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能源使用效率低、HCFC/HFC等非环保制冷剂使用等问题,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干燥技术的以空气为工质的空气循环热泵干燥(ACHPD)系统新技术。建立了数学仿真模型,通过所构建实验台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干燥速率误差在±0.01%以内,系统功率误差在±7%以内。与传统的电加热器干燥(EHD)系统相比,当水质量蒸发率从0.75 kg/h增至3.45 kg/h时,ACHPD系统的节能率达到15%~27%。进气温度由10 ℃增至40 ℃和相对湿度由30%增至80%分别使单位除湿能效比(MER)降低约7%和21%。膨胀机效率由0.55增至0.8和压缩机效率由0.4增至0.9会使系统的能效分别降低17%和36%。  相似文献   

2.
水冷式跨临界CO2商用热泵热水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以水为冷却介质的带同热器的跨临界CO2商用热泵热水器实验系统.根据实验数据拟合了压缩机的等熵效率和容积效率公式,并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对实验系统进行了\"一次加热\"方式和\"循环加热\"方式多个工况的循环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按照\"循环加热\"制取热水时,在出水温度为55℃和65℃,系统平均制热COPh值分别达2.14到和2.08;按照\"一次加热\"方式制取热水时,名义工况下出水温度85℃时制热COPh值为2.82,最大负荷工况下出水温度65℃时制热COPh值为3.68.冷却水进水温度越高,系统效率越低,因此热泵热水器系统更适合于\"一次加热\"供水系统.  相似文献   

3.
空气回热的热泵木材干燥机运行特性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苏敏 《制冷》1997,(4):1-5
本文介绍了应用热泵木材干燥机干燥木材的工作原理,阐述了采用空气回热的热泵木材干燥机的优越性,并对其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空气回热的热泵木材干燥机与不采用空气回热的热泵木材干燥机相比较,除湿量可以提高24%以上,而且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除湿量提高的越多,其优越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热电冷联产系统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制冷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废热,这些废热品味低,难以直接回收利用。在此提出了两级双效溴化锂制冷-热泵复合循环,该循环具有冷凝温度较高的特点,便于直接回收冷凝排放热。系统以背压汽轮机的背压蒸汽为热源,制冷的同时利用循环所排出的废热加热锅炉补充水至较高温度。以具有相同功效的双效溴冷机与单效溴化锂热泵联合运行作为对比循环,制冷-热泵复合循环系统省去了一台蒸发器与冷凝器,减少了两个换热温差,并且通过热力计算、能量分析和分析表明,该循环的能量利用率与效率均有很大的提高,效率比对比循环提高了45%。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碳制冷剂由于它的制热性能系数高和对大气的全球气候变暖潜能值小,现在获得了愈来愈多的应用,尤其是在热泵热水器和汽车空调领域。本文论述二氧化碳制冷剂的各种制冷和热泵循环。  相似文献   

6.
空气温湿度对空气源螺杆热泵机组除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空气温湿度变化对风冷热泵机组的除霜性能的影响,采用实时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在多次除霜周期和除霜间隔周期内翅片温度、过冷度和过热度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为寻求优化的除霜控制方法提供了大量试验依据.定量分析了空气温湿度的变化对制热恢复时间、制热衰减时间、稳定制热时间以及除霜间隔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温湿度工况下,均出现了盘管出口温度变化率突变以及温度的周期性震荡,这一时刻,制热量开始快速衰减,霜层开始形成并快速生长.当相对湿度从75%提高到90%时,这一突变的温度变化率提高了2倍,制热衰减时间减少了约70%.蒸发盘管出口温度的变化率以及周期性震荡间接反映了蒸发盘管的翅片表面的结霜状态,并呈规律性变化,这一温度参数可以作为重要的除霜循环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7.
8.
干燥褐煤的热泵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伟  郑海坤  张保森 《制冷学报》2013,34(5):99-102
结合目前国内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及褐煤干燥现状,提出了利用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干燥褐煤的实验方案,并搭建了实验系统。分别在60℃、 70℃、80℃条件下对褐煤进行了干燥实验,测定了褐煤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快,有效干燥时间越长,干燥效果越好。在60℃的条件下脱水量为22.5%,耗时25min;70℃时为31%,耗时30min;80℃最高可达到42.6%,耗时35min。为热泵技术在循环水余热利用以及褐煤干燥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相变储热型热泵热水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具有相变储热功能的热泵型热水器,阐述了其结构、原理.利用相变材料放出潜热提高进水温度,在不需用热水时,压缩机不必停机从而加热融化相变材料以储存热量.依据设计方案,制作实验样机,并进行初步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此外,通过与其它类型热水器的对比分析,展示了其经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用于低温环境下新型空气源热泵循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林  陈光明  陈斌  王勤 《制冷学报》2005,26(2):34-38
提出了一种在低温环境下能扩大制热能力空气源热泵装置,既可按传统单级空气源热泵方式运行,又可按复叠循环方式运行.在低温环境下对两种空气源热泵循环特性进行模拟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很低条件下,该热泵仍可获得较大制热量和较高COP值,并具有较小压缩比和较低压缩机排气温度.热泵制热应在最佳节能控制条件下运行以实现最大限度节能.它为解决热泵的低温适用范围和低温条件下节能等问题提供了一条可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显热除霜方式与逆向除霜方式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显热除霜是针对四通阀换向除霜方式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除霜方式,它是利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的显热对蒸发器进行除霜.显热除霜方式与四通阀换向除霜方式的对比试验表明,采用显热除霜在保证正常除霜效果的同时,可以较大程度缩短除霜时间,避免四通阀换向除霜给制冷系统带来的冲击,消除\"奔油\"现象,除霜过程中系统供热水温度波动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2.
提高低温空气源热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热泵在低温环境工作时存在的问题。在热泵系统四通换向阀后的排气管上加旁通毛细管和在气液分离器中加过冷管。通过分析确定过冷管最小换热面积和旁通毛细管最佳长度范围。经实验证明在低温工况下时制热量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大型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风侧Ⅴ型翅片管式换热器,采用CFD方法研究了其空气流场特性,采用实验测量值验证数值模拟结果,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系统分析了Ⅴ型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流场特性,详细研究了换热器夹角大小对空气流场分布的影响并阐明了各种流动现象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Ⅴ型翅片管式换热器迎面风速沿换热器高度方向分布较不均匀,沿换热器长度方向分布相对均匀;换热器夹角大小是决定Ⅴ型换热器迎面风速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迎面风速最大值随换热器夹角值的增大而向换热器下部移动,且当换热器夹角大小为90度时,迎面风速最大值位于换热器中部位置,且此时换热器迎面风速分布呈上下对称状态.  相似文献   

14.
对一台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室外换热器的动态结霜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进风温、湿度对热泵空调器结霜量及霜层厚度的影响。实验中考虑了结霜引起的热泵系统蒸发温度及风机流量的变化,采用显微照相法测量翅片表面霜层厚度,结霜量则通过测量蒸发器进出口含湿量的方法来获得。实验结果表明,室外换热器结霜量随时间线性增长,而翅片表面霜层厚度则分为初始段、匀速增长段和快速增长段三个阶段;在结霜循环的最后20%~30%的快速增长段内霜层生长速率大大加快,可达匀速生长段霜层生长速率的2.4,3.3倍。对于不同的工况,蒸发器均在进风温度0~3℃附近时结霜最为严重,且相对湿度对霜层厚度的影响要大于对结霜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地源热泵应用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源热泵(GSHP)是一种既可以供热又可以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关于地源热泵的分类问题还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据此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并指出常规认识中的一些误区.同时对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应用较多的土壤源热泵、地热水水源热泵、地下水(深井水)水源热泵的系统形式及分类等情况作了一简单介绍. 此外,在简单介绍水环热泵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对一些在使用中比较模糊和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进行了区别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通常所认为的"水环热泵属于水源热泵"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水环热泵事实上应该是一种空气源热泵;此外,"水源热泵是一种水--空气热泵"的说法也不确切,事实上,水源热泵可以采用水--空气热泵形式,也可以采用水--水热泵形式.  相似文献   

16.
几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式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气源热泵除霜问题,分别对逆循环除霜系统、热气旁通除霜系统和相变蓄能除霜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并对三种除霜方式的除霜时间、除霜时压缩机排气压力、室内温度波动等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变蓄能系统除霜时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比另外两种系统高,使得冷凝温度升高,更有利于缩短除霜时间,且室内温度相对稳定,系统能耗也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评估洛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节能性及经济性,基于洛阳市典型工程项目的现场调研数据,建立地下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性及经济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依据初投资、运行费用、标准煤耗量等评价指标对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和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及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单位空调面积评价方法是适用于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和经济性的科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该工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空调风系统和水系统的设计、湖水取水及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并与传统空调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比传统空调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多出19.79万元,但每年的运行费用可以节约15.2%,为4.35万元,简单投资回收期为4.55年,而且随着电费费率的提高,投资回收期会相应缩短。  相似文献   

19.
金属氢化物热泵空调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节能环保新技术--金属氢化物热泵空调装置的原理、性能特点和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介绍了美、日、欧等数套金属氢化物热泵空调的研制情况.综述了提高储氢合金材料性能和强化金属氢化物热泵空调系统传热能力的技术措施.最后,评述了金属氢化物空调热泵系统的组织情况及其运行的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20.
赖学江  樊卜源  李锐 《制冷》2001,20(3):68-71
本文介绍了湖北曙光软件园研发楼的三个空调方案,并从冷冻站设备初投资、年运行所需的电缆两方面进行比较,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冰蓄冷空调方案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