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传统木建筑材料的运用文化历史,相比于其他国家对木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中国的木建筑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尽管如此,由于近代以来国内对木建筑的重视度下降,一些古时候成熟的木构技术相继失传使得现代木构技术没有取得应有的发展。木建筑透析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映射着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木材作为传统的建筑材料,也凭着它的坚韧性和亲和性,必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继续推动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传统木建筑材料在当今建筑设计中依然承载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杰  胡雨辰 《世界建筑》2022,(11):70-71
中国传统木构与西方现代工程木体系的交流与对话,形成了本文探索当代木构建筑创新设计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建筑实例阐述了上海交通大学木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通过“传译”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实践探索所取得的初步进展,试图阐释创新设计中对传统木构空间形式的再现、结构原型重构、建筑材料综合应用的3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木建筑材料运用的文化历史,相较于其它国家对于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与发展,我们国家的木建筑材料自成一体、独具特色。虽然如此,但是因为近代以来我国国内对于木建筑材料应用的重视度降低,一些古代的传统木构技术已经失传,导致我们的现代木建筑失去了该有的发展。木建筑的发展体现了我国人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华。木材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以它特有的坚韧与亲和性,在我们现代的建筑设计中仍然发挥着促进现代建筑文化发展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生态建筑学的角度出发,来探究现代木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传统木屋架结构技艺的演绎是日本 现代木建筑延续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文章以 日本传统木屋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勾勒其历史 演变进程,明确技艺内涵;继而通过逻辑推导、 案例分析等方法推演日本现代木建筑对传统木 屋架结构的传承方式,揭示出3条路径:传统屋 架结构模式的重构、传统节点重组的屋架塑型、 传统节点在大跨屋架中的应用,以期对我国当下 的木建筑设计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正木建筑曾是人类历史中最大量的建筑,而曾延续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木构技术更可谓"先进"。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疯狂扩张和高密度聚集,钢筋水泥建筑成为主流。其实,木建筑是最环保的可持续绿色建筑,其可预制装配的特点既能实现快速建造又能降低成本,加上胶合木等新技术的出现,又极大地扩大了木建筑的应用范围和结构表现。如今,在北欧、日本、北美等国家依旧保留着木构建造传统,并不断将之改进和发展。那么,反观木建筑在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木建筑在中国的未来应该如何。本期"木建筑"专题作为每年一期的"从  相似文献   

6.
木建筑是长久以来中国人起居生活中最深情的依托。作为一种材料、一种技术、一种营造方式、一种文化心理,木,塑造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承载了正直、厚德的道德理想,是东方匠心的极致体现。历经时代变迁,木建筑将如何在现代社会技术演进的背景下焕发生机?为出版"建筑中的木材"专辑,《建筑创作》杂志主编胡越、副主编张燕、编辑王畅与王梦雪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访谈以近年国内外木建筑实践项目为切入点,探讨木材应用于建筑建造时在性能、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借鉴与反思当今时代木制建筑的先进经验与发展屏障,以及对中国现代木建筑体系的构想与展望。本文经录音整理,双方确认成稿。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充分表现地域文化是建筑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筑的类设计方法提出了建构传统建筑延续与现代建筑创新的新思路。在泉州金交椅山窑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以类设计模式为指导的设计构想,在总体布局上力求建筑之形依托山体之势,在单体设计上促使当代技术再现地域文化,以具体的建筑设计实例印证类设计方法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史逸 《世界建筑》2002,(9):32-35
木材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伴随着人类建筑史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其结构形式和艺术形式已经趋于成熟。在当代,随着新的木材加工技术的发展,这一历史悠久的建材又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建筑形式。本文通过对美国木建筑设计奖的评述,介绍了日本对木建筑创新所作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4,(7)
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象征,建筑与民族发展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是地域性元素的有效凸显。随着当前现代建筑创作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传统建筑文化并没有在现代建筑中销声匿迹,相反现代建筑创作中传统建筑材料的融入使得建筑文化有着更加深层次的涵义,是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有效运用。本文以传统木建筑材料为例,分析了传统建材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世界六支古老的原生建筑体系之一~([1]),中国木建筑曾经具有辉煌的发展历史和技术成就,然而受到社会经济和资源供给的影响,在20世纪60~90年代这三十年间经历了发展的真空期。在此期间,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地区的木建筑建造水平迅速发展,木结构建筑被大量应用于多、高层和大跨等结构类型的建筑中,木建筑应用受资源、结构、防火等限制的观念几乎被彻底打破,其绿色、健康、抗震、适合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与建造等诸多优势也得到充分体现~([2])。与之相比,我国的木建筑从技术水平到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在瑞士建筑师Gion A.Caminada新型井干式木建筑和卒姆托的建筑齐名,不仅仅是他发展了传统井干式建筑,同时也是因为他对建筑本质的理解没有脱离本土文化及生活。他设计的建筑采用当地材料—木材,创造的场所和空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在建造上方式沿袭井干式建筑特点,墙体端部咬合强调井干式建筑的编织特点,为当代轻木建筑的发展建立新的阐释和视野。  相似文献   

12.
走出中国现代木建筑的禁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足于木建筑的环保优越性及经济可行性,从木建筑的结构体系的类型,探讨了木建筑在大量性民用建筑的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中国现代木建筑技术的引入将逐步引导我国木建筑的发展,特别是在居住建筑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天德湖文化健身中心的装饰设计的思考:一是处理现代中式装修对中国传统装修形态的创新问题,即当代的社会生活方式、审美意识和装修材料对传统装修形态创新的影响;二是注重中国传统园林在现代中式装修中的设计融合,即中国传统园林的题材、设计手法和意境在当代中式装修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这个日新月异、急剧变化的后信息时代,站在现代和历史之间的人们既希望从传统中找回精神的家园,以弥补快速发展带来的心理失落与不安;同时又满怀着激情和野心,试图运用当代技术和审美来重新诠释历史,使之适应现代生活。这种矛盾性表现在文化与艺术的各个方面如文学、绘画、音乐甚至广告艺术等,在建筑领域,大至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发展、城市设计,小到建筑单体设计、历史建筑修复以及室内设计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幼 《山西建筑》2015,(3):9-10
从历史影响、地域文化、人文思想、社会价值等方面阐述了文化因素对建筑文化、建筑设计的影响,综合分析了人文、历史等因素与建筑的融合,试图找到传统与现代、现代生活与当代建筑的结合点,提出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及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介绍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国宾馆方案的设计思考过程,尝试以现代建筑语言阐述对传统的理解,在历史城市与遗址公园之间、大遗址与新建筑之间的制约关系中寻找设计线索:从历史古城和传统建筑中解读空间文化原型;从高端体验式酒店的空间诉求和文化诉求中实现历史与当代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现代建筑对中国古建筑风格的借鉴运用情况,分析了当代设计在对中国古建筑文化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现代建筑中中国古建筑元素的应用,有利于现代建筑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李冬冬 《华中建筑》2009,27(9):23-26
密斯曾说过,“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综观建筑历史,建筑的细部问题一直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细部与宏观的建筑形态一样,也是在功能(机能)、技术(材料)、文化(艺术)等若干个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地演变。该文从细部的角度对现代建筑的演变历程进行初步的梳理,总结出现代建筑细部的演变规律与当代倾向,并且认为当代建筑细部的总趋势是更趋向于体现高技术和人文关怀的特征,表现出人性回归和个性渴望的时代精神,同时结合尊重历史文脉的设计观念。  相似文献   

19.
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如何在现代建筑空间与使用需求下对传统中国元素进行重新解读与创新,是我们探索、表现中国建筑文化特性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洛阳上清宫道文化景区规划与主体建筑概念设计为入手点,通过对中国道文化核心思想的解读和高台建筑的现代重构,研究中国元素在当代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琪  亢智毅 《华中建筑》2010,28(10):54-57
当代观演建筑如何设计与创新?该文从功能导向、地域文化、绿色技术等方面展现了德州大剧院建筑方案的设计理念,试图在满足观演建筑现代功能的基础之上,把对该类型建筑的地域性探索,通过对建筑语言的有机表达与城市文脉、新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建立起建筑功能、文化、技术与形态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