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节水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各行业现状用水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定额比较法和技术评估法分析计算了本区各行业现状节水潜力及规划水平年节水潜力。预测结果表明,规划年2015年与2020年生产节水潜力是巨大的。指出本区节水潜力的实现应充分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和工业节水潜力,多途径因地制宜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水利部已明确提出“十五”期间节水灌溉发展目标,即在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的前提下,使全国平均每亩灌溉面积用水量在“九五”末的基础上再减16m3,通过节水挖潜为新增灌溉面积200万hm2提供水源保障,使全国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3~5个百分点,多数地区达到0.45,大中城市郊区达到0.5以上;万元农业产值耗水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下降450m3.计划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0.067亿hm2,达到0.25亿hm2,新增节水技术措施面积0.067亿hm2,达到0.23亿hm2.“九五”期间,全国节水灌溉工作成效显著,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并通过了验收,12个节水灌溉示范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对208个大型灌区进行了以节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加上气候变化,加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生态恶化等情况,限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依据广陵区用水现状,分别计算工业、农业及生活节水潜力,得出2020年广陵区总节水潜力为818.7万m3,其中,农业节水潜力为358.9万m3,工业节水潜力为387.2万m3,生活节水潜力为72.6万m3。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发展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3,(10):99-103
对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水平年农业灌溉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流域现状设计规模大于6 667 hm2的灌区共有87处,设计规模大于6.67万hm2的特大型灌区共有16处;基准年农田灌溉定额为6 510m3/hm2,林牧灌溉定额为5 130 m3/hm2;预测2020年灌溉定额农田为5 685 m3/hm2、林牧为4 410 m3/hm2,2030年灌溉定额农田为5 385 m3/hm2、林牧为4 305 m3/hm2;基准年农业可供水量272.3亿m3、缺水91.5亿m3,2020年农业可供水量268.1亿m3、缺水78.0亿m3,2030年农业可供水量276.4亿m3、缺水70.1亿m3;基准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517.7万hm2,预测2020年达到558.9万hm2、2030年达到579.9万hm2;基准年林牧灌溉面积52.7万hm2,2020年达到63.9万hm2,2030年达到78.9万hm2。  相似文献   

5.
<正>一、2014年工作回顾全年完成农田实灌面积13.65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33万hm2,新增膜下滴灌面积0.212万hm2,新增节水面积0.4万hm2,解决了24个村、0.83万人的饮水困难,改善和提高了24个村、1.3万人的饮水安全,完成1座水库除险加固,全年实现地下水压采量1 800万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达到3.8%。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了《"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到2020年,全区完成1000万亩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1000万亩旱改水灌区节水建设,1000万亩井灌区节水改造,1000万亩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任务。自治区政府2012年启动实施了"内蒙古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科技支撑"项目。安排专项经费2000万元,实施年限为2012年~2015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主持,水利部牧科所、中国农机院呼和浩特分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牧业  相似文献   

7.
一、2012年水利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2012年完成水利总投资19.8亿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7万hm2,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16万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3万hm2,改善和提高了9.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实灌面积达到11.61万hm2,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了5.5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达到10%;地下水止降回升0.42 m.  相似文献   

8.
梳理江西省农业发展及用水现状,预测规划年各地级市农业用水需求,根据“四水四定”原则提出总量控制红线约束下江西省规划年农业发展规模初步方案,即2025 年和2030 年农业需水量分别为166.9~172.84 亿m3、159.32~167.2亿m3;2025 年以水而定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规模为219.15~227.20 万hm2,林牧渔面积为17.31 万hm2,畜禽养殖规模为1 996.38 万头;2030 年以水而定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规模为226.66~238.17 万hm2,林牧渔面积为17.49 万hm2,畜禽养殖规模分别为2 016.32 万头;总量控制红线约束下,江西省2025 年、2030 年农业用水最大的缺水量分别为2.7 亿m3、4.97亿m3,以水而定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西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提出水资源约束下未来农业发展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垦区灌区节水改造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希来 《吉林水利》2003,(9):17-18,31
(黑龙江省九三农管局水务局,黑龙江 嫩江 161441)  黑龙江省十分重视发展节水灌溉,“九五”期间全省共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5 03万hm2,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38%,其中,喷灌面积29 7万hm2,微滴灌面积0 2万hm2,管道输水面积1 77万hm2,水田节水灌溉面积29 7万hm2。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省通过发展节水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由1995年的0 43增加到2000年的0 46,渠水利用系数由0 52增加到目前的0 55,全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由1995年8745m3/hm2减少到2000年的7500m3/hm2。由于用水效率提高,在连续遭受干旱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刻不容缓。从农业节水角度,统计了我国2015—2020年水资源总量、供用水总量和农业用水情况,并对农业用水展开分析;阐述了2015—2019年我国农业耕地灌溉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相较于我国耕地红线面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面积不足1/3;针对农业节水灌溉面积、灌溉设施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农业节水灌溉管理体制滞后、缺乏对农业水利灌溉系统的重视、农业节水灌溉设备使用现状入手,指出了农业节水灌溉在能源、灌溉设备及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做好农业节水灌溉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第三产业4个方面的节水目标,进行节水潜力估算,确定规划水平年2015年和2030年总节水量分别为6.5883亿m3和13.1985亿m3。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最大力度地发挥滇中受水区农业节水潜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拟对滇中受水区农业节水潜力进行估算分析。以2017年为现状基准年,2030年为规划水平年,基于滇中地区气象站、实地调研等数据资料,拟定5个节水发展情景,利用水利部推荐的农业节水潜力计算方法计算各情景下的农业节水潜力,并进行区域粮食安全与节水投资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受水区在规划水平年203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水平达到0.69,节水灌溉率达80%,高效节水灌溉率达30%;在现状年基础上,根据各受水小区实际种植结构,将水稻种植面积在-10%~3%的范围内调整时,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可实现18 782万m3的农业节水目标。  相似文献   

13.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在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引进水量的比值.开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与分析工作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农业节水的主攻方向,为政府进行节水灌溉整体规划、推动节水灌溉事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进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合理选择样点灌区,通过直接量测法测算出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70,真实反映出盐都区农田灌溉用水效率,其成果可为节水改造、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决策水资源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当前江苏省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面临的形势和现状用水水平,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十四五”期间农业、工业、生活领域的节水潜力。结合预测指标计算出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各领域的节水潜力分别为3.81亿m3、1.41亿m3、0.83亿m3,总节水潜力为6.05亿m3。针对江苏省用水结构中农业用水占比较大、工业用水水平较先进水平仍有差距等特点,就下一步深入挖掘节水潜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水权交易对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促进节水势在必行,现已成为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水资源系统分析与经济学理论,建立了基于供求关系和生产函数的灌区水量使用权交易模型,该模型以交易双方各自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由C-D生产函数和供求关系确定水资源价值,以纳什均衡价格和供需水量为约束确定交易水量和交易收益。经湖北省高关水库灌区与应城市水量使用交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高关水库灌区随着节水深入,2013年现状、2020、2030规划水平年在50%平水年交易水量最大,分别为3 744.78万m3、4 743.51万m3、5 829.13万m3;75%、85%干旱年交易水量分别减少到1 225.28万m3~4 180.79万m3,213.65万m3~1 570.17万m3;90%特旱年则不具备交易条件。通过双方交易,可使应城市2013、2020、2030水平年50%平水年缺水情况明显缓解,75%和85%干旱年缺水率降低;还可提高高关水库灌区净收益201.73万元~7 0541.97万元,应城市净收益88.37万元~131 669.00万元。但要根本解决应城市干旱缺水问题,需要建立灌区节水量交易收益补偿投入机制,调动节水积极性,充分挖掘当地节水潜力。这对建立健全我国水权交易机制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与效率,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城市水资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该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趋势分析(情景1)和规划目标(情景2)两种情景模式,从生活、工业和生态三方面预测和分析三角洲城市需水量。结果表明:在情景1条件下,规划年2015年和2020年城市综合需水量将分别达7.43亿、9.57亿m3,分别为2009年的1.49和1.92倍;在情景2条件下,2015年和2020年城市综合需水量将分别达9.49亿、11.71亿m3,分别为2009年的1.91和2.35倍。建议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增强居民节水意识,推动节水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加紧城市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在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条件下,提高城市中水回用率,实现城市水资源长期、有效、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西北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以系统分析的思想为基础,建立了面向生态和节水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序列模型系统,提出了综合考虑节水、水权、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多目标多情景模拟计算方法,并以南阳渠灌区为例,得出了比较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南阳渠灌区的应用表明,在现有水资源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当地水资源紧缺现象将会日益严重,现状、2010和2030年分别为工农业及城乡生活提供水资源量5641 5万m3,5796 7万m3和5657 2万m3,缺水量则达到1544 6万m3,2100 3万m3和3627 9万m3.  相似文献   

18.
为严格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客观掌握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状况,有利于改进区域输水灌溉方式、合理规划分配利用水资源,进而助推实施国家农业节水增效行动。本文在武威市20个灌区中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对2016—2020年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分析影响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6—2020年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市纯井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相比大中型灌区较高。此外,本文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投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节水激励机制建设、灌区智能化管理等方面提出农业节水增效措施,以促进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付宇晨  刘慧民 《人民长江》2017,48(11):36-39
为了将雨水资源化利用与绿地系统规划相结合给区域节水绿地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最终达到节约城市淡水资源的目的,以哈尔滨市哈西区为切入点,对研究区的雨水资源潜力展开研究;利用GIS地表水文分析技术,将能够收集雨水的区域确定为节水绿地,进而对哈西区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对我国目前的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现状、研究区的特点及其节水绿地的规划、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等方面的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水资源利用的红寺堡灌区作物种植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配置红寺堡灌区的作物种植结构,在分析灌区现状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单目标模型的形式,结合多目标模型的思想,建立了基于水资源利用的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并计算了灌区2008年和2015年在灌溉保证率为75%的最优作物种植结构。结果表明:在总种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优化后小麦、玉米、薯豆类、葡萄、油葵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拱棚蔬菜、甘草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2008年和2015年红寺堡灌区优化后较现状种植结构不仅可以分别节约水量1 617.4万m3和1 821.7万m3,而且可以分别增加农业收益9 577万元和11 281.1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