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表面技术》2007,36(6):3-3
气障性合成树脂制容器包括带有突缘的开口部。从该开口部延续的筒部,以及封闭该筒部的底部。容器是一种广口容器,其中开口部的最小内径Dmin大于筒部的最大内径Dmax。或者,容器是一种广口容器,其中开口部的最小内径Din小于筒部的最大内径Dmax,相差不超过20mm。在此一容器的筒部和底部的外壁上形成类金刚石碳膜。在内装物灌入此一容器后,金属罐盖双重卷边在突缘上,借此保证整个罐的高气障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方形坯料深拉延圆筒形件是一项新技术。在拉延过程中,将方形坯料压边区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直边压边区,另一部分为角部压边区,控制角部压边力小于直边压边力,使金属从角部到壁部的流动量增大,因而能使大量角部金属流向壁部,提高材料利用率。本文研究了方形坯料深拉延圆筒形件压边力控制方法,并设计了模具结构.经过实验验证,模具结构合理、简单、适用。  相似文献   

3.
《焊接技术》2007,36(4):74-74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部加热器筒及一种采用该加热器筒且具有手柄的烙铁,其中,根据一个优选的实例,本发明具有一个精确模制的塑料套筒,其位于端部加热器简体上。该塑料套筒具有一个轴向廷伸且径向凸伸的键,所述键可保证端部和手柄之间的精确定位,且在端部加热器筒和手柄之间进行刚性的机械连接。以确保端部加热器筒相对于电加热器不进行轴向旋转或横向运动.或保证不从端部加热器筒向电连接器传输负荷。[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焊接》2007,(1):40-40
一种铁道车辆构造体及摩擦搅拌接合用接头结构,其被摩擦搅拌接合的2个挤出型材的接合端部相对接而形成接头部的接合面。第1挤出型材在摩擦搅拌接合用工具的插入侧具有从平板部上面突出的凸部。凸部的侧面以具有第1圆弧(R2)和第2圆弧(R3)的连结部与平板部的上面连结。同样,第2挤出型材也具有同样结构。摩擦搅拌用工具,在前端部具有小径部、并使小径部的中心与接合面吻合而进行摩擦搅拌接合。被接合的构件的接头部,上面形成平坦面、其两端部残留有毛刺B1。切削去除该毛刺B1,则完成接头部。连结部以具有大曲率的圆弧R3相连结,不会发生应力集中,还能加厚接头部的板厚且使平板部尽量薄,因而谋求铁道车辆构造体的轻量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钢管端部漏磁探伤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解释了钢管端部效应的存在,同时提出多种减小钢管端郝检测盲区的对接方法并仿真分析了其磁场的分布及缺陷显示情况,通过比较制作出一套小盲区的端部检测装装置,其中采用贴片式线圈作为磁敏元件,避开了常用霍尔元件易于拾取端部泄漏静磁场而掩盖掉缺陷信号的不足,经过试验测试,钢管端部盲区能够缩小到10mm之内。  相似文献   

6.
一种等离子体装置,包括将通过馈电部供给的高频电磁场(F)供给到处理容器内的缝隙天线,所述馈电部具有谐振腔,所述谐振腔构成谐振器,同时将馈电的高频电磁场(F)变换成旋转电磁场并供给所述缝隙天线。  相似文献   

7.
《工业金刚石》2005,(2):42-42
一种铸铁用电沉积砂轮。它是在圆板状底板的周缘部设置较厚的磨削刀刃部。磨削刀刃部侧面与底板侧面平行,前端面由与底板垂直的中央面和两个稍倾斜的面构成,刀刃部沿径向呈上部为高度较低的大致梯形的方形,各面的连接部形成圆弧形;用电沉积法把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晶体硬质磨粒固定在刀刃部上。底板可通过减薄等措施减轻重量。把上述结构的砂轮装在多轴自动机上对铸件进行粗加工,  相似文献   

8.
该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铝基膜的铸造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在节气阀体中,在铝的基底上按顺序堆叠钝化膜和抗蚀膜。钝化膜在其抗蚀膜侧上具有凹部,在凹部中设置金属层。在喷丸处理中,当喷丸材料碰撞抗蚀膜时,一部分喷丸材料分离并附着在生成的凹部上以形成金属层。侧如,选择纯度不低于98%的铝作为喷丸材料。  相似文献   

9.
王元荪 《锻压技术》2007,32(2):136-136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装置。通过设置将流入收纳弹力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中的水类润滑液向凹部外排出的排出路,即使水类润滑液浸入凹部,也可以将水类润滑液从排出路中向凹部外排出。在冲压加工中使用了水类润滑液的情况下,使得不需要的润滑液不会滞留在模具构件中,从而能够抑制弹力构件的腐蚀及模具上的润滑液的腐蚀。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以Sn为主成分的无铅焊料,如果在变压器或电机的线圈部件端部进行预镀,形成于熔化焊料上的氧化屑附着在电镀部,另且被废弃的氧化屑较多。为此,日本千住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提供一种可抑制焊料在400℃附近氧化的无铅焊料。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次开创性的改革,在历经“十月怀胎”的孕育中,破解了近两年来困扰矿山部矿石供给不足的应急被动状态;破解了矿山部同一平台下用工绩效的“同岗同酬”;破解了“包力不包心”过程中矿山部与承包方如何着力管事与管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以Sn为主成分的无铅焊料,如果在变压器或电机的线圈部件端部进行预镀,形成于熔化焊料上的氧化屑附着在电镀部,则被废弃的氧化屑较多。为此,日本千住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提供一种可抑制焊料在400℃附近氧化的无铅焊料(专利公开2004—181485)。  相似文献   

13.
热风炉顶盖下端坡口风割加工宗伟奇(四川省涪陵川东造船厂一分厂648031)关键词焊前处理,坡口,热风炉顶盖下端,地规切割法1概述我厂为冶金行业建造的1200m3高炉热风炉,其动态工作温度高达1700℃,炉体内部弧形的过渡要求高。其顶盖是炉体最上端的部...  相似文献   

14.
《模具工业》2013,(8):76-7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无飞边防错模模具。一种无飞边防错模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嵌设在下模底端的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端部嵌设在下模内,上模底端开设有毛刺区,所述的上模端部与下模的配合间隙≤0.1mm。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效控制错模、材料利用率高、有效防止出现毛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鉴于液态金属内部电磁力分布对电磁净化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高频电磁场电磁净化技术中电磁体积力的数学模型,并具体分析了不同电力参数和实验参数下金属熔体内部电磁体积力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增加磁感应强度能够有效地增大熔体内部电磁体积力,从而提高净化效率;增加电源频率能够有效地改变熔体内部电磁体积力的分布规律,增大熔体表面的电磁体积力,但是随着电源频率的增大将减小电磁力在金属内部的作用区域,使得电磁净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减小;在一定磁感应强度下,熔体内部某一深度处的电磁体积力随着频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频率满足f=1(4πσμχ^2)时,该处的电磁体积力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电磁成形中大宽厚比板状件感应加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磁成形大宽厚比板状件的感应加热特性,推导了电磁成形大宽厚比板状件单位体积感应加热功率公式。结果表明:中小尺寸的大宽厚比板状件角部感应加热功率与角部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角部半径越小,感应加热功率越小,板状件角部越难以熔化。单频磁场条件下,板状件角部和宽面部分均匀熔化的条件是板状件角部半径大于等于板状件宽面处电流透入深度。角部半径小于板状件宽面处电流透入深度时,电磁场难以使板状件角部和宽面部分均匀熔化。针对角部半径小于宽面处电流透入深度的板状件,提出双频电磁成形的方法,并成功制备出具有预设横截面形状的大宽厚比耐热不锈钢板状件。  相似文献   

17.
《模具工业》2010,36(5):19-1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粉末冶金产品局部密度的模具,包括内外上模、主芯棒,其中内外上模包括具有上模腔的内上模及位于内上模上侧的第一内上模垫块,主芯棒伸入到上模腔中,上模腔中设有假芯棒、弹簧,假芯棒设有一搁置部,其下端抵靠到主芯棒上,搁置部抵靠到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到第一内上模垫块的下表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有色金属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铜铝铅锌各品种的消费均已超过全球消费的1/4,有的达到了1/3,国际贸易也在迅速扩大,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国家、行业、企业对行业协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形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进行了结构调整,2006年8月成立了铜部(铜分会)、铝部(铝分会)、铅锌部(铅锌分会),充实了人员,明确了分工和职责,使服务更专、更细、更深人。  相似文献   

19.
移动式电子设备在使用中或运输中多发生滑落,电子元件的焊接部受落下的冲击有时发生剥离。此外电子设备承受在使用时因内部的线圈及电阻等发热而使焊接部升温,在不使用时变冷的热循环。以往的Sn—Ag系无铅焊料,对于焊料凸缘这样的微小部分,耐;中击性或耐热循环性不足。为此,日本干住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日本专利公开2004—141910)提供一种凸缘的耐;中击性和耐热循环性优良的无铅焊料合金,即使在电子设备的使用中或运输中不小心滑落,焊接部也不易剥离,因而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20.
2002年5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会选举中,徐匡迪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长,王淀佐、邬贺铨、刘德培、杜祥琬、沈国航当选为副院长。大会还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和学部主任。周廉当选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任。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为王永志,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为陆建勋,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为朱建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为陈肇元,农业、轻纺与环境学部主任为旭日干,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主任为王正国,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为殷瑞钰。 (本刊通讯员) 中国工程院新一届领导机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