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汽车板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述了目前国内外汽车板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汽车结构对板材的要求、钢材料所面临的挑战及汽车轻量化的进展,简述了超深冲钢板的超低碳、洁净化控制以及新型高强度热轧钢板、冷轧钢板和汽车用热镀锌钢板的最新进展,同时指出必须重视高强度钢板等新型汽车板使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2.
姚忠卯  侯斌  张学成 《河南冶金》2006,14(6):3-5,11
介绍了冷轧汽车板的质量要求、发展和主要品种,指出了冷轧汽车板在超深冲、高强度、涂镀层和特殊性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4.
5.
介绍了改良森吉米尔法连续热镀锌生产线电脑机箱板的开发过程和生产工艺,对影响机箱板表面质量的锌灰、锌渣等缺陷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由高强度板的定义,叙述了高强度汽车板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冷轧高强度汽车板IF钢和普通高强度钢板、冷轧TRIP钢、高强度DP钢、BH钢的研究状况和全球最大6家企业冷轧高强度汽车板品种的生产情况,对未来冷轧高强度汽车板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汽车用镀锌钢板的发展趋势和宝钢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汽车用镀锌钢板的品种、性能和现代化热镀锌、电镀锌生产线的设备技术特点,提出了宝钢开发生产汽车用镀锌钢板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梁轩 《首钢科技》2009,(6):1-4,11
主要介绍了冷轧汽车板连续热处理快速冷却技术的发展,结合高强汽车板耐腐蚀的更高要求,对高强钢的热镀锌可镀性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宝钢冷轧汽车板品种开发、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利  陆匠心 《中国冶金》2003,(8):23-25,39
1 国内汽车用冷轧板的特点 国内汽车用冷轧品种的发展是随着国内汽车车型的发展而发展的。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汽车车型的发展相对较慢,除车型较少外,一个车型可连续生产10多年不换,相应地其用材(钢板)也较落后和单一,如上海桑塔纳用冷轧钢板主要以低碳铝镇静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热镀锌汽车内外板的要求以及马钢2^#热镀锌机组的主要技术参数、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热镀锌汽车内外板的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1.
热轧钢板桩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安超  周桂峰  吉玉  朱敏 《特殊钢》2009,30(1):22-24
钢板桩是一种新型环保建筑钢材,广泛应用于码头、堤防护岸、挡土墙、船坞、围堰等工程。钢板桩具有高强度、轻型、隔水性好、耐久性强、环保效果显著,施工简单,较强的救灾抢险功能等优点。分析了我国热轧钢板的发展,工程应用、标准以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夏兆所 《特殊钢》2003,24(4):37-38
太钢目前的冷轧硅钢的年产量为11万t,生产线进一步改造后冷轧硅钢的年产量达到30万t。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室4辊轧机和保护气氛管式退火炉,对0.04C钢CSP工艺生产的3姗热轧板进行冷轧(至0.8mm)和退火试验,并用蚀坑法对退火试样进行织构分析;同时对包钢薄板厂CSP3mm热轧板冷轧的1.2姗板卷退火试样进行了X-射线检测。结果表明,1.2mm SPCC冷轧板退火织构表层有较弱的{111}织构组分,中心层没有发现有利于提高钢的深冲性能的{111}织构。1.2mm板卷退火试样{111}/{100}取向密度比为2.0~3.0,与实验室蚀坑法的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汽车用合金化热镀锌, IF, 钢表面摩擦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滑动实验研究了表面相组成、表面粗糙度、拉速、压力及涂油品种等因素对汽车用合金化热镀锌IF钢表面摩擦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合金化热镀锌IF钢表面存在大量柱状ζ相的镀层表面, 其表面摩擦系数通常大于以粒状δ相为主的镀层表面;以柱状5相为主的镀层表面,当镀层表面存在大量尺寸较大的“火山口”状形貌时,其表面摩擦系数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胡宽辉  田德新 《特殊钢》2008,29(5):61-62
在实验室真空加热炉内进行了1.0 min冷轧链条用钢板650~690℃、2~6h的罩式退火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冷轧链条用钢的组织为铁索体+游离渗碳体,增加退火温度和时间,钢的组织趋向均匀,退火后钢的抗拉强度Rm为395~415 MPa;增加退火温度和时间,HRB硬度值从68.9降至65.0,伸长率由36%增加至39%。该退火工艺可用于工业性生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27.5 mm热轧板的初始组织(热轧态,850℃退火、950℃退火)对冷轧态和870℃退火的0.5mm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薄板(/%:0.004C、0.33Si、0.38Mn、0.099P、0.007S、0.32Al)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冷轧后冷轧板织构中{100}〈011〉和{112}〈110〉织构密度明显增大,末退火热轧板轧成的冷轧板织构密度较退火热轧板轧成的冷轧板强;经未退火热轧板冷轧成的薄板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中主要为{100}〈011〉、{110}〈011〉和{111}〈112〉,退火热轧板冷轧成的薄板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除{100}〈011〉和{110}〈011〉外还有密度较强的高斯织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了马钢900~1600 mm×90~50 mm铸坯CSP(紧凑式带材生产线)冷轧0.8~1.0 mm薄板(≤0.07%C)的表面缺陷。分析结果表明,薄板表面缺陷处夹杂物主要为FeO、CaO、SiO2、Al2O3、MgO等。通过控制120 t LF吹氩量≤200 L/min,钢包到中间包用长水口,中间包到结晶器用浸入式水口,合理改善中间包流场,采用中间包覆盖剂(%:39~43CaO、6~7SiO2、28~32MgO、2.3Al2O3),采用结晶器保护渣(%:32CaO、33SiO2、1NgO、2.8Al2O3)等改进工艺措施,使冷轧镀锌板平均表面缺陷发生率从2006年的12.64%降至2007年的3.15%。  相似文献   

18.
冷轧薄钢板退火再结晶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onte Carlo方法和简化的物理模型所编制的程序较好地模拟了冷轧钢板退火组织的演变过程及变化规律,模拟程序所演示的退火过程晶粒尺寸和再结晶百分比变化与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试验了弯曲圆弧半径(2.5~7.5 mm)、拉紧力(20~80 N)和试样轧制方向对进口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反复弯曲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弯曲圆弧半径R为5 mm时,随拉紧力由20 N增加到60 N,纵向试样的反复弯曲次数由24次降低到11次,当拉紧力由60 N增至80 N时,反复弯曲次数不变;拉紧力为60 N时,弯曲圆弧半径R由2.5 mm增至7.5 mm时,纵向试样的平均反复弯曲次数由6.5次增加到20.7次。纵向试样的反复弯曲次数较横向试样高6.6%~2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