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区域供冷供热的特点,提出一种有效的区域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建立几种适用于某一地区的典型建筑DeST负荷计算模型,模拟出不同类型建筑的全年逐时负荷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不同类型建筑的全年峰值负荷与负荷率时间分布,用来指导该地区的区域负荷预测或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浅析日本区域供冷供热的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日本区域供冷供热领域中冷负荷、热负荷、用电负荷、生活热水加热负荷的设计值和全年累计值,以及逐时逐月的变化规律.该数据是基于对大量建筑物的实际能耗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后得出的,可供中国设计师在初期规划阶段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区域供冷系统最佳供冷面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敬三  付林  江亿 《暖通空调》2003,33(6):111-113
对于容量已确定的热电厂,为实现热电冷联供,可以根据集中供冷区域空调负荷的特点,利用总能耗最小的原则,确定区域供冷系统最佳供冷面积,以便充分利用区域供冷系统优势,实现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区域供冷系统经济供冷距离的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的求解程序,并结合一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冷负荷密度、二次管网冷水供回水温差均为区域供冷系统经济供冷距离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供回水温差的影响更大;当二次管网冷水供回水温差分别为10℃和8℃时,区域供冷系统的经济供冷距离随冷负荷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冷负荷密度很小的区域不宜采用区域供冷系统;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不宜采用5℃以下的冷水供回水温差.  相似文献   

5.
针对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中影响因素过多、区域规划阶段建筑数据不完备等问题,通过分析建筑冷负荷的组成及影响因素,认为具有相同朝向或朝向角相差90°且具有相同建筑材质的矩形区域建筑可整合为能表征其外扰冷负荷分布的特征建筑.对上海地区两区域建筑的冷负荷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整合后的特征建筑的冷负荷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特征建筑与该区域建筑有相同的单位体积冷负荷分布,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可以转化为其特征建筑的冷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带蓄冷装置的区域供冷系统,基于时间序列对负荷进行预测.以制冷机组日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能源站优化控制模型,分析了50%、75%、100%设计冷负荷条件下的优化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胡春胜  陈飞  李明 《华中建筑》2009,27(5):95-97
在区域供冷中,负荷计算和特性分析是冷热源设备满负荷运行特性与用户负荷特性是否匹配,水系统设计是否满足系统需求以及系统是否节能的关键技术。但目前尚无具体的理论可供参考。该文就具体课题实例采用负荷模拟软件DeST—h,对其输入条件做出说明论证,对输出数据进行分析。其过程和结果可为相关设计人员在冷热源设备选型匹配和水系统方式选择及动力设备选型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规划设计阶段区域供冷系统能源站负荷预测及同时使用系数确定存在的问题。并以重庆市江北嘴区域供冷项目为例,借助鸿业负荷计算软件对各终端建筑的总冷负荷进行逐时计算分析得到其能源站设计总冷负荷为500943.00kW,进而计算出其冷负荷的同时使用系数为0.69。  相似文献   

9.
区域供冷或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可以归纳为两种主要的类型 :一是在中央制冷站制取冷水 ,而后将冷水沿一条双管系统输送到用户。此种系统类似于区域供热系统。中央制冷站由许多不同的设备组成 ,如电驱动活塞式和螺杆式压缩机或蒸汽轮机等。有时也用吸收式制冷机。可能使用不同的燃料和制冷剂 ,在某些情况下 ,甚至从海洋和邻近的湖泊中获取冷量。二是在用户或靠近用户的房屋内使用区域供热热能来驱动制冷机制取冷水。这种制冷机可以是吸收式 ,也可以是喷射式的。能源与区域供热系统所用相同。尤其是在夏季冷负荷高峰期 ,适合利用此时来源丰富的工…  相似文献   

10.
冰蓄冷与区域供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利用冰蓄冷的区域供冷站。此方式的供冷站有不必使用CFC冷媒,保护环境,占地较小、装设灵活性强,安装及运行费用等优点。相信如此方式的供冷站将会在世界各地陆续出现,成为21世纪大城市空调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准确预测空调运行负荷是实际建筑实现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的关键。本文以海南三亚市2座五星级宾馆的空调运行负荷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混沌理论分析空调运行负荷的混沌特性,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建立混沌预测模型,对提前1 h和提前24 h的短期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2座宾馆的空调运行负荷均具有混沌特性,在不规则的变化趋势中蕴含着内在规律,可以利用混沌预测方法对负荷进行预测;基于GRNN的混沌预测模型具有建模简单、鲁棒性好的优点,提前24 h的多步预测采用迭代法优于直接法,2座宾馆的提前1 h预测的期望偏差百分数(EEP)分别为6.1%和8.2%,提前24 h迭代预测的EEP值分别为8.5%和10.8%,仅基于历史负荷数据就可以实现较满意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计算广州某椭圆形建筑空调负荷。按建筑高及侧立面总面积不变,分别构建朝向比为1:20、1:2、1.6:1、2:1、20:1的平面正朝向建筑,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各建筑14:00东西南北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分析了椭圆建筑与平面正朝向建筑东南西北围护结构冷负荷相对误差,计算了椭圆建筑侧立面围护结构总冷负荷。研究结果表明,建筑高、侧立面总面积不变,在14:00,椭圆建筑与椭圆"相似建筑"东西南北围护结构总冷负荷相对误差|ε|≈3.2%,该椭圆建筑东西南北围护结构总冷负荷Qc≈3775.9 W。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在空调房间末端冷量可调的空调系统,对制冷设备容量选择具有很大影响的室内冷负荷应当以空调建筑中所有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为依据,并以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为例,就空调房间计算冷负荷和建筑计算冷负荷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地区某实际工程为例,在一定简化计算的前提下,基于工程中常用的冷负荷系数法,根据太阳能的入射能量分析热平衡,介绍了具有高大中庭的办公建筑的空调冷负荷计算简化方法。并与中庭实测温度梯度进行对比,得出可应用于工程中的高大中庭及周边办公环境的负荷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合国内的工程实践并运用正交设计与方差分析方法对影响建筑物空调冷负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考察与分析,初步确立建筑热过程计算机模拟和确定负荷概算指标所必要的计算模型,为办公建筑空调负荷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文末列举了适用于某些负荷指标概算条件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建筑物玻璃窗所受太阳辐射得热的性能分析,建立了太阳辐射得热模型;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划分的5个建筑热工分区,建立了典型玻璃窗的太阳辐射得热系数(SHGC)数据库,由此构建了透过玻璃窗的瞬时太阳辐射得热模型。参考DeST中的家具平板模型,建立了玻璃窗的室内蓄热平板模型,通过模型将太阳辐射得热量转化为瞬时冷负荷,并与相同条件下冷负荷系数法中的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冷的负荷进行对比,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0%,满足城市规划阶段负荷预测的要求。从而为解决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窗形成的冷负荷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为修正用于区域能源规划中建筑负荷预测用的负荷因子模型提供了一个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一套计算辐射供冷房间冷负荷的计算方法,该算法以热平衡原则为基础,充分考虑辐射供冷房间内各种得热类型和传热方式,特别是辐射传热,建立了辐射供冷房间数学模型,列出房间各内壁面的热平衡方程、辐射板表面热平衡方程和空气的热平衡方程。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计算出的各工况点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得值相吻合,可为辐射空调供冷房间冷负荷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住宅小区集中供冷系统制冷机冷却水的利用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利用该方案不但能回收利用低品位的冷凝热,还能消除冷却搭所带来的噪声、振动等问题,美化小区环境、改善小区微气候。  相似文献   

19.
区域供冷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区域供冷的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价值,并就区域供冷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做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