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喇嘛甸油田23座变电所共辖176条6 Kv配电线路,存在线路过长、功率因数低而导致电能浪费的现象.通过线路优化调整、变压器合理匹配、线路分段运行、补偿及配套节能措施,缩短了供电半径,减少了线路压降,提高了线路功率因数,线路损耗明显降低.措施实施后,预计可节电7 990×10M<'4>kw·h,可实现喇嘛甸油田6 Kv配电网的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2.
针对喇嘛甸油田注水系统管网压力高、区域供注不均衡、泵水单耗高等现状。通过调查分析喇嘛甸油田注水系统现状及能耗情况。对注水系统三个子系统在系统上、区域上和能耗节点上存在的耗能问题,实施优化注水站布局、优化注水管网和优化参数等节能措施,达到缩短注水半径、降低管网压力、降低注水单耗的目的,实现喇嘛甸油田注水系统的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喇嘛甸油田聚驱水注水系统管网压力高、区域供注不均衡、泵水单耗高等现状,通过调查分析喇嘛甸油田聚驱水注水系统的注水泵泵况、压力、水量、管网和能耗等因素,找出系统能耗高的成因,制定优化注水站布局、优化注水管网和优化参数等节能措施,达到降低系统能耗的目的,实现喇嘛甸油田聚驱水注水系统的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4.
乔晶鹏 《油田节能》2007,18(2):11-14
“九五”末期,喇嘛甸油田的高注入、高产液,高能耗已经成为制约油田可持续发展严重的瓶颈问题。面对喇嘛句油田严峻的能耗形势,“十五”期间喇嘛甸油田节能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突出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技术支撑为基础,全力打造立体节能模式,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成效。文中从多角度、多层次系统阐述了立体节能的理念、做法知效果。  相似文献   

5.
喇嘛甸油田在不同开发时期建成了不同规模、性质的转油(放水)站,在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站库出现水聚驱负荷不均、布局不合理、设施老化及能耗高等问题。通过区域优化与更新改造相结合,在产能建设和老区改造中实施剩余能力挖潜、区域优化调整、技术整合、功能转换、升级改造等一系列优化措施,适时更新了老化的转油(放水)站,有效控制了建站数量和规模,提高了分离转液系统负荷率,降低了生产能耗及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6.
油田“滚动开发”生产发展模式决定了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供配电电网与负荷分配的不合理,配电变压器负荷率偏低、网损率不达标等等的问题造成了油田配电线路功率因素过低、线损过大,使配电网成为油田自身的耗能大户。针对油田电网现状,提出了优化电力网络,降低输电损失;提高电网效率;优化配置无功补偿,提高输配电效率,降低原油生产成本的目的。 电网的优化运行就是指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压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使电网的总损耗降为最小。陆梁油田配电网优化运行节能降耗技术,经过近一年多的实验改造,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喇嘛甸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采油阶段,产油量、产液量及注水量开始递减,地面系统效率降低,引起操作成本上升。通过对喇嘛甸油田优化调整的实施,认识到对于已经建成的规模庞大、配套完整、运行良好的地面系统,优化调整的目标值应该是经济效益。优化调整方案必须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这将为其他油田提供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优化调整及低能耗运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石化企业配电网中,由于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感性负载几乎占总负荷的70%,使得系统功率因数降低,无功功率增大,由此带来了线路、变压器、电动机等负载损耗增加及供电设备容量限制,同时也对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带来了危害[1].2004年大庆石化分公司开展对电力系统发、供、用电设备功率因数治理,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结合大庆石化分公司化工二厂功率因数由0.80提高到0.98的经验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9.
WZB无功微机自动补偿箱在大港油田配电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田配电网是供应油田电力的主要设施。功率因数是标志电网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目前国内油田的注水系统、油气集输系统及机械采油系统多采用感应电动机作动力,加之油田配电网具有供电半径长、分支多、配电变压器数量大等特点,因而油田配电网运行时的功率因数偏低,对电网运行不利。因此加强无功补偿,以提高油田配电网络效率势在必行,大港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各种以电力为动力的机械采油方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应用WZB无功微机自动补偿箱相油井配电变压器实施就地补偿,定将为油田节能降耗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喇嘛甸油田南中块区域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地面系统存在诸如站库设备老化、区域站库密度较大、各系统负荷不均衡、区域内系统关系及工艺流程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喇嘛甸油田积极开展区域内系统优化调整,确定了合理的优化思路和改造措施,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方法,从7个方面入手,结合未来开发计划,合并调整,优化了布局,简化了工艺流程,实现了老油田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1.
影响油田配电网运行的功率因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功率因数对油田配电网运行具有很大影响,要实现电网的优化运行,采取必要的措施,满足系统内无功负荷的跟踪调节,实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系统中无功电流变大将使线路及变压器的电压损失增大,降低供电电压质量。安装并联电容器,可以在提高供电质量方面起到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喇嘛甸油田针对特高含水后期油田开发的特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进一步发展节能降耗技术;以精细管理为基础,进一步深挖节能降耗潜力,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节能任务.面对"十二五",喇嘛甸油田又确立了"综合能耗三年不升"的节能目标,按照"地下与地上一体化、技术与管理协同化、能效与效益最大化"的节能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喇嘛甸油田各项节能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喇嘛甸油田电网无功优化补偿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喇嘛甸油田电网的地点,采用了集中、分组和就地相结合的电容补偿方式,并以最优化数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较有影响的时变因素和分散式电网的拓扑结构,建立了无功优化补偿的数学模型,应用了一种新的算法,同时基于结构化思想编写了软件,因而为油田供配电网的无功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实施结果表明,喇嘛甸油田6kV电网的综合网损率已由4.0%降至3.67%。  相似文献   

14.
抽油机井是油田生产的基本单元,在吨油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实际运行中抽油机的配电变压器容量远离变压器的经济负荷区,“大马拉小车”现象严重,变压器低负荷运行,导致功率因数过低,节能存在很大潜力。本文对油田抽油机井工作特性及配电运行状况分析,提出采用调容变压器,提高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电网运行质量,节约投资,降低成本,节能效果显著,是油田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新民油田供配电系统能耗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应采取的措施,如,用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变压器和电动机经济优化运行以及科学管理等技术和组织措施。通过运用这些措施使油田节能降耗取得了成效,这些措施对其他油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疆石西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油田开采产量与用电量的矛盾一直是油田后期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有必要对油田作业区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运行研究。通过对石西油田电网运行方式调整、电费支出等相关数据的分析认为,改变用电负荷侧运行方式并对电网进行合理调整,引进先进的节能节电设备,同时淘汰更新用电设备是实现油田电力系统优化的有效方法。采取的措施包括:对10 kV配电网进行供电线路半径优化调整,供配电线路无功补偿,以及配电变压器优化,减少变压器空载损耗;对于出液量变化大的单井采用动态节能装置,平均节电率30%;采用配电线路10 kV故障在线监测系统,对各站配电系统进行在线监测及能耗分析,根据系统能耗变化及各项电能运行参数分析设备的运行变化情况,从而提出合理的节电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7.
喇嘛甸油田处于特高含水期,挖潜低渗透单元剩余油成为其主要攻关方向,这使得精细油藏描述显得尤为重要.喇嘛甸油田厚层居多,大于3 m的厚层占50%,所以厚层内细分成为核心问题.通过对该厚度范围内的测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几种有效分析方法,推广应用后达到了提高资料准确性、提高注水效率、增加产油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喇嘛甸油田北东块一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该油田二类油层注聚矿场经验,给出了在二类油层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方法:通过优化井网、井距提高对砂体的控制程度;考虑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浓度与油层的配伍性;注聚前整体调剖以提高聚合物的有效利用率;注聚期间进行配注方案跟踪调整.实践证明,该方法提高了喇嘛甸油田北东区块的开发效益,对类似储层实施注聚开发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喇嘛甸油田的注水站、注入站、配水间冬季供热能耗大,为了降低能耗,开展了液体聚能供热技术的现场试验,并进行了取代采暖炉、电散热板的对比试验,从工艺流程、运行能耗、经济效益等方面对该技术在油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探索了油田偏远地区供热的新方式,同时针对该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看法,为该技术在油田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为了提高电机的功率利用率,通常采取提高电机轻载运行效率或就地补偿降低线路无功电流两种措施。几年来,大庆喇嘛甸油田在提高电力利用的综合效率上也采用了多种方法,一是在电机上采取了降低装机功率的方法,如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