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河道整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维护河流生态环境、使河道整治与河流生态需求相协调为目标,以分析河流形态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为重点,研究滩、槽边界改变对河流生境产生的影响、传统河道整治对河床演变的干扰及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胁迫。探讨了基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原则、整治理念、综合整治模式,提出现代河道整治规划应考虑河流系统的生态平衡需求,掌控对河道边界干扰的"适宜度",同时采用生态工程措施。两个典型治理案例表明,基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理念与方法,采用透水生态型护坡、在河漫滩建设湿地保护区、在河道水陆交错带设置过渡缓冲区、沿河道两岸建立绿色廊道景观等措施,使治理河段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河流结构和功能评价值均有明显改善。新型生态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态恢复能力、结构柔性及整体稳定性,是实现生态协调河道整治的重要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青龙山水库坝下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水电工程的筑坝引水、调度运行等活动对坝下河段水量的时空分布可能造成一定影响,河道水文情势的变化对水生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河道景观等也可能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为维护河流的基本生态需求,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活、生产及景观用水需求,水利水电工程必须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文中以黑龙江省鸡西市拟建工程青龙山水库为例,结合穆棱河鸡西河段的环境现状,对水库坝下生态环境需水量及需水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河流生境是河流生物和物理环境的自然联系,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河流生态系统动态,地貌修复在河流生境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湖北香溪河流域兴山县古夫河段,以河流地貌重构为核心,河流水文连通性、河道栖息地的多样化、河流水质等方面为目的进行了生态修复;在修复区采取了多种工程措施(阶梯生态堰、浅滩、深潭、心滩、边滩等);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对研究河段的生境、水文、水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生态修复后河道景观多样性指数显著提高;流速多样性增加,跌水后的流速增加为原来的1.6倍,而深潭区的流速则相对减小,形成了不同的流场类型;河道平均过水面积显著提高,为原来的2.6倍,提高了河流的联通性;河道溶解氧含量提升效果明显,尤其是实施了工程措施的位置,跌水上下游溶解氧分别为87.9%和95.6%,河流水质明显提高,河流生境的改善为生物物种的恢复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4,(12):31-34
赵口—黑岗口河段一直以其河势变化复杂而成为黄河下游最难治理的游荡型河段之一。通过总结该河段不同时段河势演变过程,在系统分析主流变迁过程和断面冲淤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的靠河情况。河段内河道整治工程的修建主要集中在1986年以后,但该河段主流仍没有很好地受到工程控制。为进一步控制主流,近期首先应解决赵口—三官庙河段的流路问题。  相似文献   

5.
镇扬河段和畅洲汊道由于历史上主支汊易位多次,是长江下游分汊河道中演变最为剧烈的汊道之一.三峡水库蓄水、河道整治工程及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影响了和畅洲汊道形态的调整.分析了该河段来水来沙特点,介绍了河道(航道)整治的基本情况,并对河段的分流比及整治工程进行阶段性分析,研究了和畅洲汊道的河床演变,并统计了左、右汊断面特征值中...  相似文献   

6.
长江石首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行洪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长江石首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特点及演变趋势,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工程对河道水位及流场等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工程对河势和行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拟建工程实施后不会对该河段行洪及河势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但局部河势仍会有一定的调整。该研究成果可为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民黄河》2015,(8):35-38
由于传统河道治理没有认真考虑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平衡的问题,因此对河流生境、河流生物群落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分析传统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生态和谐理念的河道整治理念与方法,提出必须在考虑河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对河道进行适度的整治;介绍了一个基于和谐理念的河道整治工程范例,同时讨论了河道整治工程的生态型工程材料。新型生态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态恢复能力、良好的柔性及整体结构;选择适宜的新型生态整治工程材料,既能满足河道治理标准,又有利于河流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长江石首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特点及演变趋势,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工程对河道水位及流场等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工程对河势和行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拟建工程实施后不会对该河段行洪及河势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但局部河势仍会有一定的调整。该研究成果可为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彭磊 《红水河》2021,(2):12-14,34
河道管理范围内跨河水利项目建设对河流河势稳定的影响较为复杂.文章以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建设作为实例,收集了工程河段水文、泥沙、地形和地质资料,通过经验公式及历史和实测资料,分析了工程河段河道演变情况;采用MIKE模型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壅水情况和工程建设前后的河流流态进行了分析,并综合分析了工程建设对行洪安全、河势稳...  相似文献   

10.
<正>1河道治理工程与生态水利的不协调河道治理的目的是对河道进行有效的规划,提高河道的综合效益。但是人们出于自身经济和安全利益的考虑,在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整治和疏导河道,人为控制和调配水资源,这样就使得水文泥沙的天然流动过程、河流本身的天然状态以及河流流经地域的地形地貌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阻断了河流形态的连续化,使河流形态变得单一化和人为化。河流形态的改变会进而降低流域内动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严重时甚至会导  相似文献   

11.
管道穿河工程水毁灾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管道运输作为长距离输送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正在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这也使得管道安全问题变得重要起来。其中,管道与河流的交叉工程直接受到河床演变过程的影响,成为埋设管道设计,保证管道安全的关键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我国石油管道穿河工程的水工保护存在诸多阿题,这些问题贯穿于穿河管道的设计、施工、维护等诸多方面,有的已造成大量直接经济损失和严重环境影响,本文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提出了管道埋设水工设计中应注意的特殊河床演变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引江济汉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江上荆江河段附近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含东荆河)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恢复和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用水条件。简要介绍了引江济汉的工程规模、线路选择及其它规划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According to the central aim of the European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ed management of the aquatic ecological system,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 of a specific type of water, will be the primary parameter in future. Aiming at good ecological status in surface water bodies, population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fish and macroinvertebrates is decisive. Free passage in river systems, to allow the natural migration of fish and all other aquatic organisms, is a prerequisite. To achieve this for the Ruhr River Basin a study has been commissioned in order to develop a master plan for river continuum restor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imed at promoting biodiversity in the surface water body system is a key objective. This project is complemented by investigations of the sediment--which is the nursery of the fish--in the rivers to identify river sections or tributaries which obviously provide a suitable habitat for the successful reproduction of big Salmonidae. The master plan illustrates the inherent problems of projects aimed at the restoration of fish passage in water bodies which are strongly affected by anthropogenic modifications. The results obtained may as well be transferred to other catchments with similar use patterns.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束窄河段对洪水演进过程特征的影响,采用二维全水动力模型GAST模拟了束窄段河道洪水过程,通过理想河道和灞河上游实际河道分析了河道束窄程度与洪水特性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束窄断面形状对洪水过程特征中水深、流速影响的大小依次为V形>U形>梯形>矩形。断面形状相同时,束窄程度越大对水深和流速影响越大。河道束窄段上游水位壅高,下游水位相对降低但流速更大。扩宽河道束窄段可以降低上游水位及上下游流速差。在“8·19”洪水下,灞河束窄河段束窄程度降低时(原河道束窄程度为64.4%,河道疏浚后束窄程度分别为55.6%、46.7%、37.8%),上游最大水深分别减小0.669、0.985和1.066 m,上下游流速差分别减小0.702、1.592、2.550 m/s。洪量越大则河道水位越高、流速越大,束窄程度变化对水位和流速变化的影响也越大。将“8·19”洪水进行缩放入流情况下,原始河道最大水深分别为2.177、2.778、3.618 m,束窄程度为37.8%时最大水深减小至1.866、2.367、3.175 m。通过分析不同束窄程度的束窄段河道洪水过程特性,可为束窄段河道防...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道边坡作为生态系统特殊功能区域,在满足安全性要求下,进行生态修复很有必要,提出了环境友好型边坡的评价方法;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河道边坡的影响,提出了几种环境友好型边坡防护方案,使河道边坡作为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兼顾防洪与生态两方面功效,为河道边坡生物多样性生境提供条件,为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调节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方案、工程所在位置及调水影响所涉及干旱河谷区的基础上.对干旱河谷的分布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选取大金川河段干旱河谷为典型研究区.以该区河流生态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西线调水后研究区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其中包括调水对河道生态用水、水生生物、河岸植被等方面影响因子的分析。可为西线调水工程对干旱河谷区的影响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叶尔羌河中下游平原区主要水文观测断面和典型河段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床边界组成条件的分析为依据,以影响冲积平原河流河床演变的三大主要影响因素的辨识分析为基础,进行了叶尔羌河平原区游荡河型形成原因的分析,得到了叶尔羌河平原区游荡河型的首要成因是河床边界组成条件,辅助条件是来水来沙条件的初步结论,并据此建议流域治理应秉持中下游河道防洪护岸工程建设与上游大型枢纽控导工程并举的方略.  相似文献   

18.
卢国胜 《吉林水利》2014,(10):57-59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境内河道均属小型河道。通过分析小型河道整治中容易造成天然河道原有的蓄水、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丧失,并对项目招标与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小型河道整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黄河垦利十八户控导工程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和庄至西河口位处黄河河口河段,近年来由于来水偏少,河床淤积,导致河势发生变化,对河口地区防洪安全和油田生产影响很大。在对该河段河道特性及河势演变分析的基础上,对现状整治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选定了十八户控导工程布局方案,以达到控导主流,使原有工程发挥效益,减轻洪水威胁,稳定清水沟流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长江上荆江陈家湾-郝穴河段为典型河段,通过概化实体模型试验,研究流量大小及过程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下游河道河势及河型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边界条件一样的情况下,流量越大,试验河段的冲淤、断面形态及平面形态等特征值的变化幅度也越大,但在恒定流量的作用下,单纯增大流量并不能引起本次试验河段河型的转化,而不同的非恒定流量过程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河道形态,在适当的条件下,合适的非恒定流量过程会导致河型发生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