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第三代标准组织(3GPP)在ReIease5阶段提出的一个开放的网络架构。由于IMS网络具有控制和业务分离、接入无关、统一控制等特点,3GPP、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等标准组织明确IMS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由IMS提供广泛的基于IP的应用服务。随着业务的开展,业务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最早是由3GPP在R5版本规范中定义的一种体系架构,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业务。尽管设计IMS的初衷与接入技术无关,但实际上3GPP在早期的研究中,主要面向的是通过GPRS接入的移动用户的需求。随着业界对网络演进和固定与移动融合技术的深入研究,包括TISAPN、ITU—T、3GPP2在内的多个标准化组织,都将IMS作为下一代网络(NGN)中核心的体系架构。由于目前各标准化组织对IMS的需求不尽相同,业界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IMS,用于避免重复工作以及相互之间产生冲突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由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特征是采用SIP协议进行呼叫控制、与接入无关和能够提供多种业务,3GPP、ETSI和ITU-T等组织都在研究基于IMS架构的下一代网络(NGN)。在介绍IMS体系结构、有线电视(CATV)网络改造实现IP通信的基础上,提出CATV网络接入IMS控制的核心网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IP多媒体子系统(IMS)由第3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组织在R5版本中提出,是对IP多媒体业务进行控制的网络核心层逻辑功能实体的总称。IMS作为融合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的统一架构,是电信网发展和演进的未来方向,它提供的丰富业务能力将使电信网的发展打开新的篇章。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高度重视IMS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移动通信网IMS系统的特点,引出网络向IMS演进过程中电路域业务如何集中控制的问题;阐述了在IMS域为通过CS接入的用户提供业务的解决方案,并侧重分析了ICS的架构和原理,指出ICS将成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郎为民  王逢东  靳焰  杨宗凯 《世界电信》2005,18(12):47-51,58
基于3GPP 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特.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介绍了3GPP IMS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3GPP IMS的业务模型与业务提供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3GPP IMS研究     
基于3GPP 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3GPP IMS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3GPP IMS的业务模型与业务提供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第三代标准组织(3GPP)在Release5阶段提出的一个开放的网络架构。由于IMS网络具有控制和业务分离,接入无关、统一控制等特点,3GDP、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等标准组织明确IMS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由IMS提供广泛的基于IP的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子系统(IMS)是最初由3GPP制定的,用来提供实时和非实时的IP多媒体业务的通用体系结构,具有分布式、与接入无关、以及标准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等特点,被当前业界公认为未来融合的控制平台。文章介绍了IMS的产生背景、业务提供架构,并对基本呼叫流程及presence业务的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3GPP 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文章研究了3GPP规范的演进情况,分析了3GPPR5的网络体系结构,给出了相关实体的功能与特点,并介绍了IP多媒体子系统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1.
IMS国际标准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多媒体子系统(1MS)作为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的统一核心控制网络,采用控制和承载、控制和业务相分离的机制,网络能力得到很大增强。公众普遍认为IMS是现有网络演进和发展的方向。IMS的国际标准工作主要由第3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和电信、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协议(TISPAN)标准组织完成。文章内容包括3GPPSDTISPAN对IMS的总体标准化情况,IMS的关键技术和热点问题的研究情况,涉及IMS网络核心控制部分的完善和增强、与IMS相关的互联互通、IMS与电路域(CS)并存下的一些问题、下一代网络(NGN)R2阶段有关的IMS研究。  相似文献   

12.
陈静 《通信世界》2007,(6B):13-13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最初是3GPP组织制定的3G网络核心技术标准,目前已被ITU-T和ETSI认可,纳入NGN的核心标准框架,并被认为是实现未来FMC(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重要技术基础。IMS是一个全IP的网络架构,采用SIP协议进行控制,实现移动性管理、多媒体会话信令和载体业务传输,实现端到端的IP业务。此外,IMS还具有普通业务采用归属服务控制,接入独立,业务、控制、承载层完全分离等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基于IMS的移动数据业务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伟 《移动通信》2007,31(2):54-58
文章首先介绍了IMS提供的业务应用支持能力、重点描述了3GPP IMS的业务架构和OMA定义的OSE架构,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基于IMS能力的典型业务实现和相关协议,以及相关标准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一、IMS概述IMS(IP多媒体子系统)是3GPP在R5版本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和与接入的无关性。IMS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业务平台.它是向全IP网业务提供体系迈进的重要一步。在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研究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目的是使IMS成为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黄钰  张胜杰  张琳  刘雨 《现代电信科技》2007,37(9):55-59,66
IMS是3GPP在其R5版本中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是一种基于全IP分组传送的与接入无关的网络架构。分析了IMS在固网接入方面的发展演进策略,对TISPAN引入NASS、RACS等子系统用以完成用户认证、保证网络的安全以及实现对固定网络接入环境的承载资源控制进行了阐述。最后以VoIP为例,描述了通过固网接入IMS时对VoIP业务实施接纳控制机制的具体消息流程。  相似文献   

16.
IMS安全体系分成接入安全(3GPP TS33.203)和网络安全(3GPP TS33.210)两部分。接入安全包括对用户和网络的鉴权,以及IMS终端与网络之间数据流的保护。网络安全是指网络节点之间数据流的保护处理。IMS对这两部分的安全处理都采用IPSec协议(RFC2401)。  相似文献   

17.
基于3GPP 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文章研究了3GPP规范的演进情况,给出TUMTS高级系统结构和部署场景,分析了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网元的共存问题.  相似文献   

18.
3GPP IMS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磊 《电信技术》2009,(8):13-16
IMS作为下一代网络提供IP多媒体业务的架构之一,由于具备控制与承载分离、控制与业务分离,支持多种接入方式等特性,自3GPP在R5提出后,逐步获得了包括TISPAN、3GPP2、ITU—T等标准化组织的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19.
IP多媒体子系统(IMS)作为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架构,已经在国外部分区域开展商用,国内的各大运营商也在积极地进行试点等工作。试点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索如何借助IMS这种支持固定和移动融合的架构,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从目前的市场环境分析,在IMS建设初期,尤其是针对固定运营商,为大客户提供以IP Centrex为基础的多媒体电话业务将成为一个主要的切入点。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贾小盟所撰《爱立信IMS Business Trunk(SIP Trunking)解决方案》一文详细介绍了利用IMS Business Trunking将现有大客户接入IMS的实现方案,并且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读者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3GPP 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这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文章首先分析了IMS中的会话管理与路由原理,描述了HSS(归属用户服务器)的功能,给出了IMS中的主要业务要素,介绍了IMS中的互通元件,最后给出了IMS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