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胡军  宋波 《住宅科技》2005,(1):26-27
二十世纪80年代晚期,在北美提出了旨在再造具有纯真状态的多样化邻里街区,主张都市的填补性发展应该优先于新地区拓展的“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理论。该理论经历了都市主义——郊区化——新都市主义的演变过程。“新都市主义”是对大规模“住宅郊区化”的反思。与西方不同,西方城市的郊区化浪潮与新都市主义不是一个阶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国中 《建筑与环境》2009,3(1):116-118
本文阐明了“新都市主义”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原理,通过借鉴“新都市主义”的这些观点和思路。提出了新都市主义诸多原理应用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区规划建设的差异性与适应性,对我国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社区规划建设的弯路有着明显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峰  王晓健  杨曙霞 《工业建筑》2005,35(1):96-97,92
“新都市主义”是为了解决美国郊区化所产生的问题 ,而在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兴起的并且已日趋主流化的规划理论和思想运动。介绍了新都市主义的思想内容、规划要点。由于新都市主义是为了解决效区化的问题 ,它的经验教训对正在发展的中国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阐述了新都市主义的主要规划思想和原则;结合北京万年花城居住区规划实例,指出了新都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新都市主义在我国实施的困难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黄川 《建筑创作》2008,(10):159-159
新都市主义是在全面反思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思想,其核心是“紧凑城市”的主题。从德国柏林的城市开发,到美国的城镇规划和实施,让我们看到了新都市主义的运动在世界范围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张扬 《四川建筑》2007,27(2):32-33
探讨“新都市主义”理论的真谛,结合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风土人情,探索其“本土化”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燕  王涛 《华中建筑》2011,29(9):91-94
在一个融合乡村自然和都市文化特征的新都市主义居住中心,为营造新一代的城市住宅和重现天、地、人、神四重整体的诗意栖居,设计者通过对追求“天地人合一”的易经文化中伏羲八卦图的数理借鉴以及对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与邻里关系的继承,力图在当地深厚的文化基础上,建立起适合于本地域的新都市主义居住形态与富有诗意地栖居方式.  相似文献   

8.
周建立  王文倩 《安徽建筑》2009,16(4):23-23,43
文章以铜陵市托莱多小区设计为例,对现代小区设计在“生态景观及景观均好性”、“新都市主义与街坊关系”、“人车分流”等几个方面进行规划理念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勇 《规划师》2005,21(7):106-109
新都市主义是在西方北美大陆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模式和城市设计理念。20世纪80年代末,以美国佛罗里达沃顿郡海滨镇规划为发端,新都市主义在太平洋彼岸开始萌芽。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新都市主义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十届新都市主义大会,其影响慢慢扩展到世界范围。  相似文献   

10.
董华洲 《城市建筑》2014,(17):256-256
本文通过对新都市主义理论的阐述及其在中国当代居住建筑中的反映,发现了当代居住建筑在城市层面存在的问题,并粗略展望了未来新都市主义居住建筑的前景,学习了新都市主义研究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世界建筑导报》2005,(2):22-22
源于美国并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的新都市主义,在中国国内近来也可以看到一些有关方面的翻译书籍,这次在美国旧金山美国规划协会年会上我们与新都市主义的核心人物Jonathan Barnett先生,共同交流讨论了若干城市规划的焦点话题,其中对我们提出的几个有关中国城市规划的问题。Jonathan Barnett先生予以特别关注,并给予了精辟而简明的回答。尽管因时间关系,回答内容简短,我们仍将此讲话发表于下,因为这是首次直接将新都市主义的核心人物Jonathan Barnett先生对中国城市规划的看法,在中国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以期进一步打开在中国讨论新都市主义的大门。 另外,旅美规划师,Jonathan Barnett的学生王炎先生,也与会参加了讨论.他目前就职于Jonethan Barnett的WRT事务所。我们特地请他以其亲身体会,对新都市主义及Jonathan Barnett作了简要的介绍。(特约主持人:张工,苏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从“有机分散”到“新都市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靖 《安徽建筑》2001,8(4):30-30
本文针对“有机分散”理论与“新都市主义”理论,对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发展的不同见地,提出城市是在吸引与排斥的相对运动中获得发展,在集中与分散中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13.
对于很多人来说 ,住在市区还是郊区 ,并不是一个可以立即作出断然选择的问题。如果有专家将这个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研究探讨 ,不知道是使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化了。还真有一个这样的理论 ,叫做新都市主义 (NewUrban ism)。有理论就会有实践 ,中外皆然。在中国 ,新都市主义的理论探讨和践行都是近期的事。笔者前不久就在西安参加了一个以“新都市主义”命名的国际研讨会。从城市到郊区再回到城市从村落的聚集到都市的形成 ,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跃进。19世纪60年代 ,发轫于英伦的工业革命浪潮迅速波及全球 (一如今天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4.
热点     
新都市主义 春天的时候,给研究生出试题,其中有一道简述题,说说什么是新都市主义.这玩意近些时候老有人说,但是说成什么的都有.最早,这所谓"新都市主义"是源于几位建筑师规划师在美国弗罗里达州海滨镇的规划设计实验,18、19世纪模样的理想式规划,小尺度的街道广场,建筑倾向于传统风味,严格的材料和颜色控制,等等.  相似文献   

15.
带有新都市主义字样的房地产广告开始飘扬在城市各类媒体时,它已然成为投资方炒作的噱头,投资方为规避新事物的市场风险,仅仅只做口头上的功夫:考虑到市场自身对传统小区设计理念的习惯,探讨一条能将新都市主义的主张与传统居住区设计结合的道路,不失为一次将新都市主义真正应用在实践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孙运华  吕波  邓俊英 《山西建筑》2006,32(15):34-35
根据中西方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对新都市主义理论进行探讨,阐明了由于中西方国情的差异,新都市主义在城市化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操作方法,对城市经营和房地产项目策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梯工业》2005,6(4):46-46
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都有决定性的影响——钢铁、建材等行业“过热”,与房地产业的“发烧”密不可分。决策层在如何调控的问题上“慎之又慎”,既要让房价回归理性,又不能“伤筋动骨”;既要打击过度的投机又使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换言之,不希望疯长,也不希望大落。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毫无例外地十分关注住宅产业的发展,这是因为住宅紧紧地维系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并对经济的涨落和社会的稳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正朝着中等发达国家挺进,人民生活也进入了小康之后的需求阶段。与此同时,中国近年商品住宅开发建设也逐渐形成两种格局:都市中心楼盘与郊区化住宅。文章针对郊区化居住模式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新都市主义内核思想正是对都市化和郊区化的扬弃,小户型住宅是新都市主义在中国的最好实践,探讨了新都市主义核心居住论与都市小户型住宅结合发展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新城市主义理论及其生态思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超 《南方建筑》2005,(3):54-57
新都市主义是二十世纪末最重要的规划活动之一,美国的建筑界和规划界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新都市主义的概念,其宗旨是重新定义城市,探索住宅的意义和形式,创造出新一代的城市和住宅。新都市主义强调社区感,试图寻找人们周边物质环境的社会意义,以及人们对物质环境的认知感。它通过强调调整环境中的物质因素来加强人们的社会交流,从而强化社区居民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新都市主义的背景和原则特征,揭示了我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了通过新都市主义的功能混合使用原则、以人为尺度的原则和重视环境与人文原则对提升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