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将黏胶纤维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羧甲基化改性,探讨了改性黏胶纤维对重金属离子Cu2+、Ni2+的吸附性能,以及黏胶的取代度、pH值、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改性黏胶对两种离子都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中Ni2+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5,温度50℃,饱和吸附量167 mg/g;Cu2+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4~5,饱和吸附量108 mg/g;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改性黏胶纤维在pH<2时迅速解析,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
胡敏酸改性膨润土同时吸附铜离子和2,4-二氯苯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腐殖酸中提取胡敏酸用于改性膨润土,并研究改性膨润土对铜离子和2,4-二氯苯酚混合液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量为4g/L时,在室温和pH值为4~6的条件下,对100mg/L的混合液吸附60min后效果最好。改性土对铜离子最高吸附量达到23mg/g,对2,4-二氯苯酚的最大吸附量达到16mg/g。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以及伪二级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磺甲基化、接枝共聚反应,合成具有磺甲丙烯酰胺基团的改性淀粉(SMAS),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淀粉成功的被接枝。通过吸附平衡实验研究在不同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pH值的条件下,SMAS对铜离子Cu(Ⅱ)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SMAS吸附铜离子的时间短,适用温度范围宽,当pH值6.1,温度298K,30min时SMAS对铜离子的吸附量为4.828mg/g。  相似文献   

4.
采用反应结晶技术制备了改性活性炭材料(Mg-GAC),并采用 SEM、XRD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微观分析,进而研究了 GAC 和 Mg-GAC随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温度变化对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GAC经改性后,大大增加了其比表面积,增至738.01m2/g。在Mg-GAC 投加量为0.3g,铜离子浓度为40mg/L,温度为25℃,pH为7的条件下反应2 h,其吸附量达到11.66mg/g。另外,铜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 Langmuir 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酸(AA)为单体,碳酸钙为改性添加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亚硫酸钠为氧化还原型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碳酸钙改性高吸水树脂。发现使用改性添加剂碳酸钙能够使改性高吸水树脂的吸附性能明显增强。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进行条件优化,得出改性高吸水树脂对重金属铜离子吸附性能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以158 g丙烯酸为基准,反应温度为55℃,单体质量分数为20%,中和度为75%,改性添加剂质量为8 g,交联剂和引发剂质量分别为单体质量的1.0%和2.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树脂常温下在0.05 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吸附铜离子量达到213.7 mg/g。  相似文献   

6.
海藻酸纤维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各类的海藻酸纤维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用盐酸及硫酸钠水溶液处理海藻钙纤维,分别得到海藻及海藻酸钙钠纤维,把三种纤维分别与含铜离子的水溶液接触后,在不同的时间段测试溶液中铜离子的深度,结果表示:海藻酸、海藻酸钙及海藻酸钙钠纤维对铜均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平衡吸附容易分别为68.6mg/g,81.7mg/g和71.0mg/g,海藻酸钙纤维的吸附容量在三种纤维中最高,由于海藻酸钙钠纤维遇水后可以很快地吸水膨胀,其吸附速度较其它两种纤维快.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壳聚糖是否拥有对铜离子吸附能力,联系实际溶液环境,探讨了各种不同条件:溶液的p H值,起始浓度,温度,壳聚糖的用量,壳聚糖颗粒的大小等方面研究了它们对吸附的影响,确定了其吸附的最佳条件。通过利用柠檬酸三钠和环氧氯丙烷依次对壳聚糖进行离子和共价键交联,制成改性壳聚糖,利用改性壳聚糖完成对铜离子的吸附实验,得出不同实验条件下改性壳聚糖的吸附能力强弱,并由此找出最佳反应条件。通过数据拟合,得出改性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改性壳聚糖拥有对铜离子的吸附作用,但吸附效果并不完全。改性壳聚糖对铜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37868 mg/g,吸附常数为0.00476。  相似文献   

8.
选用产量高、利用率低、易燃烧造成污染的玉米秸秆,通过其植物纤维表面大量羟基为接枝点位,引入胺基基团,对秸秆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秸秆进行重金属铜离子的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秸秆样品比表面积达到1 252 m~2/g,与改性前的31.93 m~2/g相比有显著提高。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优异,最大吸附率可达92%以上,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焙烧方法对赤泥进行改性,通过氮吸附、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焙烧条件对赤泥微观结构的影响,例如焙烧温度和时间,并通过铜离子吸附实验对改性赤泥(R-RM)的吸附性能做出评价.结果表明,R-RM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容积随焙烧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在387 ℃/2 h条件下分别达到最大值15.7303 m2/g和0.007946 cm3/g.焙烧能够使赤泥中的碳酸盐化合物分解,提高颗粒孔隙率;使结合水蒸发,从而疏通内部孔道,降低水膜对吸附质的传质阻力.在室温下,R-RM对20 mg/L铜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89 mg/g,去除率达94.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改性、负载金属铜的方法制得钠型羧基载铜功能纤维,采用动态吸附法考察pH值、甲硫醇初始浓度、反应床温度对功能纤维吸附甲硫醇的净化效果及吸附动力学,通过SEM等方法揭示功能纤维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功能纤维对甲硫醇去除率达到99.99%,在甲硫醇初始浓度214.73 mg/m3,温度30℃,pH值12.54的条件下,功能纤维对甲硫醇的吸附量最高,达到1.61 mg/g,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二次再生不影响钠型羧基载铜纤维对甲硫醇的吸附净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用甘蔗渣作为生物吸附质,研究了甘蔗渣对水中铅铜离子吸附能力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吸附质粒径、pH值、吸附时间和投加量等因素对铅离子和铜离子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吸附两种重金属的适宜粒径应大于140目,适宜pH为4~6,超过7则因氢氧化物沉淀生成而影响吸附;甘蔗渣对两种重金属的吸附很快,1.5 h就近乎达到衡;甘蔗渣对铅的吸附性能要优于铜,对铅最大吸附量可以达到41.32 mg/g,去除率为91.83%,对铜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30.62 mg/g,去除率为68.05%;同时甘蔗渣对铅和铜的竞争吸附实验表明,铅和铜对甘蔗渣上基团的吸附存在竞争使得吸附量相对于正常条件下有较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处理工业园区因不断扩大规模而产生的大量重金属污染废水,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废水的危害和目前的污水处理的方法。进行了三种改性沸石对铜离子的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沸石经过Na OH溶液改性吸附性能提升最大,当沸石用量为2 g时,Na OH溶液改性沸石对Cu2+的吸附量达到了89.64 mg/g。  相似文献   

13.
李杰  马凤国  谭惠民 《化工进展》2004,23(5):532-535
用化学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CMC-g-PAM)树脂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磺甲基化丙烯酰胺(CMC-g-SPAM)吸水树脂。采用静态法测定该强阴离子性吸水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条件和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对铅离子有很好的吸附脱除性能,脱除率可达95%,1g树脂可吸附2.7mg铅。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微观结构测试表明,吸附后重金属铅离子在吸水树脂上聚集存在,为非晶态。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6):1538-1542
以沙柳木粉(SPP)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氯乙酸和无水乙醇对SPP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制得羧甲基化沙柳木粉(CMS),经过1-丙烯基-3-甲基咪唑氯盐溶解后,通过刮膜法制得羧甲基化沙柳木粉膜(CMSM)。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SPP和CMSM结构,运用扫描电镜(SEM)对吸附前后CMSM的表面形态进行表征。考察吸附条件对CMSM吸附四环素(TC)性能的影响,确定CMSM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探讨CMSM的吸附机理。吸附结果显示:当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2 h, pH值为6,TC溶液初始浓度为1 200 mg/L时,CMSM对TC的吸附量达到最大,为340 mg/g。CMSM对TC的吸附动力学同时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满足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属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并存的多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5.
以橡椀栲胶为原料,通过双氧水氧化降解改性,研究水解类橡椀单宁改性后对铜离子溶液的吸附沉淀以及pH值、金属溶液初始浓度对铜离子吸附沉淀容量的影响和规律。结果表明,氧化橡椀单宁对Cu2+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改性后吸附沉淀容量受初始浓度影响较大,初始浓度为20 mg/L时基本不发生吸附沉淀,试验最大初始浓度100 mg/L时吸附量达到39.300 mg/g。  相似文献   

16.
以蒙脱土为原料,经1mol/L盐酸改性处理后将其用于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土用量和铜离子初始浓度对铜离子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铜离子浓度为10mg/L,溶液体积为50mL,pH值为6,蒙脱土用量为0.4g,吸附时间为1 h时铜离子的吸附率可达到91.48%。  相似文献   

17.
改性泥炭对Pb~(2+)、Ni~(2+)、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改性泥炭对重金属离子Pb2+、Ni2+、Cu2+的吸附性能,着重探讨了改性泥炭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2+、Ni2+、Cu2+的适宜条件,同时对改性泥炭的吸附及解吸再生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当pH值为5~7、吸附剂用量为2g/L、吸附时间为2h时,改性泥炭对Pb2+、Ni2+、Cu2+的去除率分别为98.0%、96.7%、95.5%。吸附了重金属离子的改性泥炭经酸解吸再生后,可循环使用,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8.
安莹  孙力平 《腐植酸》2008,(5):29-33
泥炭中富含有机质与腐植酸,其中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对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本试验通过对泥炭吸附重金属废水中Cu^2+、Pb^2+种离子的吸附条件进行研究,得出最佳吸附条件为:当重金属离子浓度为30mg/L时,泥炭投加量分别为7g/L和5g/L,最佳吸附pH值分别为5和8,吸附时间均为30min.且离子浓度越高,表观吸附量越大,但除金属率越低。最佳条件下Cu^2+、Pb^2+的表观吸附量分别为4.24mg/g和6.00mg/g,除铜率和除铅率分别为98.8%和999%。  相似文献   

19.
氧化改性ACF对铅离子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勤  肖乐勤  陈春 《化工时刊》2006,20(7):13-15
为了提高活性炭纤维(ACF)对水体中重金属铅离子的吸附性能,采用浓HNO3对ACF进行了氧化改性,并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样品吸附铅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氧化改性后样品对铅离子的吸附速率非常迅速,吸附平衡时间仅需要5 min。2.氧化改性后ACF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保持着对铅离子较高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0.
李德贵  李奇幸 《应用化工》2014,(11):2029-2032
以赤泥为原料,通过造粒、焙烧的方法制备赤泥吸附剂,探讨赤泥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pH值、吸附剂投入量等对赤泥吸附剂除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经过造粒、焙烧后制备的吸附剂对铜离子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铜离子的浓度可以从64.00 mg/L降低到0.22 mg/L,吸附剂对铜的吸附容量可达1.595 mg/g,对铜离子的吸附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