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玉米节水灌溉制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东省夏玉米的生长规律、特点及生产中的实际需要,采用鲁中石马灌溉试验站的实测资料,建立了产量与水分关系的递推模型,并根据该模型的动态特性利用动态规划法确定了夏玉米的节水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4,(2):85-89
我国粮食需求增量与耕地减少的矛盾已然成为焦点,尤以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更显突出。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完善节水高效灌溉体系,提高作物产量已势在必行。针对河南洛阳半干旱地区主要种植模式———冬小麦夏玉米连作,通过作物需水特征分析、生育期降水时序耦合分析,突出一水两用理念,控制水分胁迫时间,依据旱作物土壤计划湿润层水量平衡方程提出最佳供水过程。同时,考虑不同灌溉技术条件下的适宜灌水技术参数,探索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水量、灌水时间以及实施办法,最终提出不同频率年、不同灌溉模式的适宜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区玉米节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仍然没有成熟的适合该地玉米生长的节水灌溉制度,存在对宝贵水资源浪费现象。2014年,该项目着手研究,试验设置五个灌溉水平,15个处理小区,对土壤含水量、产量、株高等性状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掌握了玉米在滴灌模式下生育期需水规律,从而掌握玉米精准的灌溉制度,玉米整个生育期最佳灌水量为320 m~3/亩。当耗水量小于20 m~3/亩时,随耗水量增加,产量也随之呈抛物线形式增加;当耗水量超过320 m~3/亩时,随耗水量增大,产量随之递减的趋势。因此耗水320 m~3/亩的灌溉定额处理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指导节水与高产的统一,以达到节水、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内蒙古地区牧草节水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牧区水资源贫乏,特别是在半干旱干旱荒漠化草原区,丰产型灌溉制度难以实行,因此必须从节水优化角度采取对策。缺水对牧草产量影响的机制是复杂的,这种复杂的影响主要涉及到牧草品种的抗逆性及水分环境的差异性。即物种资源对水分亏缺的适应能力。牧草不同生育期对水分亏缺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土壤水分含量的波动,缺水复水的细胞修复能力。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制定优化节水灌溉制度提供基本依据,使有限水源得到合理利用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春玉米最优灌溉制度,利用长系列降雨资料及ET0值,以灌溉需水量为指标,确定了山西晋中区春玉米对应的典型水文年,得出了典型水文年春玉米灌溉制度优化结果,并提出了优化灌溉制度结果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求膜上灌条件下棉花、玉米的需水规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进行试验,通过分析田间灌溉试验资料,提出了膜上灌条件下棉花、玉米的优化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玉米节水高产灌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和温度最低的边疆省份.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31.4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集中在7~9月份。春季多风少雨干旱,夏季短促多雨,同时亦有旱涝交替发生。特别是松很平原地区十春九旱,时有春夏旱连续发生,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试验研究玉米的需水规律和节水高产灌溉制度,对发展黑龙江省“两高一优”农业和由农业大省建成强省有重要意义。为此,黑龙江省水利科研人员从80年代开始,进行了玉米需水规律和节水高产灌溉制度试验攻关,在各地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一、黑龙江省玉米田间需水规律…  相似文献   

9.
优化灌溉制度及经济灌溉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限额灌溉的条件下,灌溉水量在各个生育期的最优分配,可以在根据缺水灌溉试验得到的产量水分模型的基础上,以最大产量为目标,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求得。经济灌溉制度是在一定供水量的前提下,使灌溉净效益达到最高的灌溉制度。该文给出了数学模型,并依据民勤县的试验资料给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淠史杭灌区农业生产的现状,通过对秧田耗水量-泡田用水量-本田需水量-本田灌溉制度的系列试验资料分析,提出了适合淠史杭灌区目前条件下节水增产的水稻优化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1.
河北平原井灌区灌溉节水与土地管理机制矛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平原井灌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产生问题的原因。文章指出,正确应对目前农村土地分散经营格局与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矛盾是进一步推广灌溉节水的重要途径。文章强调,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喷灌节水技术推广的应用平台,灌溉用水实行计量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渠系优化配水模型一般形式和求解方法,及优化配水模型的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灌溉水量配置不合理现象;分析了灌溉水的利用率及其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对进一步研究建立干旱灌区渠系水量优化调配模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渠系优化配水模型一般形式和求解方法,及优化配水模型的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灌溉水量配置不合理现象;分析了灌溉水的利用率及其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对进一步研究建立干旱灌区渠系水量优化调配模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灌区优化配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水资源缺乏、农业灌溉用水低效的现象,介绍了非充分灌溉优化配水技术、灌区水库调度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了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造成北方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做为北方地区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的北方井渠结合灌区,也暴露出灌溉保证率偏低、田间节水体系不完善、水资源联合调度体制不健全、区域水资源平衡恶化加剧等现象,对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随着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逐步加大,客观上需要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和综合节水配套措施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一套具有前瞻性的工程建设标准和配套节水措施。结合有关课题实践与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北方类似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标准和配套节水措施实施模式,对促进井渠结合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新疆生产实际需要和灌区现状出发,针对灌区灌溉方式、种植面积改变后,渠系水量如何分配及先进的灌溉节水技术推广难等问题,围绕灌溉渠系优化配水模型及灌区现代化管理模式两方面内容开展研究,构建了多种作物同时灌溉,基于遗传算法的渠系优化配水模型,探讨了适应市场经济、利于推广的新型灌区管理模式,为今后节水方向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吉林省西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效果,总结出适合本地区节水灌溉的方式、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8.
The usual methods for optimal sizing of photovoltaic (PV) irrigation water pumping systems, which separately considered the demand for hydraulic energy and possibilities of its production from available solar energy with the PV pumping system, are not optimal. However, by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relevant elements, from the PV water pumping system, water intake, local climate, soil, crops to method of irrigation, it is possible to optimize the determination of nominal power of the PV generator and obtain quality solu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one such method for optimal sizing. For the purpose of testing the proposed model for optimal sizing, in order to show to what extent it describes the system and to obtain corresponding research results, two areas were selected, in typical climate regions of Osijek and Split, as patterns of continental and coastal Croatia. By variation of certain values in the system, their effects on calculation of the optimal electric power of PV generator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19.
平原地区节水型生态灌区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凯  陈兴  诸晓华 《江苏水利》2014,(12):42-44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而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经验较少,还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对当前灌区进行评价,为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由于节水型生态灌区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了评价过程将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指标的系统工程。针对这个特点,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节水型生态灌区评价模型进行研究,建立了节水型生态型灌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对灌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方法可行,对于平原地区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疆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地区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有灌区渠系防渗长度、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井灌排面积、渠道建设长度、总灌溉面积、渠道防渗率等.基于柯布-道格拉斯模型方法,分析计算了各灌区主要因素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效应,并对其发展预期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节水灌溉面积、渠道防渗长度和井灌排面积三个生产要素,对新疆绝大多数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产生正效应,即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投入;新疆2015年、2020年规划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520和0.570,已超过国家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50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