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合理配煤 降低配煤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优质炼焦煤资源有限,科学合理配煤不仅是保证焦炭质量和满足焦炉生产要求的基本措施,也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扩大炼焦煤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降低配煤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颖义 《中国冶金》2021,31(5):83-85
为积极应对炼焦煤资源供应趋紧、质量下滑和价格波动等多变因素影响,河钢宣钢公司优化炼焦煤资源、配煤结构,深入市场探寻炼焦煤新资源,以小焦炉试验和煤岩分析为技术支撑,研究新资源的质量性能和各炼焦煤种的配入比例,开展配加王家岭瘦焦煤的多种配煤优选方案,在保证焦炭强度不降低的基础上,瘦煤配比提高至14%。通过对配合煤硫分和黏结指数的测算,扩大了炼焦煤资源,用普通焦煤代替部分高价低硫柳林类焦煤,降低了公司的配煤成本。  相似文献   

3.
宝钢从1985年投产即开始使用进口炼焦煤,从最初作为国内煤的调剂和补充,逐步发展成为常规和主力煤种。以时间为跨度,对宝钢开工以来使用的进口炼焦煤从种类、产地、品种、数量等基础上进行梳理、分析,同时全面对比了国内外炼焦煤煤质指标、焦炭质量和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为国内外同行今后在炼焦配煤、稳定焦炭质量和配煤成本的控制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配煤炼焦的意义和在配煤炼焦技术中单种煤的结焦特性。对炼焦煤的煤质评定、配煤方法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炼焦煤的质量是影响焦炭质量的重要因素。某7. 63 m焦炉使用的炼焦煤品种多、种类复杂、变化大,造成炼焦配煤难度大、配比变动大、焦炭质量稳定性差。针对该问题,基于公司级原辅料检化验平台,开发了一套炼焦煤质量自动预警系统。系统基于炼焦煤质量大数据库,实现炼焦煤质量自动预警和炼焦煤质量趋势显示等功能。系统的上线,解决了炼焦煤质量数据分散的问题,能对质量异常来煤进行大数据分析,对异常项目进行自动预警,并能根据用户需求个性化显示炼焦煤质量趋势,减少了因为来煤质量异常造成的焦炭质量脱标事故,使焦炭质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分析近年低挥发分弱粘结煤配用炼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了配煤结构优化、预粉碎技术、焦炭光学组织结构及工艺等在弱粘结炼焦煤炼焦配煤的应用现状。指出通过配煤结构优化、贫瘦煤细粉碎、调整焦炭光学组织结构等技术措施,可在保证焦炭质量的条件下提高弱粘结炼焦煤配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发的新型煤粉改性剂(ZZZ),对非炼焦煤改性和配煤炼焦。ZZZ能改善添加非炼焦煤后的焦炭质量,提高非炼焦煤的添加量,降低炼焦成本,扩大炼焦用煤资源。在2 kg试验焦炉开展非炼焦煤配煤炼焦试验,研究ZZZ对焦炭质量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出白煤的添加粒度为全部小于3 mm,其中小于1 mm的占70%;非炼焦煤的最佳配入量为15%,其中白煤5%,喷吹烟煤10%,ZZZ的最优添加量为0.1%。由此方案炼得的焦炭质量达到南钢生产焦炭质量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鞍钢炼焦工序近10年的技术改造、配煤结构调整和焦炭质量变化情况,指出了配煤结构与国内炼焦煤资源不适应的问题,提出在优质炼焦煤短缺、来煤质量下降的情况下,鞍钢应进一步强化对来煤质量的监督管理,并采取煤调湿、捣固炼焦等新工艺,实现进一步提高焦炭质量、适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包钢近年来所用炼焦煤资源进行了梳理总结,在炼焦煤资源供需变化的情况下,从炼焦煤资源地域性变化趋势和品种变化趋势两方面,分析了7 m焦炉配煤结构的特征和随资源状况的改变,以及对应焦炭质量的变化,研究了在焦炭质量满足高炉生产需求的前提下煤种间的替代,同时对配煤结构的继续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鞍钢鲅鱼圈所处中国东北部港口的独特地理位置特点,建立了适合鞍钢鲅鱼圈的煤岩配煤方法,分析了鞍钢鲅鱼圈配煤方案工程应用中各煤种用煤特点,考察了工程应用配煤方案的煤岩特征,并对应用煤岩配煤方案所得焦炭质量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鞍钢鲅鱼圈开展煤岩配煤技术为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鞍钢鲅鱼圈通过煤岩配煤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使炼焦用煤结构从以肥煤为主向以进口炼焦煤为主、国产劣质炼焦煤为辅的低成本炼焦用煤结构转变,在满足大型高炉用焦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不断优化配煤方案,逐步提高焦炭质量,使焦炭的反应性从27.36%下降到24.95%,反应后强度从62.20%提高到65.37%以上。  相似文献   

11.
钟诚  傅春林  曾纪瑞 《江西冶金》2007,27(6):15-17,21
介绍了南(昌)钢公司为扩大利用焦煤资源,采用捣固炼焦工艺.根据企业情况,将捣固焦炉建筑在原有的顶装焦炉同一中心线上,解决了备煤、原煤捣固、系统在线监控等工艺技术和生产组织中的难点.捣固焦炉生产焦炭质量符合高炉生产要求,并降低了配合煤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根据阿莫索夫-夏皮洛配煤原理,结合我国煤炭资源性质,研发了煤岩配煤技术及焦炭质量检验系统。CBI和SI是影响焦炭强度的两个主要指标,可以指导炼焦煤选购、确定最佳配煤比和预测焦炭强度。通过实例证明了可利用煤岩配煤技术控制调整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3.
炼焦生产过程中,配合煤作为主要原料,不仅决定着焦炭的质量,而且决定着炼焦企业的成本与利润。目前炼焦企业主要采用人工经验调整单种煤配比的方式进行配煤,缺乏科学的依据,难以实现高性价比的配煤方案,以优化炼焦配煤结构。文章以焦炭质量为约束条件,以配合煤成本价格为优化目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焦炭质量,模拟退火算法优化单种煤配比。达到了降低配合煤成本、提高焦炭质量、降低冶金焦炭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振兴焦化公司以提高焦炭质量为核心,对配煤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将原煤配煤改为精煤配煤,改进配煤技术,加强配煤管理,从而优化了配煤工艺条件,实现了经济配煤。  相似文献   

15.
彭陈辉 《钢铁》2005,40(6):14-16,39
介绍了焦炭质量变化对高炉操作的影响以及大高炉生产对焦炭质量的要求。通过完善煤质管理、改善焦炉炉温均匀性、重视焦炭的热性质、优化配煤结构、改善焦炭强度等途径,提高焦炭质量。提出在炼焦煤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采取选择粉碎、煤干燥、煤水分控制、煤干燥风选压块、干法熄焦等配煤炼焦新技术,可以提高涟钢焦炭质量,满足大高炉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6.
韶钢焦化厂在炼焦精煤来源地区多、煤种杂、质量波动大的情况下,通过加强炼焦精煤的管理、实施配煤 自动化改造和应用焦炉管理“四项技术”等措施,稳定了炼焦精煤质量,提高了配煤准确度,改善了焦炉加热的均 匀性,最终达到提高焦炭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配煤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了近几十年来配煤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情况,也介绍了焦炭质量预测的几种方法,重点介绍了专家配煤系统,并探讨了当前配煤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炼焦配煤过程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复杂工业过程,传统控制方法难以实施控制。在炼焦配煤中,配煤比是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建立智能优化系统,提出一种确定配煤比的优化策略。首先根据焦化反应机理,分别建立配合煤和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然后通过配比智能优化模型,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对配煤比进行优化计算。实际效果证明了这种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降低配煤成本,济钢通过采取改造配合煤粉碎系统、新建小侧装煤塔、改进除尘方式、新增机械设备等措施将4.3 m顶装焦炉改造为捣固焦炉。改造后,在保证同样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多用30%~40%的高挥发分弱黏性煤及部分非黏结性煤,扩大了炼焦用煤源,配合煤成本降低30多元/t,且保持炉体不变。  相似文献   

20.
庞克亮  刘冬杰  王明国  赵恒波  王超 《钢铁》2015,50(10):26-29
 为了改善焦炭质量,降低配煤成本,鞍钢鲅鱼圈利用测定煤显微结构的镜质组反射率,并将其绘制成分布图的煤岩学方法监控来煤质量,建立了本企业的煤岩配煤方法,开展煤岩配煤的应用研究,有效地杜绝了复杂混煤入厂,优化了配煤结构,提高了焦炭质量。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后鲅鱼圈焦炭的冷态性能M40、M10、热态性能CRI、CSR提高明显,分别从2011年的88.11%、6.75%、27.36%、62.20%,逐步改善到2014年的88.88%、6.26%、23.89%、66.26%,主焦煤配比从2011年的75%下降到目前的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