响因素以及测试改进措施进行了综述,为应用材料的测定方法选择提供参考。对特定的材料在合理的适用范围内选择何种测试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稳态热流计法因方法简单,广泛应用于测量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但因仪器设备和方法的限制,难以测试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本文分别以聚苯乙烯泡沫和硬质聚氨酯泡沫为研究对象,首先在不同平均温度下测试不同厚度聚苯乙烯材料的导热系数,再利用串联模型法推导计算多层材料的导热系数。为了验证串联模型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按模型对聚苯乙烯泡沫及聚氨酯泡沫试样重复测试,并对测试结果和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串联模型法计算所得的导热系数值与实测值误差小,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激光闪射法测试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导热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闪射法在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方面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利用激光闪射法测试了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的导热系数,分析了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一无限大试样中有一无限细而长的线状热源,导出了试样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与ISO8894-2中的计算公式相吻合。实验表明,使用的热线的直径与材质以及热电偶的直径对测得的导热系数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尤其是热线和热电偶的对称埋设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以国标 (GB/T10 2 97- 98)测定非金属固体材料热导率的热线法为基础 ,对热线和热电偶等涂敷一层绝缘涂料 ,测定了含SiC的耐火混合料的热导率。采用高精密仪表及利用多点测试数据线性回归处理法 ,可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有机外墙保温材料易燃的缺陷,结合无机保温材料在导热和容重方面的优势,提出制备一种新型的阻燃外墙外保温材料。为验证该材料的最佳试验配比,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轻质骨料、化学外加剂和粉煤灰、玻化微珠等作为原材料,以JG/T 158-2013作为标准,通过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干密度测试等方法对制备的保温材料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表明:当标准材料中轻质骨料10.5%、粉煤灰22%、硅灰16%、纤维0.25%的时候,制备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容重分别为0.053 W/(m·K)、0.052 MPa、216 kg/m3,符合试验标准。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对材料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试验前后材料为出现裂痕,由此说明在干湿交替下仍可保持较高强度。由此,通过上述的试验表明,制备的外墙外保温材料可行。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硅气凝胶/聚氨酯隔热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用隔热材料的相关研究在船舶设计及建造过程中长期受到关注。高性能的隔热绝缘材料不仅可以改善舰船的居住环境,还能提高舰船的安全性和服役寿命。为了获得高性能的隔热材料,以聚氨酯作为基体,以二氧化硅气凝胶为热阻填料,通过共混的方式制备了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聚氨酯(PU)隔热材料,使用导热系数仪、万能力学试验机等手段表征了PU隔热材料的性能。确定了SiO_2气凝胶/PU隔热材料的最佳配方为电动混合方式下制得的2 g SA-A1/100 g PU隔热材料,导热系数达到最低值,为0.091 W/(m·K),拉伸强度为3.6 MPa。  相似文献   

15.
氮化硼纳米片(BNNSs)是一种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将其作为填料加入聚合物中,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本文基于近年来对BNNSs改性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的研究进展,总结了BNNSs制备和改性的方法以及建立导热路径的方法,介绍了该体系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分析了影响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因素,最后对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有效热导率是开孔泡沫金属复合材料热传输热性的重要参数,基于三维结构的复杂性,从边界模型和晶胞分析模型两个方面出发,较为全面地概述了有效热导率的研究现状。指出边界模型以均质化方法宏观分析热传导问题而忽略了微观孔结构的影响,重点阐述晶胞分析模型中立方体模型和开尔文模型的经验相关性分析方法,指出其关键点在于以孔隙率形式将多孔结构形状参数拟合成可调参数表达式。此外,3D断层扫描与数值模拟相结合,阐述lattice-Boltzmann方法对开孔泡沫结构的研究,突出真实孔结构对有效热导率的影响和规律。展望后期研究重点是经验相关模型的精确拟合方式及特征关联式的统一化,高精度数值模拟计算中的简化对比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7.
石膏基相变储能构件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娜  谢静超  刘加平  王未  李悦 《化工学报》2014,65(Z1):328-335
以石蜡为相变储能材料,石膏为基础材料,制备不同配比的石膏基-石蜡相变储能构件并利用现有热工测试方法进行了热工性能测试。将测试数据代入经验证过的相变模型模拟了北京地区被动式建筑中相变构件的应用效果,并对结果进行了优化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石蜡含量的增大,相变构件的热导率随之减小;制备的四种配比中PCM质量分数为33%的相变构件在北京地区被动式建筑中应用效果最好,在过渡季中较传统建筑可节能10%;增大构件的热导率与提高墙体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均可提高室内舒适度与节能效果,且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8.
赤藓糖醇具有较高的相变焓、无毒以及优异的热稳定性,作为综合性能较好的中温相变储能材料被广泛研究。但是,赤藓糖醇在相变过程中存在易泄漏、过冷度大以及导热性能较差的缺点,导致其热能的利用效率不高,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储热材料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解决赤藓糖醇相变储热材料易泄漏、过冷度高和热导率低等问题的研究进展。赤藓糖醇定型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共混压制法、静电纺丝法、微胶囊法及多孔材料吸附法等,可根据不同制备方法采取相应复合策略以达到对其封装定型、降低过冷度和提高热导率的目的。最后认为未来对赤藓糖醇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除了解决其本身存在的热性能问题,还需对其进行功能化,以拓展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测定油脂导热系数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方面的意义,系统综述目前测定液体导热系数的方法,如:理论推导、稳态法及非稳态法等,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最后指出了油脂导热系数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测量实践表明: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准确可靠,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