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猕猴桃籽油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猕猴桃籽为试验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萃取率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探讨了压力、温度、CO2流量等关键因素对萃取率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对萃取率影响显著,萃取压力和温度交互效应影响显著。根据萃取率回归方程对猕猴桃籽油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最优工艺参数为:压力31.7 MPa,温度40.2℃,CO2流量27.4 kg/h,该条件下萃取率高达32.57%,与试验值31.24%仅有4.5%的误差,证实了该方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超临界CO2萃取的猕猴桃籽油与己烷提取的油脂在脂肪酸组成上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地产芹菜根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中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时间以及CO2流量对芹菜根油提取率的影响,并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了所得芹菜根油中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影响顺序为:压力(温度(时间;当原料的颗粒度40~60目、CO2流量25kg/h时,超临界CO2萃取芹菜根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60min,在该工艺条件下萃取芹菜根油的萃取率达5.23%,所得芹菜根油共分离鉴定出了11种脂肪酸,被鉴定出来的脂肪酸成分相对质量分数占总脂肪酸组分的98.84%,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相对质量分数最高的为12-十八碳烯二酸(相对质量分数48%,下同),其次为9-十八碳烯酸(15.50%)、十二烷酸(14.2%)和十六烷酸(11.2%)。  相似文献   

3.
《广东化工》2021,48(10)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CO_2流速、物料目数以及物料密度等因素对黄秋葵籽油收率的影响规律;再运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黄秋葵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得到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为35 MPa、萃取温度为55℃、萃取时间为150 min、CO_2流速为40 L/h,物料目数为60目,物料密度为300 g/L,收率为13.95%。对萃取的秋葵籽油进行抗氧化实验及GC-MS分析其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黑胡椒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首先在低压、低温的条件下选择性萃取黑胡椒精油,进而在高温、高压及极性夹带剂的协同作用下,萃取富含胡椒碱的黑胡椒油树脂。另外,利用分子蒸馏技术纯化超临界CO2萃取的黑胡椒精油,得到适用于日化行业的无色、无辛辣感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对比分析其香气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黑胡椒精油的较优条件为:萃取压力10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5h,在该条件下产物得率为3.01%;超临界CO2萃取黑胡椒油树脂的最佳条件为:m(原料)∶m(体积分数95%食用乙醇)=2∶1、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h,在该条件下油树脂得率为7.88%,油树脂中胡椒碱质量分数为65.79%。  相似文献   

5.
以芹菜籽为原料,采用粉碎预处理后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从蔓荆子中萃取芹菜籽油.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对芹菜籽油收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芹菜籽油收率与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萃取温度为30.4℃、萃取时间为80min,萃取压力20.02MPa,此时蔓荆子油的得率达到极值4.47%.该方法具有收率高、产品纯度高、污染小、节约能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提取茶籽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糖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茶籽多糖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运用小星点设计考察萃取时间(30~150min)、压力(15~45MPa)、温度(40~80℃)及夹带剂乙醇浓度(50%~90%)四因素对茶籽多糖得率的影响。响应面分析表明,茶籽多糖得率与四因素关系符合二次模型。时间和夹带剂乙醇浓度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压力的二次项以及时间和压力的交互作用对茶籽多糖得率具有显著影响。该二次多项式模型用后退法进行逐步回归得到简化模型,依据简化后的模型在各因素设定范围内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时间150min,压力45MPa,温度60℃,夹带剂乙醇浓度为65%。该条件下进行三次重复试验,茶籽多糖的实际平均得率为13.23%,与预测值13.96%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超声波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香薷籽油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_2流量、萃取时间)分析基础上,运用BBD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了因变量二次回归方程,萃取压力26 MPa,萃取温度52℃,CO_2流量25 L/h,萃取时间为3.5 h。实验证明,香薷籽油萃取率可达32.68%。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万寿菊籽油,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研究了温度、压力、萃取时间及CO2流量对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以提取率最大为目标,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万寿菊籽油进行了感官评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萃取时间3h,压力35MPa,温度40℃,CO2流量在20~40kg·h-1.籽油透明、橙黄、无异味,酸价为46.93mg KOH/g油,碘值为50.17g/100g.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_2萃取苕叶细辛挥发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瞿万云  余爱农  王世豪  向家桂  彭旭华 《精细化工》2003,20(11):689-690,699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超临界CO2萃取苕叶细辛挥发油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量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苕叶细辛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萃取苕叶细辛挥发油的最佳实验条件:萃取压力20MPa,温度40℃,CO2流量35kg/h和萃取时间80min,得率为1 72%。水蒸气蒸馏提取得率为0 24%。超临界CO2萃取的收率高,萃取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_2萃取青皮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蕾  曹纬 《化学工程》2007,35(9):75-78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超临界CO2萃取中药青皮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青皮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并与水蒸气蒸馏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萃取压力对挥发油得率有显著影响,萃取温度及时间影响不显著,各因素作用主次关系为:压力>温度>时间。优选得到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5 h,得率为1.3197%,比水蒸气蒸馏法提高2.4倍,时间减少78.57%。超临界CO2萃取收率高、耗时短、品质好。  相似文献   

11.
林可霉素是一种高效广谱抗生素,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大多采用多级混合澄清槽从发酵液中萃取林可霉素,但混合澄清槽存在占地面积大、溶剂储存量大、操作费用高,操作环境差等问题。涡轮萃取塔是一种高效的萃取塔,有着占地面积小、溶剂储存量低、萃取效率高等优点。在直径50 mm小型涡轮萃取塔中对林可霉素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相比、不同转数条件下,研究了林可霉素的传质情况及液滴直径大小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量的情况下,随着转速增高,分散相滞留率随之增高,林可霉素的萃取效果越好。在相同转速、轻相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重相流量越低,林可霉素的萃取效果越好。研究结果表明:涡轮萃取塔用于林可霉素的萃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CAE)黄芪多糖(APS),探讨了温度和粒径等对提取动力学特征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CAE和水提(AE)后样品的表面细胞结构. 结果表明,黄芪多糖的提取符合Fick第二定律,纤维素酶不改变提取传质动力学,仅破坏细胞壁,降低扩散阻力,使黄芪多糖的传质速率和有效扩散系数D¢明显提高. 实验得到D¢与温度T和APS粒径R0的关系,水提时为lnD¢=-9.30-926.7/T+1.76lnR0,酶提时为lnD¢=-10.56-491.4/T+1.75lnR0.  相似文献   

1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中性络合萃取和协同萃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INTRODUCTIONMacrolide antibiotics are an important group of an-tibiotics.Except for a few antibiotics which containneutral carbohydrate,almost all the macrolide antibi-otics show basicity since they contain the group ofamine carbohydrate.  相似文献   

14.
李洲 《化工学报》1985,36(2):189-195
本文从萃取传质过程的基本关系式出发,提出了采用萃取级和反萃级交替排列、以增大传质推动力,从而提高萃取传质速率、减少萃取级数的新的逐级萃取方式,具体交替排列方式视具体萃取工艺体系之不同而有所不同.从理论分析出发,采用了N,N-二(1-甲庚基)乙酰胺(N_(503))萃取铁和二丁基亚砜(DBSO)萃取磷酸两个萃取体系进行串级计算,并对前—萃取体系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萃、反交替排列的多级逆流萃取方式较之通用的多级逆流萃取方式确可收到提高萃取传质速率、减少萃取级数的效果.用小型萃取设备进行的连续流动实验还表明,实现萃、反交替的排列方式以采用逐级式萃取设备(如混合澄清槽或单台单级式的离心萃取器)为宜,在设备设计和布置方面不存在任何困难.  相似文献   

15.
广州乙烯芳烃抽提装置抽提部分的开车应用了优化的开车步骤。抽提塔及抽余油水洗塔停工不退料,一来减少了抽余油在抽提塔及加余油水洗塔的累积时间,二来缩短了开车时间,减少了不合格抽提油的采出量,解决了湿溶剂罐小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微波-索氏联合工艺提取盐酸小檗碱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郭锦棠  李雄勇  杨俊红  李伶  简春贵 《化工进展》2003,22(12):1338-1341
采用微波预处理-索氏联合工艺,以盐酸小檗碱粗品收率为指标,考察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黄连含水量、粒度、提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收率影响,并与索氏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索氏联合工艺提取效率高,而且无需过滤,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从两亲聚合物及聚合物胶团的形成、聚合物胶团的加溶作用、聚合物胶团加溶理论等方面对聚合物胶团萃取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同时,介绍了作者提出并研究的聚合物反胶团萃取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萃取     
<正> 超临界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附近具有的特殊性能溶剂,进行萃取的一门科学技术。超临界萃取的概念,首先是由英国的Hannay和Hogartn(1879)年所提出。他们发现碘化钾可溶解在超临界态的乙醇中,压力降低后又可析出来。后来人们认识到在地质过程中,水对岩石的形成,甲烷对石油的形  相似文献   

19.
Solid‐liquid extraction using a laboratory robot, where anthocyanins are leached from dried red vine leaves, is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precision and accuracy. The solid handling of the robot results in standard deviations between ± 0.6 and ± 1.8 depending on the particle size. For liquid handling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are slightly higher depending on the volatility of the solvents. The validated, fully automated natural plant extraction robot achieves varying yields based on dry matter for methanol, water, and ethanol which are improved with increasing particle size. Manually performed extraction kinetics experimen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obot. With respect to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a comparison of yields obtained by microwave‐ and ultrasonic‐supported extraction compared to laboratory robot shaking and stirred single‐stage batch experiments was performed.  相似文献   

20.
武士威  张鹏  段纪东  田冬梅  李国德 《辽宁化工》2007,36(11):721-724,727
采用二次萃取法从烟草中提取尼古丁,探讨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萃取次数、萃取剂和浸提液的体积比、浸提液的pH值等对尼古丁提取产率的影响,从而选择出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