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铬矿资源匮乏,产量极低,铬矿资源消费量大,一次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供需矛盾突出,再生铬的回收利用可弥补部分需求缺口。通过借鉴美国再生铬的回收情况,立足于我国再生铬回收利用现状,利用类比法和ARIMA模型对我国未来再生铬的回收情况做出预测。预测2030年前后,中国再生铬的回收利用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再生铬的回收占比稳定在需求量的35%~45%,年均可回收量约为180万t。2020年、2030年和2035年中国再生铬的回收量分别为129万t、179万t和188万t。据此,提出做好再生铬资源回收利用布局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铬矿资源匮乏,产量极低,铬矿资源消费量大,一次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供需矛盾突出,再生铬的回收利用可弥补部分需求缺口。通过借鉴美国等典型国家再生铬的回收情况,立足于我国再生铬回收利用现状,利用类比法和趋势外推法对我国未来再生铬的回收情况做出预测。预测2028年前后,中国再生铬的回收利用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再生铬的回收占比稳定在需求量的30-40%,年均可回收量约为160万吨。2020年、2030年和2035年,中国再生铬的回收量分别为125万吨、161万吨和162万吨。据此提出加强再生铬资源回收利用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锂矿资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锂矿资源较丰富,主要为盐湖卤水型和矿物型两种锂矿床类型。但是我国的锂矿资源供应能力较差,对外依存度较高。2017年,我国碳酸锂消费量高达12.47万t,占全球消费量的52.48%,已经成为全球碳酸锂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本文利用部门消费法,按照行业用锂量对我国锂电池行业、玻璃行业、陶瓷行业、润滑脂行业以及空气处理行业5个主要用锂部门需求进行了预测,并对其他用锂部门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我国未来锂电池行业需求将呈几何级增长,玻璃行业与陶瓷行业稳步增长,其他行业保持缓慢增长的态势,并得出我国未来锂矿资源的需求量分别为2020年19万t、2025年31万t、2030年50万t。对于这种严峻的消费形势,提出了我国未来锂矿资源勘查开发、技术手段的研究及战略布局方向的问题,并给出加大勘查力度、增加科研投入以及全球战略合理布局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未来锑资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全球锑资源消费历史,包括锑消费量及消费结构的历史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判断中国锑资源各消费领域未来需求形势,预测未来中国锑资源需求变化。通过分析阻燃剂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锑的需求影响情况,预测了2017~2030年阻燃剂领域中国锑需求量变化;通过分析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及对锑的需求影响情况,预测了2017~2030年铅酸蓄电池领域中国锑需求量变化;而对于催化剂、玻璃陶瓷及其他领域的锑需求量,则是给出了预测变化范围。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7~2030年中国锑需求总量的变化情况,预计2025年中国锑资源年需求总量将达到顶峰,约为7.70万t。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发展与铜资源消费的历史数据为基础,标定了铜需求"S"形轨迹的三个关键点,分三类建立了典型国家人均铜资源消费与人均GDP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结合对全球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国家分类,预测了全球及主要国家、区域铜资源需求趋势。未来全球铜资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2030年全球总需求量将达到3 994万t,长期来看,中国仍将是全球铜资源需求的主体,但占比将不断下降。以印度、东盟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全球铜资源需求的主要拉动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铬矿石年均进口量维持在1 000万t的高位,我国目前主要铬资源进口国为南非、哈萨克斯坦、印度、阿尔巴尼亚、土耳其、伊朗六国,2017年这六国对我国供应占比分别为72.3%、8%、3.4%、2.1%、1%、0.6%;政治因素、资源量和产量会成为影响我国铬矿资源稳定供应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六国的储量、产量、对华出口量、运输距离及地缘政治的情况,利用决定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建立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我国未来铬矿石进口国优先顺序依次为南非、哈萨克斯坦、印度、阿尔巴尼亚、土耳其、伊朗。该模型未将突发事件的影响列入考虑,结果只适用于当前政治经济局势环境中。根据上述结果,提出我国未来应保持与南非、哈萨克斯坦两国的贸易合作并探索与其他国家进行更进一步合作的资源配置方案,在全球铬矿生产国进行投资建厂、完善全球铬矿资源布局;并提出了未来10~15年我国铬矿布局建议,控制全球产能15%;主要规划产能分布在南非、伊朗、阿曼、哈萨克斯坦四国。  相似文献   

7.
碲是全球稀缺性资源,我国碲资源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球的32%和50%,是优势性战略矿产资源。本文在全球碲供需视野下,以我国过去15年历史数据为基础,对碲主要消费领域的前景进行研判,预测未来15年碲需求量,并对未来我国碲资源供需形势进行分析。预测,2030年我国碲需求将达到482t,较2015年将增长80%;2023年前后我国碲将由供大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针对未来供需趋紧的形势,本文提出加大勘查评价力度、提高资源回收效率、加强储备等建议,对保障我国碲资源安全供应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钽是重要的战略新兴原材料之一,美国、欧盟、日本均已将其列入关键矿产资源清单.我国钽资源禀赋较差,对外依存度较高.准确预测未来我国钽资源需求形势,可为我国钽资源全球战略布局提供参考.鉴于我国钽资源消费结构数据缺失且钽不属于大宗矿产资源,部门预测法及“S”型预测模型等需求预测方法无法适用.因此,从消费结构下一级即工业产品角度切入,将我国钽资源消费量数据与钽相关工业产品产量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模,同时对钽相关工业产品未来产量设置了3种增长情景假设,进而预测得出我国2025年基准情景、低增长情景和高增长情景的钽资源需求量分别为869t、938t和1085t;2035年分别为823t、1024t和1529t;未来需求趋势为先增后降,峰值在2030—2035年间,其中基准情景峰值点在2030年,低增长情景在2032年,高增长情景在2034年.由此得出结论:未来我国钽资源需求强劲;未来我国钽资源消费将继续依赖进口;未来我国钽资源面临激烈的全球竞争.研究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提高我国钽资源开发冶炼技术;注重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做好全球资源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9.
锗矿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矿产,在新兴产业和国防军工领域具有应用潜力。我国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锗资源开采和深加工能力提出新要求,研究锗资源供需形势是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基础。本文以全球长周期数据为基础,利用部门消费法定量预测未来25年锗需求量,并在环境保护的制约下分析全球供需形势。研究认为全球锗资源需求将快速增加,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需求量预计分别为198.5t、258.1t和308.6t;受环保制约,全球锗供应增长潜力有限,2025年开始供不应求现象逐步凸显;全球范围内锗金属二次回收量将进一步增加,预计到2035年全球45%的锗来自二次回收。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当前锗产业正处于新一轮起飞点,我国为实现锗资源大国向资源强国的转变,有必要在加强行业联合、鼓励研发投入、扶持二次回收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0.
<正>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国内镍消费量将比去年略有增长。估计今年我国不锈钢产量与去年相当,因此镍在该行业的用量将保持稳定,如果其他镍消费行业的消费能保持7%的增长速度的话,则今年国内镍消费量约为7.5万t。 根据中国特钢协会的数据,今年1-5月国有特钢企业镍铬不锈钢的总产量为22.5万t,与去年同期产量21万t相比增幅不大。预计全年国内不锈钢产量与去年持平,约为75万t;不锈钢消费量仍会以较大幅度增长,低限预测为8%-10%,高限预测为15%。  相似文献   

11.
介绍全球锗金属的储量、分布、供需格局及价格走势,采用终端消费法预测了2016-2018年全球及中国锗金属供需情况和价格水平,最后针对未来锗金属供需形势,为锗金属产业投资者提出了对策建议。全球锗资源分布较集中,锗生产企业数量少。锗主要来源为铅锌矿伴生,其产量的释放受铅锌等金属产量限制较为明显,锗产量短期内无法大幅提高。未来锗市场需求总体将会保持一个逐步增长的势头,光纤需求回暖成为锗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受军用、民用市场带动,红外光学市场增长的趋势不断加强;随着航空航天领域和地面光伏产业的发展,未来太阳能电池用锗的需求将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锗金属价格在供需失衡的条件下将继续攀升。建议加强锗资源保护,合理赚取下游加工利润;锗红外市场为短中期投资首选,光伏市场为中长期的优良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铬矿需求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铬矿资源极度缺乏。分析中国铬矿未来需求情景,对于合理开发与利用国内外铬矿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对全球铬矿资源分布与市场尤其是中国铬矿产销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分析了影响铬矿需求的因素,对铬矿需求情景进行了定义。最后建立了铬矿需求情景神经网络模型,并对铬矿需求宏观情景进行了设定,测算出了中国铬矿未来需求情景。结果表明:中国铬矿在未来国内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口依存度将达到98%及以上。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全面分析总结全球钼消费结构及消费历史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人均钼消费量、矿产资源消费“S”形规律和分情景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判断未来中国钼需求发展趋势。结果显示:中国钼需求尚处于上升阶段,2025年钼需求可能达到14万t,届时钼钢比将达到0.02%,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文章在中长期尺度上对中国钼需求进行的定量预测,对推广钼在我国的应用,制定中国钼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和规划布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钾盐生产、进口及消费大国,对外依赖度较高。钾盐作为化肥的生产原料是一种消耗性战略资源,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因此研究全球钾盐需求前景及未来供需格局演变对保障国内资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对钾盐资源分布地区及主要产区进行总结,在对主要钾盐资源消费地区消费历史、现状进行梳理基础上,以农业发达程度对国家分类,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全球钾盐消费量进行初步预测。结合未来供需预测,文章对未来全球钾盐资源供需格局演化进行分析,表明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地区正成为全球钾盐消费中心,印度、东盟、巴西等国是未来消费量增加的主要推动力,未来钾盐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5.
石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传统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所必须的基础矿物原料,也是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既是石墨资源大国,也是石墨资源生产消费大国,但却不是石墨资源强国。为使我国走向石墨资源强国,我们应该对石墨资源供需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本文从资源入手,主要对天然石墨的供需形势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从石墨资源角度来看,全球石墨资源储量丰富,中国石墨资源位居全球第三;从供需情况来看,全球石墨生产集中,消费分散;未来石墨消费结构将从传统领域转向新兴领域,在传统领域,石墨需求量将呈现稳定状态,在新兴领域,石墨需求量将呈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国铝矿资源未来需求状况,以合理开发与利用国内外铝矿资源。在介绍我国铝矿资源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铝矿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铝矿资源需求情景分析模型,并利用1990—2011年的国际铝价、我国原铝消费强度、我国原铝产量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得出2014—2020年3个不同情景下我国对铝矿资源的需求。结果表明,我国铝矿资源储量丰富,但需求量大,供需矛盾尖锐。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铝矿资源进口依存度将逐年提高,到2020年将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硫资源进口和消费国,认清当前全球硫资源供需形势,是制定硫资源发展战略的基础。本文首先在分析全球硫资源产量变化的基础上,对世界主要的硫产区及重要的出口地区进行了总结;其次介绍了全球硫资源的消费情况,对当前及潜在硫资源消费区进行了初步预测。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当前全球硫资源的供需格局,指出目前全球硫资源供需格局中存在一大消费中心、三大供应地区、四大进口国。结合当前供需格局,文章对全球硫资源供需趋势进行了预测,表明世界当前处于硫资源供需平衡点,正步入供大于求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铜需求趋势与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铜资源消费迅猛增加。2013年,中国铜消费量983万t,占全球消费总量的47%,对外依存度高达69%。本文采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创建的人均铜资源消费"S"形规律预测模型,对未来中国铜资源需求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需求峰值期铜资源需求量将达到1400万~1600万t,电力仍是最大需求部门。  相似文献   

19.
中国钴需求趋势及供应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钴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广泛应用于电池、航空发动机、机械和陶瓷等领域。近年来我国钴消费量快速增长,成为第一钴消费国。但是我国钴资源严重短缺,储量仅占全球的1.1%,国内原料供应屈指可数。本文对未来十年钴的需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到2025年钴的需求将超过10万t。同时指出我国钴资源短缺,供应存在对外依存度高居不下、进口来源单一等问题,并针对日趋激烈的供需矛盾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1积极"走出去";2加强二次资源的循环利用;3建立储备体系;4鼓励技术创新及替代品研发;5加强国内钴矿勘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