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的话题,深入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阐述了高校体育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高校体育中贯彻终身体育的措施,以供教育教学工作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邵丽华 《网友世界》2014,(16):221-221
众所周知,大学学生的体质发展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个人的成长,长远来看,它与这个国家乃至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紧密相连。只有抓好学生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获取体育知识、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抓好高校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查找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适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臻 《网友世界》2014,(12):247-247
正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核心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工作在不断改革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学校的体育教学,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还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中转变过来。1、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近视率升高,身体素质下降。据一些学校的老师反映,现在的学生耐力极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素质教育要求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因材施教,要求家长和老师能及时沟通并改进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家校互动系统就是针对目前家校联系方式单一的现象而设计的意在方便家庭和学校沟通的系统,它能够帮助解决家长快速了解学校动态、孩子在校表现以及家长、老师和学校之间的沟通问题.基于JSP(Java Server Pages)、My SQL技术在My Eclipse、Tomcat开发环境下设计实现,实现了家长、老师、学生之间的零距离沟通.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羽毛球运动在国内的普及程度空前高涨,而学校体育本着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了解体育健康知识和运用体育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爱好等目的,更是为实现公民的终身体育目标而努力.在体育领域中表象训练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心理训练方法对大多体育运动项目都有所帮助,并且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体现了高校体育发展和体育教学信息化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对体育信息化认知的综合评价能力。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社会统计调查等方式,对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了解我国高校的体育网络信息化状态,促进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学校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标高、实际操作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网上家长学校为家长、学生和老师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成为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校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开设体育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本文分析了激励机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旨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高速发展的社会给当代的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体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在体育教学中融合思想道德教育所收到的效果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体育教学在对人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成为广大的体育工作者所关心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溯源的方法从体育教学中德性概念入手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性培育的重要性,高校体育教学中德性对于学生个性生活健康的意义,并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德性教育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抛砖引玉指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施对策法则。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也在发挥其独有的优越性能。对于现有的教育方式来看,传统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教学需要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网络视频教学技术。在本文中就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使用,使用Flash Media Server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克服了以往教学中的缺点,弥补了当下了教学中不足之处,这正是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教学无时间、空间、人数限制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建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最大程度的利用了网络学习资源,使得学生更好的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保证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更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而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特殊学科,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也有一定的特殊性,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使体育教学快乐起来,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现在就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张丽丹 《网友世界》2014,(16):244-24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实施,在教育事业中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渐的被凸显出来,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的体育教育教学尤其是小学阶段体育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就需要使学生们在一个快乐的课堂气氛中以一个快乐心情去进行自主的学习。那么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快乐教学法来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成为了相关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的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图书馆分类更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可以更加有层次的让学生了解学校藏书的种类与数量,以便于学生的查阅;其次,有利于学校对于图书馆的集中管理;最后,图书馆的分类能够使图书馆更加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使图书馆能够更加的系统化。而分类方式则是这一切便利实现的主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如今时代的大幅度进步,运用多媒体科技在如今的教育课堂上获得了普遍的使用.体育教学在校园的教学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讲它关系着学生是否可以强健、健全、整体进步的确定性原因.经济以及时代的高速进步需要体育教学把培育学生的终生体育理念、技能以及整体健康与时代符合技能等等内化于体育教学的身心整体进步的目的当中.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健康第一”为理念.以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为目标。那么,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其心理因素与课堂教学有什么联系?教师又该如何结合学生心理进行课堂教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感觉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棘手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现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庞立新 《网友世界》2014,(8):133-133
教育教学能力是老师为了达到教学上规定的某些目标所采取的一种极为常用的、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而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推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善于反思和总结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本文就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培养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发展的迅速,网络教育被提上日程.高校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石.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无法来衡量高校体育教学的水平.拥有网络教育技术可以更好的来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以下是网络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的考勤记录基本上采用传统的点名方式为主,即上课时老师按名单点名.用传统方式的考勤记录管理效率低、难以统计、费时费力、工作量大,从而导致了对于学生的考勤动态完全不了解.随着高校数字化的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以铜仁市高校为例,针对高校的考勤问题,设计了基于Android的高校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高校学生考勤管理的智能化建设,从而提高学校的学生考勤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李保诚 《网友世界》2013,(1):53-54,66
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开始,在我国出现了“快乐体育”的教育思想,并且以很快的速度蔓延和扩展开来,各地区都在学校体育领域里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使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课堂上学生兴致盎然,活动场面热闹非凡。然而我们也不无忧虑的看到,“快乐体育”教育思想在相当多的教学实践中走了样,不少体育教师追求的是可见形式或教学行为的改变,过多地将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过分的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快乐体育”教育思想在实践中明显走进了误区,在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驻足来重新认识“快乐体育”的教育思想,深入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促进学校体育改革健康的、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