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两种在热循环工况条件下工作的铸铁材质,试验、探索了表面处理(硅、铬共渗、氮化钛PCVD、化学镀镍)对其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表面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改善铸铁的热疲劳性能,其中尤以氮化钛PCVD最有效,化学镀镍次之,硅、铬共渗较差。 相似文献
2.
3.
4.
5.
6.
H13钢低温等离子渗氮层的热疲劳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RD等研究了H13钢表面经过机械研磨处理(SMAT)后420℃的离子渗氮效果。结果表明,经过机械研磨处理后,H13钢表层形成一层厚度约10μm的塑性变形层。经420℃离子渗氮4 h后,普通抛光试样和经SMAT处理后试样的渗氮层总厚度分别为90μm和120μm,表明SMAT处理对H13钢离子渗氮具有一定的促渗作用,SMAT试样表层的硬度约为1102.5 HV0.1;热疲劳试验结果表明SMAT试样表现出更好的抗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7.
8.
采用Uddeholm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机研究了新钢种(SDH2)和ASSAB8407钢的热疲劳性能,结果显示,SDH2钢具有比8407钢更好的热疲劳性能,其热疲劳损伤因子相对8407钢降低30%~60%。并采用扫描电镜探寻热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机制得知,热疲劳裂纹常在硅酸盐类、MnS、氧化铝和富V大块碳化物与基体的交界面上和晶界处萌生,并沿链状碳化物和晶界扩展。 相似文献
9.
灰铸铁热疲劳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约束型热疲劳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灰铸铁的热疲劳性能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着重研究了石墨形态、基体组织,合金元素对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热疲劳裂纹的萌生及其扩展方式;并应用了热疲劳品质系数的概念,对灰铸铁的热疲劳性能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表面喷丸、表面镀锌以及喷丸十镀锌处理对低合全高强度材料CrMoV钢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并且通过断口和全相观察,分析了它们的腐蚀疲劳断裂过程,并对提高腐蚀疲劳性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13.
用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铁基合金涂层对车轮铸钢材料抗热疲劳损伤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基涂层试样表面出现一些腐蚀坑和微裂纹,但并未出现剥落现象,涂层有效地阻碍了微裂纹向基体的传播,较好地避免了基体材料的热疲劳损伤.而在同等条件下未涂层试样不论是表面还是断口处都已遭受了较为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采用铸造反应合成技术制备出TiC/Ni3Al表面复合涂层材料,研究了涂层的物相、组织和界面形态,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Ti-C-3Ni-Al体系反应完全,产物为TiC和Ni3Al。表面复合涂层中直径为1~3μm的TiC颗粒呈球形镶嵌在Ni3Al基体上,随着TiC含量的提高,颗粒尺寸略有长大、分布更均匀、涂层更致密,且涂层与钢基体界面为良好的冶金结合,随TiC含量的变化而界面呈现出不同的形貌,在TiC含量〈45%时,涂层为一整体,从涂层到界面处Ni、Al、Ti、Fe元素呈梯度变化;在TiC含量≥45%时,涂层出现了分层现象。随着涂层中TiC含量的增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表面复合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明显高于钢基体。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