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陶瓷坯体烧成过程中的传热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坯体热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陶瓷坯体烧成过程中的传热数学模型.文中将烧成中坯体物化反应热效应处理为坯体的内热源,其内热源强度根据坯体热分析数据和升温速率计算.新的传热模型更合理、更接近实际地描述了烧成过程中坯体内部的传热,使之可进一步地研究讨论各种因素(包括坯体的物化反应)对陶瓷烧成的影响.本文还讨论了坯体传热模型的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借助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α-Al2O3颗粒形貌。通过烧成实验,测定了坯体的线膨胀率。坯体在高温下,产生弹性后效,导致烧成膨胀;在同一压制条件下,形貌不同的颗粒结合强度不同,坯体残余应力能不同,在高温下产生弹性后效的程度也就不同,因此导致坯体烧成膨胀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窑炉烧成气氛对陶瓷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虹  刘振群 《中国陶瓷》1991,(3):14-16,22
本文研究了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烧成对陶瓷坯体强度的影响。对于一定配方的陶瓷坯体,在同一烧成温度下,还原气氛烧成可以获得较好的坯体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这种作用与还原浓度成正比。通过适当提高烧成温度,氧化气氛烧成的陶瓷坯体也能获得较好的强度,这对于制定和调整陶瓷烧成的气氛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伶俐  宋宾 《山东陶瓷》2012,35(4):31-33
本文研究了特种陶瓷原料在不同压力下等静压成形后坯体密度的变化和坯体烧成后的收缩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等静压成形压力越大,坯体密度越大,烧结后的收缩率越小;对于同类原料,烧失率越大,烧成收缩率越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大尺寸铬刚玉砖在烧成过程中出现的黑芯和裂纹现象,测试了等静压成型的大尺寸铬刚玉砖坯高温状态下的性能指标,利用ANSYS软件对(300~500) mm×(150~600) mm×(75~400) mm的五种尺寸铬刚玉砖坯进行建模,计算了500、1 000、1 500℃三个温度点下坯体内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情况,以分析导致坯体烧成过程中开裂和黑芯的原因:坯体内外部温差过大,中心区烧成时间不足,导致大尺寸砖坯烧成过程中的黑芯现象;大尺寸坯体内应力较高,引起烧成内裂。根据建模结果及实际生产情况认为:在砖坯烧成过程中,砖坯内部温差控制在20℃以下,砖坯内外可到达相同的烧结状态;砖坯应力差应控制在4 MPa以下,可减少砖坯的开裂。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旧陶瓷工艺学教科书[1,2,3]中,一般将石英在瓷坯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1) 石英是瘠性原料,它的引入可以降低坯体的干燥收缩和变形,有助于加速干燥过程; (2) 石英在高温时发生多晶转化并产生体积膨胀,可以部分抵消坯体烧成时产生的收缩,减弱由于烧成收缩过大而造成的应力,从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不同铝氧含量的坯体与其相成份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指出,提高坯体中的铝氧含量相应地提高坯体烧结温度及物理—机械性能。坯体的机械强度主要取决于结晶相和玻璃相二者含量的比例。此外,从研究的结果表明,较高的坯体烧成温度(1380℃)有利于坯体中“二次莫来石”的生成及增加坯体中玻璃相的氧化铝浓度,从而促使坯体的平均热线膨胀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温喷射烧咀(ISO-JET)进行快速烧成的几种快速烧成间歇式窑已运行成功。这种新的一代窑炉的基础是由于采用了等温喷射式烧成工艺而奠定的,这种方法在一些美国专利中已介绍过。这是一种快速的烧成工艺。当然,快速烧成的含义是相对的,并且是因制品而异的,因为它与坯体吸收热量的能力有关。要得到一个较短的烧成周期,必须在单位时间内把较多的热能施加于坯体。尽管是强制加热,热能还是必须均匀地施加于坯体的表面,以免损坏坯体。在本文中,一个  相似文献   

9.
蒲宝军 《陶瓷》2003,(1):30-32
墙地砖坯体风惊 (以下简称风惊 )是一种坯体在冷却过程中由于热稳性差和强度低而引起的坯体裂纹、断裂现象。所有风惊产品都为废品 ,风惊严重地影响着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风惊与坯体的烧成制度、化学成分、组成结构、结晶相及玻璃相性质等因素有关 ,其中风惊形成最主要和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在烧成过程中坯体冷却不当。笔者仅对井陉矿务局建筑装饰材料总厂 1994~ 2 0 0 1年高档彩色印花墙地砖生产线风惊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作一介绍。1 基本情况井陉矿务局建筑装饰材料总厂 1994~ 1999年生产红坯体墙地砖 ,自 2 0 0 0年起生产白坯体墙地…  相似文献   

10.
提高坯体强度是日用陶瓷减薄轻量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和研究了不同陶瓷坯体增强剂对陶瓷泥浆流动性、生坯强度以及烧成强度和其他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成功利用料浆发泡和注浆成型技术,制备出轻质微孔陶瓷。研究发现,添加坯体增强剂可有效改善坯体因料浆发泡引起的强度降低的问题;在添加0.8‰发泡剂、0.1wt%羧甲基纤维素(CMC)增强剂的情况下,其生坯抗弯强度与未添加发泡的试样无基本相当、烧成试样的体积密度降低20%、其抗折强度仍可达28 MPa以上。该研究有望为日用陶瓷在减薄轻质化和节能减排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1.
《佛山陶瓷》2004,14(5):48-48
一熔块釉应用说明 1.透明熔块釉 (1)KT-11××系列产品适合二次烧壁砖用;(2) KT-14××系列产品适用于一次快速烧成;依其软化点、膨胀系数等特性调整适合窑炉及坯体的条件,如烧成温度较高,亦可加入KT-16××系列产品,提高软化点,降低针孔产生。(3)KT-16××系列产品为高温透明熔块釉,适用于一次快速烧成;用于地砖;须注意化妆土及烧成曲线的配合。 2.乳白熔块釉 (1)KZ-816A、849为使用于二次快速烧成的乳白熔块釉。依其白度、软化点、膨胀系数等特性调整适合窑炉及坯体的条件。可以与较高软化点的乳白熔块釉如KZ-869、865、867、…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掺量(80~95%)粉煤灰漂珠引入孔隙,添加部分膨润土为结合剂,少量PVA溶液为增塑剂,研究了不同配方以及烧成温度对轻质隔热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及导热性能测试等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配方中粉煤灰漂珠含量的减少,膨润土含量的增加,坯体的体积密度、抗压强度以及导热性能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坯体的体积密度、抗压强度以及导热性能也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在1200~1300℃烧成温度下的坯体性能为:体积密度0.433~0.619 g/cm~3,抗压强度5.35~15.8 MPa,并且在超轻体积密度为0.38 g/cm~3时,抗压强度仍然有3.2MPa(1150℃)。  相似文献   

13.
艾华 《陶瓷》2004,(6):52-52
利用煤矸石制作陶管,黑心和起泡是最易发生的缺陷。陶管起泡的主要原因是坯料中含有铁、碳和烧成温度过高(1280℃),以及坯料太细(40目筛)所引起的。陶管在烧成过程中,高温阶段升温太急,或烧成温度过高,坯体表面气孔被封闭,坯体中的高价铁被还原为低价铁,从而产生易熔低粘度的低铁硅酸盐,低铁硅酸盐使坯体软化,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在瓷器坯体中加入多种添加剂(最大用量达30%)时,对烧成性质的影响,试验用添加剂的种类是煤灰、棕榈壳灰和谷糠灰。本文研究了添加剂的加入量对强度大小的影响。可是,试验结果表明,当在瓷器坯体中添加10%棕榈壳灰,当烧成温度超过最高温度(稍稍过烧一点)时,似乎较明显地改良了瓷器性质。  相似文献   

15.
关于釉面砖等问题的答疑 1、 我厂准备把二次烧成釉面砖改造成一次烧成釉面砖,请问一次烧成釉面砖的主要技术核心是那些? 答:一次烧成釉面砖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坯釉配方设计-充分考虑坯釉成熟温度一致,生坯强度高,坯釉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要相互适应,解决坯体烧成过程中气体排出而影响釉面质量的问题. (2)工艺技术管理-要有较强的系统性管理概念,各工序之间关系更加密切,相互影响更大,需严格实施上工序对下工序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6.
锂辉石对瓷砖坯体玻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澳洲高锂,低铁、钛、锰锂辉石对瓷质砖坯体玻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锂辉石不仅能降低瓷砖坯体的玻化温度,而且还可与滑石混合使用起到助熔效果.锂辉石坯体的助熔机理与长石相似,坯体的显微结构与无锂坯体的显微结构相似,但无锂坯体的烧成温度更高,烧成时间更长.锂辉石坯体的强度有所提高,色泽有所加深;锂离子能在更低的温度下从锂辉石残体中脱离并扩散出去,这样在残体内生成莫来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偏高岭石、锆英石和氧化铈等为主要原料研制增白剂.首先,通过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试验法优化确定出增白剂的最佳配方和最佳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将增白剂添加到坯料中,考察了增白剂颗粒度、辅助原料以及烧成制度等因素对增白剂在坯体中增白效果的影响,从而研制出增白效果良好的坯体添加剂.试验研究表明:锆英石、偏高岭石和氧化铈等的引入及其添加量以及它们之间的配方比例会影响增白剂的增白效果;辅助原料滑石、锂辉石等的引入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坯体的白度;同时,滑石和锂辉石的引入还能降低坯体的烧成温度,减少能耗,锂辉石还能缩短烧成周期.另外,经研究发现,烧成温度及保温时间等其他因素也会对增白剂的增白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景德镇地区低品位红土为主要原料制备出性能良好的紫砂泥浆,然后经注浆、干燥、烧成等工艺,得到效果良好的紫砂器.讨论了不同烧成温度对坯体吸水率、烧失量、烧成收缩和呈色的影响,采用XRD、XRF、SEM、EDS、色度分析等测试技术对红土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及烧成后紫砂瓷坯的晶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呈色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景德镇低品位红土以石英、伊利石和白云母矿物为主;在1250℃烧成时坯体的吸水率最小,1280℃左右时坯体的收缩率、烧失率最大,其合适的烧成温度为1250℃左右;随烧成温度的提高,瓷坯由紫红→深紫红→红褐→灰褐色规律变化;制得紫砂瓷坯的主晶相为莫来石,同时还有部分残余石英相.  相似文献   

19.
何寿生 《陶瓷》1997,(6):45-47
1.前言卫生陶瓷坯体成形后,仍含有比较高的水分。为了达到快速烧成入窑时坯体含水率的控制要求,坯体要经过干燥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干燥系统大致有:1)自然干燥系统:坯体脱模后放在吊篮或放在存坯车上在车间窑边阴干,干燥周期长,坯体干燥质量不能保证。2)控温干燥系统:来自烧成窑产品冷却时抽出的余热(或配置燃烧设备),将干燥室内存放的坯体进行干燥。由于干燥过程中湿度没有控制,干燥周期仍需2~3天,同时由于存在热传递死角,仍有少量坯体未  相似文献   

20.
1前言快速烧成是目前许多陶瓷墙地砖生产厂家采用的一种烧成方式,它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烧成周期短、产量大、成本低等。由于是快速烧成,青坯干燥造成的缺陷占相当大的比例。我厂在青坯干燥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干燥机理陶瓷坯体中的水分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一种是化学结合水,即结晶水,处于原料的结构之中;第二种是吸附水,存在于原料的粒子表面;第三种是机械水,或称自由水,分布在坯体的颗粒之间,一般在100度左右时就可以顺利排出。干燥的目的就是排除机械结合水。当坯体被加热时,坯体表面首先吸收热量,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