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用C语言实现PLC和上位机的串行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因价格低廉、性能可靠、运用方便,目前已广泛应用到各种工程现场.在许多场合,PLC需要与其它系统相连,以便进行信息交流,实现网络化控制.本文以Modicon的Micro系列PLC为例,讨论了用C语言实现此目的方法,并给出了部分源程序及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使用Delphi设计上位机与PLC实时通信软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包括初始化、报文成帧、发送接收信息、校验数据、通信测试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PLC与上位机监控系统的通讯技术是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以超薄快速铸轧板形控制系统为基础 ,在保证系统通讯安全可靠的前提下 ,设计了PLC与上位机监控系统最经济、可靠的通讯方案 ,采用功能强大的开发工具C Builder编制上位机通讯程序。该方案实现简单 ,通讯可靠 ,可移植性强 ,适合于同类的工业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8.
PLC与上位机的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自7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技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既有I/O点达几万点的超大型PLC系统,也有仅几个I/O点的超小型或微型PLC。它们不仅处理速度更快,容错和故障诊断能力更强,而且其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向标准化和高级化发展,且记忆容量增大,所有这些都使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随着I/O组件的智能化、高密集和处理能力的增大,PLC不再是原始意义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而A/D、D/A等模拟组件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PLC与上位机监控系统的串行通讯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LC与上位机监控系统的通讯技术是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以超薄快速铸轧板形控制系统为基础,在保证系统通讯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设计了PLC与上位机监控系统最经济,可靠的通讯方案,采用功能强大的开发工具C++Builder编制上位机通讯程序。该方案实现简单, 通讯可靠,可移植性强,适合于同类的工业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0.
11.
串行通信是计算机监控系统中可编程控制器(PLC)与上位机通信的主要方式。介绍基于内置编程接口、RS-232C和RS-485的计算机与三菱FX2N系列PLC串行通信的方法,包括硬件连接、软件设置和程序编写,从通信有效距离、附加装置、PLC资源点数等方面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提出选择适当的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几点问题,并以回转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简要介绍IMS系列伺服控制器的基础上.讨论了控制器的RS-232C通信协议,并详细阐述了如何在C Builder 5.0中利用MSComm控件实现控制器与上位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最后举一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14.
用中断方式实现计算机与OMRON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结合一个具体C语言程序,用查询发送、中断接收方式实现计算机与OMRON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实时通信,中所有程度在BorlandC3.0编译环境中调试通过。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Mitsubishi的A系列PLC与上位计算机的串行通信程序设计方法,讨论了在程序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出部分采用VB6.0实现的串行通信程序。 相似文献
17.
Windows98下远程数据通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端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2,10(9):609-611
介绍了此通讯系统的主要功能、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用来实现对多智能仪表、多串行通讯接口的远程数据通讯。系统工作在Windows98环境下,软件开发采用VC++,使用上位机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某型数/模转换装置串行通信系统的研制开发及证实。在计算机系统中。串行通信是指计算机与外设之间以及主机系统与主机系统之间数据的串行传送。MCS-51串行口的结构由串行口控制器SCON、硬,牛接收、发送电路三部分组成。论述了串口工作方式及串口波特率计算,并列出串行通信软件编制流程。在了解了PC机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后,设计了与PC机通信硬件转换电路,由PC机作为通信的发送端,数/模转换装置作为通信的接收端,实现了对通信系统的验证。在研制、生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上位机来监控可编程控制器的通讯技术是现代工业控制中的常用技术。以PC机为上位机,PLC为下位机,针对三菱FX系列PLC与上位机之间的通讯协议,给出了利用VB6.0实现上位机与PLC串行通信的详细设计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这种串行通信方法,传输数据准确、简单、移植性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