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小杜平时常常帮助同学安装电脑软件、清理病毒木马,甚至也编出过一些实用的小程序,在大家的感谢声中,便逐渐以信息技术“专家”自居。学校开展科技周活动时,他自告奋勇报名担当信息技术讲解员的工作,谁知面对同学们的提问,他的回答着实糟糕。尴尬之余,小杜领悟到,信息技术的学习领域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广泛,未来的探索之路还很长。下面这些都是让小杜头痛的问题,有趣的是,它们都和一个特别的东西——光,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开始意识到,不少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无味的,甚至某些理论知识让师生"痛苦".学生失去了学习动机,久而久之,对信息技术课程丧失兴趣,对信息技术学习丧失信心.  相似文献   

3.
序:前一阶段,我的一个好朋友,也是一位某省最好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问我:"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什么新的动态吗?目前信息技术课在小学阶段快废掉了。"能够从他的言辞中看出他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忧心。而某位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则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必修:简单点说就是炒冷饭。选修:学这些东西有必要吗?这些内容到了大学如果有需要的话一两天就学会了;如果没需要,可能一辈子都没用。"从中可以看出目前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和教研员对于学科前途的忧虑。而有人明确地提出了:"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是,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到了一个非常时期。"在教育部刚刚公布不久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仍然没有看到期待已久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教育部刚刚公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上,我们也没有看到太多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内容。从诸多的现象看来,信息技术课程到底是否会消亡,如果存在,将向何处去,已经成为了目前研究者、实践者必须认真深度思考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在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上,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作了题为"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主题发言,他从面临挑战、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三个方面分析了世界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发展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基本思路.他在发言中指出: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正在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如何解决信息技术活动课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成功将博客引入到信息技术活动课教学中.无论是在流程设计、过程积累还是评价量化方面,博客对信息技术活动课的支撑作用都非常明显,能大大提高效率.下面以"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的"信息安全辩论会"教学过程为例,从几个方面谈谈我们是如何应用博客建立虚拟社区为信息技术活动课服务的.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学科因其技术属性强,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经常会采用以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与其他公共学科有着同样严格的课程体系,更具有自身特有的价值.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连接素养与教学,实现结构化设计,为学科教学指明最高目标和学科"家园"所在. 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明确,证实了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改变学科"技术属性过强"的现状,提升学科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推进"有思想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主阵地.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也是长期课堂教学累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信息技术充分、广泛、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以下简称"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主要方面.因此,"整合"在教育信息化中具有重大意义,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与当前的课程改革密切相关.近几年来全国各级学校都致力于"整合"并取得了不小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的结合都流于形式."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之一是"学科本位",使信息技术的教育几乎还是偏向了"计算机操作技术"的教育,似乎信息技术课程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的内容,这种片面强调信息技术课程的所谓学科性,严重束缚了众多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角色扮演——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绝大多数小学校都已从低年级开始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可见全社会对"信息技术从娃娃就要抓起"的重视.但是通过对本市十所小学的调研分析发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普遍存在这样几种问题:不以学生兴趣为主导,课堂氛围松散;教学内容简单、枯燥、死板、重复,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信息技术课程是副课"的思想普遍存在,教师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方法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在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教学中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努力实践.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许多教育家都对传统教育方式在进行反思,提倡素质教育,而非以培养"高分低能"应试化教育学生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过,关中客今天不想也无力谈论天下大事,这里只想说说诸君都非常关心的一件事:那就是信息技术的"合"与"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可以说是中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自从1984年邓小平在上海提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之后,计算机教育开始逐步进入中小学,成为中小学课程之一.到了200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课程的名称正式由"计算机课"改为更国际化的名称"信息技术课程".  相似文献   

12.
每逢信息技术教学竞赛,老师们都努力让自己的课有亮点能出彩.于是情境的创设,任务驱动法中任务的设计成了绞尽脑汁、每课必用的法宝,一时间,"无情境不成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和思考,有些情境显得"热闹"有余,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质的关注却越来越少,关注了形式,信息技术课的"技术味"变得越来越淡,热闹情境的背后却是课堂效率的低下.信息技术课如何立足学科本位,做到形神兼备呢?  相似文献   

13.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生命的盐,只有充满兴趣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才有滋有味,充满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意识.如何使学生快速入门,尤其是对于山区的学生"娃娃"来说,接触外面的信息较少,如何使他们尽快"入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笔者经过多年教学,总结出以下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起跑年.2006年,对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者、教材研制人员和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都是值得期待和充满挑战的一年:即将揭开面纱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修订稿、已经在筹备中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等,都会显著减少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战略不确定性,各级各类人员将顺势而上,谋划并启动"十一五"期间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与教研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究竟有什么作用?"这是某位领导在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疑问.领导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是领导不了解信息技术吗?不是.显然,信息技术受了委屈,我要为信息技术讨个说法.  相似文献   

16.
杨玲 《福建电脑》2007,(7):198-199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本文以个人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探索以及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阐述如何运用"探究性学习"搞好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自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不少在这一领域卓有成就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充分展示了他们在这方面的才华.让人"又爱又恨"的"黑客",大多也是一些年轻人,甚至是十几岁的在校学生.我们暂且抛开"黑客"在行为上的非法性不谈,单从信息技术角度来看,他们往往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本领.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天才"学生,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我们该怎样面对这种现象?是等待,还是主动出击?答案当然是后者.  相似文献   

18.
如何调动职高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直是职业教育教师面临的难题,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新形态,对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对"教"与"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课堂,一直是比较难以驾驭的课堂;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的信息技术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上期我们邀请了校领导、信息技术教研员、一线教师代表,共同就"如何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评估"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从新时期的新现状出发,探讨了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理念,本期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估的具体标准。诚然,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也都在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设计自己心中理想的信息技术课。但在讨论中,我们发现,这样的好课怎么也绕不过"教学目标"、"情境创设"、"教师机智"、"教学方法"等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