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碱解小麦麦麸制备阿魏酸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以小麦麸皮为原料碱解制备阿魏酸的工艺条件.用淀粉酶和蛋白酶酶解除去麦麸中的淀粉和蛋白质,氢氧化钠碱解制得阿魏酸,并以阿魏酸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碱解麦麸制备阿魏酸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酶解50 g麦麸,两种酶的最佳用量分别为:耐高温α-淀粉酶0.45 g,中性蛋白酶0.5 g;碱解麦麸制备阿魏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氢氧化钠浓度1%,碱解温度85℃,碱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水解50 g麦麸可获得406.2 mg阿魏酸.此工艺条件可用于小麦麦麸制备阿魏酸.  相似文献   

2.
酶-碱法协同水解麦麸提取阿魏酸及功能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酶-碱法协同处理麦麸制备阿魏酸的工艺,并对提取所得的阿魏酸通过抗氧化和抑菌实验来验证其功能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实验分别确定碱解、酶解麦麸提取阿魏酸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pH5、温度55℃、麦麸含量8%、时间5h;碱解料液比1:15、温度为60℃、时间6h、亚硫酸钠1.0%、氢氧化钠1.5%.这两种方法协同对麦麸进行处理能明显使阿魏酸产量增加.同时,该法提取的阿魏酸具有较好的抗油脂氧化能力和抑菌功能.  相似文献   

3.
小麦麸皮阿魏酸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碱法和酶法制备阿魏酸,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制备阿魏酸的最佳工艺参数,碱液浸提法阿魏酸最高释放量为3.08mg/g麦麸,最优组合是碱液浓度为1%,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h,麸皮粒度为80目;酶法提取的最高释放量为3.35mg/g麦麸,最优组合是料液比1∶20,混合酶浓度1%,混合酶作用时间3h。另外,碱处理后的反应液颜色为深棕色,褐变较为严重;混合酶处理后反应液颜色较浅。酶法提取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碱法和酶法制备阿魏酸,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制备阿魏酸的最佳工艺参数,碱液浸提法阿魏酸最高释放量为3.08mg/g麦麸,最优组合是碱液浓度为1%,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h,麸皮粒度为80目;酶法提取的最高释放量为3、35mg/g麦麸,最优组合是料液比1:20.混合酶浓度1%。混合酶作用时间3h。另外,碱处理后的反应液颜色为深棕色,褐变较为严重;混合酶处理后反应液颜色较浅。酶法提取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麦麸中阿魏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麸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碱醇裂解提取阿魏酸,样品经淀粉酶和蛋白酶除去部分淀粉和蛋白质后,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碱醇溶液和超声波处理游离出阿魏酸,经乙酸乙酯萃取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阿魏酸以确定提取得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RSM)分析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OH质量分数5.76%,pH 3.2,碱醇体积比1.39∶1,超声温度59.75℃提取麦麸中阿魏酸,其实际提取得率可达4.48 mg/g。  相似文献   

6.
利用麦麸制备阿魏酸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该文研究以麦麸为原料制备阿魏酸技术路线。首先采用淀粉酶和蛋白酶除去麦麸中部分淀粉 和蛋白质,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碱解麦麸制备阿魏酸最佳工艺条件:氢氧化钠浓度0.5%,水解温度 60℃,水解时间6 h,添加0.03%亚硫酸钠;并采用HPLC检测阿魏酸。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辅助碱醇法降解小麦秸秆提取阿魏酸,以期转化利用小麦秸秆资源。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分析法(RSA)对碱质量分数、碱醇比、提取温度、超声时间等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HPLC法对阿魏酸提取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碱质量分数3.5%、碱醇比3.6∶1、提取温度30℃、超声时间42 min最优工艺条件下可有效降解秸秆,阿魏酸提取率可达8.014 mg/g;此技术为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采用碱法提取麸皮中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UAX),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NaOH浓度和料液比的变化对WUAX得率及其产品单糖组分、阿魏酸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提取温度、NaOH浓度和料液比的增加,WUAX得率显著升高,当达到一定条件后,得率不再升高或升高缓慢。不同提取条件下所得WUAX产品主要含有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4种单糖;延长提取时间,提高反应温度、NaOH浓度和料液比,阿拉伯糖(Ara)和木糖相对含量均增加,葡萄糖相对含量下降。WUAX中阿魏酸含量随提取温度的升高缓慢增加,随提取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NaOH浓度、料液比对阿魏酸含量影响较小。提取条件对WUAX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无明显影响,对不同分子质量区域的WUAX总糖浓度有一定影响。以WUAX得率为指标确定提取条件,既可保证WUAX得率又可获得富含阿魏酸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WUAX产品。  相似文献   

9.
酶解麦麸制备阿魏酸低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聚糖酶水解麦麸制备阿魏酸低聚糖,以阿魏酸低聚糖的量为指标,研究了酶解温度、pH值、酶浓度、底物浓度、作用时间五个因素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最终的优化条件是木聚糖酶浓度3%,底物浓度80 g/L,作用时间12 h,此条件下阿魏酸低聚糖提取量为0.831×10-5 moL/g麦麸.  相似文献   

10.
王萍  葛丽花  吕姗姗 《粮油加工》2007,(3):81-82,85
本文采用高温蒸煮法处理麦麸,提取麦麸中的阿魏酸低聚糖.在试验中,主要研究了不同处理时间、不同处理温度对阿魏酸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70℃,保温时间为10min,阿魏酸低聚糖提取量最高,可达1.153×10-5 mol/g麦麸.  相似文献   

11.
黑小麦麸皮酚酸物质的定性分析与阿魏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黑小麦麸皮中的主要酚酸物质进行制备和定性分析,并测定阿魏酸含量。采用乙醇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黑小麦麸皮,提取样品中的游离态酚酸(free phenolic acids,FPA)和结合态酚酸(conjugated phenolic acids,CPA)。通过液质联用(LC/MS)和紫外光谱(UV)等方法对提取的酚酸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紫外光谱显示,游离态和结合态酚酸具有与阿魏酸相似的分子结构。LC/MS检测结果显示,游离态和结合态酚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24和194。由此判断黑小麦麸皮中的游离态酚酸FPA主要为芥子酸,结合态酚酸CPA主要为阿魏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黑小麦麸皮中的结合态阿魏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粒黑小麦麸皮的阿魏酸含量为2.07 mg/g,与蓝粒黑小麦麸皮的阿魏酸含量(2.12 mg/g)相近,其含量高于当地种植的普通小麦麸皮的阿魏酸含量(1.17 mg/g)。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麦麸中阿魏酸等活性成分研制一款全麦麸食品。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原理,结合模糊数学综合分析法,探讨出一种麦麸悬浮饮料的最佳配方比例。结果白砂糖添加量为3.5g/100mL、麦麸:水为1:100(g:mL)、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08g/100mL、黄原胶:魔芋胶为7:3(m:m)为麦麸悬浮饮料最佳配方比例。产品中膳食纤维总量为0.872 g/100 mL,黄酮含量为0.92 mg/100 mL,阿魏酸含量为2.81 mg/100 mL,二苯基苦酰肼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3.9%。结论制备的麦麸悬浮饮料口感顺滑,具有浓郁麦香味,麦麸颗粒能够均匀稳定悬浮。  相似文献   

13.
以青麦仁为原料,经α-淀粉酶和碱性蛋白酶去除青麦仁中部分淀粉和蛋白质,采用超声波辅助碱醇提取制备阿魏酸,以阿魏酸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去除2.5 g青麦仁中的淀粉和蛋白质时,α-淀粉酶用量0.04mL,碱性蛋白酶用量为0.1g。超声辅助碱醇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NaOH质量浓度6 g/100 mL、碱醇比1:2、超声功率480 W,此条件下,提取量为(2.85±0.15) mg/g。  相似文献   

14.
Heat‐stabilized, defatted rice bran (HDRB) serves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phenolic compounds which have numerous purported health benefits. An estimated 70% of phenolics present in rice bran are esterified to the arabinoxylan residues of the cell walls. Release of such compounds could provide a value‐added application for HDRB.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tract and quantify phenolics from HDRB using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Out of 8 organisms selected for rice bran fermentation, Bacillus subtilis subspecies subtilis had the maximum phenolic release of 26.8 mg ferulic acid equivalents (FAE) per gram HDRB.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release of rice bran phenolics. An optimum of 28.6 mg FAE/g rice bran was predicted at 168 h, 0.01% inoculation level, and 100 mg HDRB/mL. Fermentation of HDRB for 96 h with B. subtilis subspecies subtili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henolic yield, phenolic concentration, and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Fermented rice bran had 4.86 mg gentistic acid, 1.38 mg caffeic acid, 6.03 mg syringic acid, 19.02 mg (‐)‐epicatechin, 4.08 mg p‐courmaric acid, 4.64 mg ferulic acid, 10.04 mg sinapic acid, and 17.59 mg benzoic acid per 100 g fermented extract compared to 0.65 mg p‐courmaric acid and 0.36 mg ferulic acid per 100 g nonfermented extract. The high phenolic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ermented HDRB extract indicates that rice bran fermentation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 is a potential means of meeting the demand for an effective and affordable antioxidant.  相似文献   

15.
将发酵麦麸作为功能配料用于高膳食纤维面包面团制作,采用化学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及离子色谱法分析麦麸发酵、面包制作过程及面包中阿拉伯木聚糖溶解性和酚类化合物释放。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麦麸中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游离酚及阿魏酸含量逐渐增加。发酵处理后,麦麸中游离阿拉伯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增加,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显著提高,分支度显著下降(P<0.05)。面包搅拌、醒发及烘焙过程中,阿拉伯木聚糖不断溶解,酚类化合物持续释放;富含发酵麦麸的面包中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及分支度更高。模拟肠、胃消化后,富含发酵麦麸的面包中游离酚和阿魏酸含量更高,且吸收效果好。此外,发酵麦麸显著提高了面包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平板筛菌和牛津杯透明圈试验法筛选具有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将其接种于麸皮中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析发酵麸皮其阿魏酸酯酶活力、总酚酸以及阿魏酸的释放量,并进行个体形态、菌落特征和TIS测序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菌株的阿魏酸酯酶酶活优于其他菌株,在发酵第4 d该菌株的阿魏酸酯酶酶活达最高为163.5 m U/g;而且发酵麸皮释放总酚酸的能力较高,将麸皮的总酚酸量提高6.6倍,其中阿魏酸的量达到0.697%,比没有发酵的麸皮阿魏酸的含量增加了0.22%。对其进行分子鉴定,该菌株与烟曲霉(Aspergillus clavatus)同源性达100%,确认为烟曲霉命名为烟青。将该菌应用于麸皮发酵提高阿魏酸含量,是农副产品增值利用以及药用功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孔树脂纯化小麦麸皮阿魏酸粗提液,筛选出合适大孔树脂对阿魏酸进行富集、纯化,提高产品质量.结果表明,宜选用HPD-100型树脂对小麦麸皮阿魏酸进行纯化,并通过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确定最佳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大孔树脂纯化麦麸中阿魏酸的粗提液,筛选出合适的大孔树脂对阿魏酸进行富集纯化,提高产品质量。结果表明,选用HPD-100型号的树脂对麦麸中阿魏酸的进行纯化效果较好,并通过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确定了最佳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9.
杨雪  姚艳艳  张志清 《食品科学》2011,32(6):155-158
目的:建立衍生分光光度法测定麦麸粗提液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以0.6g/100mL FeCl3-0.9g/100mL K3[Fe(CN)6](1:0.9)混合溶液为显色剂,并以显色剂为空白,在7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结果:阿魏酸在2.36~14.16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阿魏酸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最小检出量为0.022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3.1%。结论:本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回收率高,适用于麦麸粗提液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