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LD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光谱匹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LD泵浦Nd:YAG固体激光器的光谱匹配问题,如匹配方法、匹配效率、匹配chirp现象等:考察了LD光谱随温度、电流、时间的变化,讨论了这些变化对光谱匹配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LD端面泵浦微片固体激光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使用2 0mm× 1mm的Nd3+∶YVO4 和6mm× 1mm双掺Cr4 +Nd3+∶YAG微片晶体并在晶体两端面直接镀膜可形成微型F -P谐振腔微片激光器。在 1.6 90W的连续泵浦下双掺的Cr4 +∶Nd3+∶YAG可以获得非常稳定的波长 1.0 6 4μm、脉宽 6ns、平均功率 13.5mW和重复频率10kHz的被动调Q激光脉冲输出。并且通过在直流基电流上加适当的预泵浦脉冲技术实现了可控的脉冲输出序列。Nd3+∶YVO4 晶体在 1WLD连续泵浦下获得了倾斜效率 2 3.3%的 1.0 6 4μm激光输出 ,并在实验中发现脉冲泵浦下的输出激光脉冲呈现出类似于调Q的特性 ,每个脉冲包含多个子脉冲 ,子脉冲宽度约为 180ns。 相似文献
4.
高功率二极管阵列自8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在这10年间,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在海外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最后,多模工作中,1.06μm的CW输出功率已超过300W,单频工作中也已获得了20W的CW功率,高的光束质量、1km高的平均功率,可重复性脉冲激光系统也已研制出来。本文概述了世界上高功率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最新进展,包括Q开关激光器,特别感兴趣的是工业应用,如:激光材料加工。 相似文献
5.
LD纵向泵浦固体激光器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四能级系统速率方程的分析,采用M^2因子来描述泵浦光在激活介质中的传播规律,给出了含有泵浦光光束质量因子M^2和激活介质特征参数在内的泵浦阈值、输出功率和斜转换效率的解析表达式大激活介质中泵浦光有效 浦体积最小的条件下,对输出功率进行了最佳化,从而确定激光腔的最优参数选择。据上述理论,对LD纵向泵浦、自聚焦透镜耦合的Nd:YVO4激光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泵浦固体激光器(DPL)的国际新进展和国内研究动态。指出它在单块集成微型激光器件、超短脉冲激光器注入种籽光源和高功率、大能量超级激光器研究中的潜在优势。用国产DH-LD和MQW-LD泵浦Nd:YAG、Nd:glass、Nd:YLF和NYAB固体激光器,得到激光输出。实现了DPL的增益开关效应、腔内倍频和自倍频。建立了DPL动力学计算机模拟,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热致损耗的方法。研究了Nd^3+浓度分别为0.5%和2%两种Nd:YVO4晶体,基模半径与泵浦光斑半径之比W1/Wp分别为0.5和1情形下热致损耗随泵浦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致损耗随泵浦功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强烈依赖于W1/Wp,大的基模半径会导致严重的热损耗,Nd:YVO4晶体的Nd^3+浓度对热致损耗也有很大影响,在大模半径情形,高浓度晶体的热致损耗远大于低 相似文献
10.
11.
我们研制了一台二极管连续端泵浦的Nd:YAG激光器,用国产激光二极管作泵浦源,泵浦激光波长为0.808μm。激光介质为φ5×5mm的Nd:YAG棒,输出激光波长为1.06μm,用CCD相机和图象处理系统记录和分析激光光斑,得到激光横模为TEM00模,当输入谐振腔的泵浦功率为225mW时,输出连续激光功率最高达76.4mW,光-光转移效率为33.9%,电光斜效率达到9.1%,并做了腔外倍频实验。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大功率半导体抽运固体激光器在民用和军事等方面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技术作为其关键技术,日益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对各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技术进行了简介和比较,并对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了概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对非均匀发热的管状YAG激光器的热应力双折射和热致退偏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模拟了不同管壁厚度和泵浦功率下的热致双折射光程差和热致退偏损耗。 相似文献
20.
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固体激光器进行数值分析对于激光器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按照软件来源不同,目前固体激光器设计软件可分为个人开发软件和专用商业软件两种。由于专用商业软件较个人开发软件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计算效率而被广泛应用到实践中。采用商业固体激光器设计软件的典型代表ASLD,理论设计了一台典型的调Q激光器,并实际测试了该激光器的输出效果。通过分析理论仿真和实验结果之间的误差得出如下结论:使用商业软件进行固体激光器设计时的确能显著提高设计效率,但也需要对软件使用的物理模型有足够的了解。当软件采用的物理模型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时,输入合理的初始参数,该软件才能正常工作。当软件采用的物理模型精度不够时,仍然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或者重新开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