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400为形貌控制剂,通过室温固相反应成功制备出BaCO3纳米棒.纳米棒的直径为80~160nm、长度为150nm~1.5μm.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结构对最终纳米晶的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显微镜技术对所制备纳米晶的成分、形状和尺寸进行了表征分析.对Ba-CO3纳米棒的形成机理作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BaCO3纳米棒的表面活性剂软模板诱导自组装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2.
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400为形貌控制剂,通过低温固相反应成功制备出CuS纳米棒.纳米棒的直径为10~60 nm、长度为100~600 nm.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结构对最终纳米晶的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显微镜技术对所制备纳米晶的成分、形状和尺寸进行了表征分析.对CuS纳米棒的形成机理作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CuS纳米棒的表面活性剂软模板诱导自组装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3.
钴纳米棒的有机相化学还原法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机相中,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存在下,采用联氨还原氯化钴的化学方法制备得到钴纳米棒,并用XRD、TEM、XPS和TG-DTA对样品的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得的钴纳米棒直径约为50~80m,长度约为300~500 nm,具有hcp相.表面活性剂PVP在钴纳米棒的形成过程中起到软模板的作用,使钴纳米粒子沿着一定的方向生长成纳米棒.  相似文献   

4.
ZnO花状微结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志峰  段好伟  徐宝龙  张娟  李剑平 《材料导报》2007,21(9):130-131,138
在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通过水热法在3种不同的基底上制备了由纳米棒组成的花状氧化锌微结构,其纳米棒沿c轴方向生长.通过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花状氧化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ZnO为纤锌矿结构,扫描电镜照片表明ZnO微结构具有花状形貌.简单讨论了反应物浓度对花状ZnO纳米棒形成的影响及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5.
以Na2WO4.2H2O和CdCl2.2.5H2O为主要原料,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添加剂,水热反应合成了CdWO4纳米棒。用XRD、TEM、EDS、SAED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CdWO4纳米棒的形成机理,测试了CdWO4纳米棒的光致发光(PL)谱。结果表明:产物为长0.8~1.5μm,直径40~120nm的CdWO4纳米棒;SDBS对CdWO4纳米棒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浓度为0.01mol/L条件下制备的CdWO4纳米棒的长径比最大;随着Cd-WO4纳米棒长径比的增大,其PL光谱增强。  相似文献   

6.
邓兆  戴英  陈文 《纳米科技》2009,6(5):40-44,49
利用反相胶束结合溶剂热法制备了BaCO3单晶纳米线。该方法中,油酸/正辛烷/水体系中的反相胶柬起到模板作用,引导BaCO3沿一维方向生长,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投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对BaCO3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aCO3纳米线为均匀的直线形单晶纳米线,直径为80~200nm,长度为几百纳米到几微米。对BaCO3纳米线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六水氯化锶、氢氧化钠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尿素水解均相沉淀法利用表面活性剂CTAB所形成的棒状胶束为软模板定向诱导制备出了晶形规整的碳酸锶纳米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酸锶纳米棒呈规则的直线状,长度在6μm以上,平均粒径约80nm,长径比达到70以上。对碳酸锶纳米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最后进一步讨论了CTAB用量对粒子形貌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8.
以TiCl3为前驱物,NaCl为矿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用水热法制备出了纳米TiO2微球。用XRD和SEM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球为金红石型,直径约为1~5μm,微球由纳米棒放射状组装而成,纳米棒长度约为500nm,直径约为40nm。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矿化剂浓度、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微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乳液技术制备了α-Fe2O3纳米棒前驱物,在KNO3熔盐中焙烧成功合成了α-Fe2O3纳米棒一维纳米材料.用TEM、XRD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α-Fe2O3纳米棒直径约为80nm,尺寸分布比较均匀,长度为1~5μm.简单讨论了影响α-Fe2O3纳米棒在KNO3熔盐中形成的因素和α-Fe2O3纳米棒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In2O3纳米棒前驱物,经500℃煅烧1h,成功制备了长约120nm,直径20nm的In2O3纳米棒。根据综合热分析(TG—DSC)结果,前驱体是In(OH)3部分脱水的In2O(OH)4干凝胶;计算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几何排列参数P在1/3~1/2之间,确定体系形成的是棒状胶团,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